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气候变化

旗下栏目: 净气技术 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

首个亚洲区域气候状况报告发布!聚焦气候趋势和风险影响

来源:中国气象局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1-10-27 10:27:44

1.jpg

10月26日,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等联合国机构组织编写的《2020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在线发布。

WMO秘书长对报告进行了总体介绍,UNESCAP和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UNSCWA)执行秘书作主旨发言。来自中国、印度、日本、越南等WMO二区协会员以及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DRR)、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等WMO合作伙伴代表展开讨论。

WMO中国常任代表、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对报告的顺利编制和成功发布表示祝贺。他认为,在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和灾害影响日益加剧状况下,《2020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的发布意义重大,这为亚洲地区及时准确把握气候特征和影响、采取应对行动提供了科学基础。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提升气候监测、评估和预测等能力,为今后每年编发《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提供有力支持,并将继续加强“一带一路”气象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和资料交换,为亚洲地区做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该报告是WMO二区协的首份区域气候状况报告,主要内容涵盖“物理事实”及“风险和影响”两部分。报告概述了亚洲地区温度、降水、海平面、冰冻圈主要气候趋势,指出该地区2020年经历的高温、热浪、洪水、风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情况,包括亚洲地区地表和海洋温度及海洋热含量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呈长期变暖趋势,冰川退缩、海冰缩小和海平面上升等。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和风险,2020年导致数千人失去生命、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威胁农业和粮食、人类健康、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安全。报告还针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升气候复原力,从加强监测投资等角度就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该报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召开前发布,为区域和国家决策及投资提供了信息支持。

中国气象局与日本气象厅共同牵头编写了报告“物理事实”部分,包括区域降水、冰冻圈、区域气候异常的影响因子和极端事件等,并为“风险和影响”部分的编写提供了必要信息。

权威解读  

首次发布的亚洲气候状况报告释放强烈信号——认清现状警惕风险 主动作为

10月26日,《2020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发布。这是首次针对亚洲区域气候状况发布的报告,有助于当地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减缓气候灾害影响。

该报告是WMO改革之后,在WMO及二区协(亚洲)牵头组织下编写的,是亚洲区域应对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的灾害与异常影响的基础性气候服务产品。作为二区协成员,中国气象局共同牵头编写了报告的“物理事实”部分,对区域降水、冰冻圈、区域气候异常的影响因子和极端事件等内容的编写作出积极贡献,并为“风险和影响”章节的编写提供必要信息。

报告指出,天气和气候灾害,特别是洪水、风暴和干旱已经对亚洲诸多国家产生显著影响,威胁农业和粮食安全,加剧健康风险,导致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系统遭受损害。

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有哪些关键信息?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了哪些参考?本文一一解读。

专家顾问  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 张培群

01.2020年是亚洲区域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上升,并达到创纪录水平。就亚洲区域而言,2020年平均气温较1981年-2010年均值高出1.39℃左右,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该地区的地表温度、海表温度和海洋热含量均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呈长期变暖趋势。

2020年,亚洲及周边海域的许多地区都经历了高温事件。6月20日,维尔霍扬斯克小镇的温度达38℃,是北极圈以北观测到的最高气温。2020年6月至12月,拉普捷夫海经历了一次极端海洋热浪事件,海冰覆盖面积创历史新低。2020年,印度洋、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平均海表温度创历史新高。亚洲海域的海表温度总体呈升高趋势,黑潮区、阿拉伯海、巴伦支海南部和喀拉海,以及拉普捷夫海东南部地区的年升温率最高,超过0.04℃,是全球海表平均升温速度的3倍左右。

自1990年初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以每年 3.3 毫米的速度上升,北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20年,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亚洲东部和阿拉伯海东北海岸,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在亚洲夏季风期间,东亚暴雨频发,南亚也频遭强降水侵袭,还有频繁的热带气旋活动,以及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

此外,在2019/2020水文年,亚洲高山地区的冰川大规模消融。事实上,整个21世纪亚洲冰川都在加速融化;2020年海冰最小覆盖范围为390万平方公里,是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

02.气候变化带来多重风险 威胁粮食安全

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尤其是洪水、风暴和干旱,对亚洲许多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强热带气旋、季风降水所造成的洪水侵袭了南亚和东亚人口稠密地区,导致孟加拉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尼泊尔和越南等地区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2020年,亚洲区域受洪涝和风暴影响的人群达5000万左右,死亡人数超过5000人,低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印度和中国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分别为263亿美元和231亿美元。日本、伊朗、孟加拉国和韩国也遭受了严重损失。

来自亚太经社会的数据显示,热带气旋、洪水和干旱等平均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除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外,气候变化及相关自然和生物灾害事件的增加,加剧了亚洲区域多层面风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粮食安全状况恶化。

在亚洲,粮食安全和营养改善方面取得的进展已经放缓,没有走上到2030年消除饥饿和各种营养不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据估计,2020年营养不良人群的数量在东南亚有4880万人,南亚有3.057亿人,西亚有4230万人。

去年7月,日本发生的洪水严重影响农业生产,13146公顷农田受到影响,造成的灾害损失超过20亿美元。在中国,夏季风期间发生的洪水导致受灾省份肉类和蔬菜价格上涨,但由于粮食进口增加,粮食价格未上涨。在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期间,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印度洋风暴之一“安潘”袭击了孟加拉国和印度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人员流动限制和供应链中断导致当地政府很难应对风暴影响。

亚洲高山区域分布着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冰川,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为中心,这是亚洲十条重要河流的源头。到2050年,喜马拉雅地区冰川量预计将减少20%至40%,对该区域7.5亿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在阿富汗,冰川融水在干旱时期对维持供水至关重要,但冰川径流量的减少将加剧干旱对供水的影响。

03.加强监测和投资预警系统是增强气候韧性的关键

发展和改善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需要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气候相关风险和气候影响。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影响评估等基本能力,提供精细、准确、可靠的天气气候信息和产品;增强面向行业领域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力,重点开发提供基于影响的预测评估产品,使天气气候的信息产品能够适用于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和韧性建设。

水文气象灾害可能与气候变化引发的其他灾害相互叠加,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因此,减少灾害风险的措施,不仅要分析当地的具体灾害风险,还要考虑更广泛的潜在复合风险。

在区域尺度上加强对气候驱动因素的监测,增加对气候观测和早期预警系统及相关服务的投资,是应对复合风险、发展气候韧性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中,对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进行投资至关重要,这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具有多重经济效益。此外,加强对观测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很重要,在亚洲,可利用的气候观测资料仍然存在很大空缺。

《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显示,亚洲目前能够较好地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预警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报告强调,亚洲在认识风险、预报和灾害应对方面处于较为先进水平,其能力在全球平均水平之上。

总之,支持从疫情中恢复韧性、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更好地理解风险,对可再生能源和前沿技术等进行投资,并确保有针对性的和前瞻性的财政支出。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