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气候变化

旗下栏目: 净气技术 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

隐藏于海洋中的“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

来源:中外对话 作者:中外对话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3 13:46:05

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盐沼、海草草甸和海藻林将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吸收碳排放。

A-garibaldi-in-the-kelp-forest-1440x720.jpg

加利福尼亚圣卡塔利娜岛海藻林中的雀鲷。图片来源: Adam Obaza / NOAA

去30年,印尼将40%的沿海红树林变成了虾塘,使数千公里的海岸线暴露在风暴潮和 致命的海啸之下。20世纪的最后25年,英国泰晤士河口五分之一的盐沼消失了,数百万吨的碳流失到空气中。面对升温的海水和海胆的入侵,加州的 海藻林正在崩溃。

科学家们说,这种不为人知的生态灾难对气候的影响比破坏热带雨林更大。因为,按公顷算的话,这些沿海生态系统吸收的碳比最茂盛的丛林还多。

今年,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呼吁 ,将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应对我们这个时代双重环境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崩溃和气候危机——的双赢策略。

这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重点是森林。研究人员在7月份声称,在我们拥挤的大陆上,还有种植一万亿棵树的空间,这些树可以吸收2000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目前全球5年的排放量。但沿着海岸从热带一直延伸到北极的红树林沼泽、盐沼、海草草甸和海藻林可能是拯救气候的另一条同样重要的途径。

微信截图_20200113113312.jpg

全球蓝碳生态系统自然碳汇

沿海生态系统每年从空气中 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一般在每公顷12.5至8吨之间,比成熟热带森林的净速度快几倍。尽管它们的范围在缩小,但最近的估算表明,幸存的红树林每年从空气中吸收约3000万吨碳,而盐沼每年吸收多达8000万吨,海草每年可能吸收1亿吨。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将碳基化石燃料从能源系统中剔除。遏止每年数百亿吨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仍然是应对气候危机的首要任务。但是,鉴于气温已经比在前工业化时期升高了1摄氏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警告说,实现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承诺的将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还需要恢复自然生态系统,让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沿海生态系统储存“蓝碳”的潜力将成为今年12月联合国气候谈判的中心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会议原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在智利政府因动荡放弃在国内主办后,会址现已转移到西班牙马德里。

首先,我们必须防止情况恶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9月发布的一份关于气候和海洋的报告中估计,过去一个世纪,由于建设、农业排水、改做鱼塘或气候变化,近一半的沿海生态系统已经消失。据“蓝碳倡议”的说法,每年仍有多达100万公顷的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消失。美国国家科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 由此造成的排放约为每年5亿吨。

然而,全球对这些海洋碳热点地区命运的关注远远不够。今年夏天,亚马逊森林破坏的加剧 震惊了全世界,但又有谁为同样迅速消失的沿海生态系统大声疾呼呢?

出路在海洋

红树林是热带树木,生长在潮间带。它们的根深深扎入海岸沉积物。在100多个国家大约14万公里的热带海岸线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在河流带来大量沉积物的岸边生长得最好。树木及其根部固定的厚厚的富碳沉积物中可能含有多达64亿吨的碳,每年还能捕获约3000万吨的碳。

这些缺氧的沉积物通常会将碳保存几个世纪,而含氧的森林土壤则会在几十年内将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除了储存碳,红树林纠结的根部还为海绵、蠕虫、虾和鲨鱼等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庇护,同时也是鱼苗生长的重要温床。与茂密的树叶相结合,这些树根也非常善于吸收风暴和潮汐的能量。100米宽的红树林可以减少90%的海浪破坏力。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印尼亚齐省的 实地调查发现,村庄前的红树林平均减少了8%的人员伤亡,挽救了1.3万人的生命。

它们还能降低平日潮水的高度。当它们被移除时,其存在的意义就变得格外明显。自从爪哇岛北岸的红树林被虾塘取代后,海潮在一些地方深入内陆长达数公里,淹没了池塘和村庄,将内陆的稻田灌满盐水。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