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土壤修复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中国治沙: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孙鹏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8 10:32:58

3.jpg

中国治沙,创造了无数生态奇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这样评价: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为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表示,中国的经验向世界证明,生态建设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充分肯定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成就。他还在个人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帖,称赞中国库布其沙漠治理是个“奇迹”。与会的印度、乍得、摩洛哥等国都希望尽快引入“库布其模式”,为各自的国家带去绿色希望。
70年来,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荒漠化防治实践中,是什么样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使得中国治沙频频获得世界赞誉?

荒漠化治理的世界典范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 1/4,而且每年仍按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如何治理已退化土地,减缓土地退化趋势,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的未来,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采取了政策、法律、科技、行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重点工程推进治沙

为加大沙区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国家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接续启动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等项目。

近20年,我国年均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3000万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总面积2490万亩。

三北防护林工程40年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5210万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57%;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通过近20年的治理,累计完成营造林13260万亩、工程固沙66万亩、退化林分改造121.5万亩,筑起了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植被盖度平均增加7.7个百分点,沙化土地明显减少,沙尘暴强度减弱,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黄沙中“淘金”

70年间,荒漠化防治始终同发展沙区特色经济、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有机结合。在沙区培育各种沙生植物资源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木材、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沙区特色产业发展又有效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沙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荒漠化治理,2018年,新疆有林果种植面积1845万亩,果品产量达769万吨,林果业产值达488亿元,林果产业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5%;内蒙古、青海、宁夏和甘肃等地的肉苁蓉、枸杞、甘草、沙漠旅游等沙区特色产业均取得了较好收益,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目前,我国沙区已营造经济林果8100万亩,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同时,通过扩大生态护林员人数、让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实现造林种草劳务扶贫,有效增加收入,帮助贫困人口实现沙地就业、家门口脱贫。

治沙精神永流传

在长期与黄沙斗争中,中华大地逐渐形成了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治沙精神。

在山西右玉,面对毛乌素沙漠的不断侵蚀,右玉20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勤劳勇敢的右玉人,不畏艰难困苦,不改防风治沙初衷,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一代接一代地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奋斗之歌,孕育出了可歌可泣的右玉精神。

在河北塞罕坝,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都是沙,百里不见树”的环境下,塞罕坝几代林场职工住窝棚草房、吃“莜面苦力”,不畏严寒困苦,创造了塞罕坝的绿色奇迹,使曾经的不毛之地,成为了河的源头、花的世界、云的故乡、林的海洋、鸟兽的天堂。森林覆盖率从建场之初的11.4%增长到现在的80%,有林地从24万亩增长到112万亩,人工林面积在同类地区居世界第一。

内蒙古库布其,中国第七大沙漠。30年来,当地政府、企业、人民以百折不挠的治沙精神,誓将黄沙变绿洲。目前,库布其沙漠已有1/3面积被绿化,植被覆盖率由30年前的3%提高到了53%,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

同时,库布其地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也从不足400元增长到1万元以上,10万多沙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著名的“库布其模式”已成为世界荒漠化治理的样本。

新疆柯柯牙,曾经沙漠占地区总面积的31%,是新疆重点风沙策源地。30年来,阿克苏实施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党政军警兵民一心,千军万马植树造林,书写了柯柯牙“黄”与“绿”的断代史。30年完成造林面积115.3万亩,创造直接效益30亿元,构筑了一道宽47公里、长50公里,集生态林、经济林于一体的“绿色长城”,促进了全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如今的阿克苏已成为新疆核桃、红枣、苹果等优质特色果品的主产区。

甘肃古浪,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大风沙口八步沙,沙魔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农田村庄。上世纪80年代,6位老人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38年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紧握手中的铁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植树4000万株,形成牢固的绿色防护带,成功阻挡了风沙的侵袭。

宁夏灵武,王有德带领职工大力推进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

陕西榆林,牛玉琴自1985年起以家庭承包形式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种草种树、治沙绿化,30年来,矢志不渝地和沙魔作斗争,靠自己及家人的双手种草种树,让当地11万亩荒沙披上了绿装。

……

中华儿女相信人定胜天,通过久久为功、不畏艰苦的精神,不断探索治沙经验,在黄沙中求绿求富,并将继续在华夏大地书写绿色传奇。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