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气候变化

旗下栏目: 净气技术 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

美国再遇“气旋炸弹” 全球变暖还是变冷?

来源:中国海洋报 作者:金昶 周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2-13 11:53:49

060828381f30e9247f4de3e446086e061c95f77e.jpg

当人类说起“气候变化”,关心的是存亡还是利益? 绘图 崔洋子

2018年初,美国遭遇“气旋炸弹”,暴风雪肆虐。今年又现冷冬,部分地区气温跌至破纪录的零下50摄氏度。特朗普在推特上调侃:“‘全球变暖’去哪了?快回来,我们需要你!”

此言一出,引发各方热议。气候到底是变暖,还是变得更冷?气象和气候的概念有什么不同?我们要积极应对,还是淡然处之?本版特邀撰稿人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两家之言,各表其理,敬请参考。

——编者按

从历史维度看气候变化趋势尚难“板上钉钉”

全球变暖似乎已成定论,唯有美国总统特朗普独持异议。虽说他素喜语出惊人,但特朗普也并非毫无依据。

2018年初,美国遭遇“气旋炸弹”,暴风雪肆虐。今年又现冷冬,部分地区气温跌至破纪录的零下50摄氏度。特朗普在推特上调侃:“‘全球变暖’去哪了?快回来,我们需要你!”

此言一出,立即受到有识之士的攻击。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近期遭遇寒潮仅仅是一个地方短期内的天气情况,不代表全球气候大环境。从全球范围看,变暖仍在继续。人类社会共同携手应对全球变暖,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成为共识。

要拿出反驳特朗普的证据也不难,或许还有反证。比如,北极区域的格陵兰,名称来自“Greenland”音译,意为“绿色的土地”。相传,公元10世纪末,有一个挪威海盗,远渡重洋,发现了一小块水草地,心生欢喜。回到家乡后,他对朋友们说:“我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他想吸引更多的人前往,“Greenland”由此而来。

那么,当时的格陵兰果真是一块绿意盎然的土地,还是这位海盗老哥吹牛骗人,这不好说。但历史记载,北大西洋地区由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出现了一个不正常的温暖时期,称为中世纪温暖期。当时,北极浮冰大量减少,北欧的维京人得以横越北大西洋,抵达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由此看来,气候变暖并非现代人才有的经历。

而上述的温暖期过后,出现了小冰河期,同样延续了几个世纪,北欧一带饥荒肆虐,甚至有研究者认为,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饥荒中丧生。可见,气候冷暖的变化的确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又是怎样呢?早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就曾撰文,探讨过这一问题。根据竺可桢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冷暖变化,大体上可分为四次冷暖交替。

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晚期为温暖期,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西周时期气候转冷。

春秋战国至秦、汉为温暖期。三国至南北朝,寒冷干旱。

隋、唐时期,气候温暖。北宋到南宋前期,气候较冷。

南宋后期至元朝,气候转暖。明朝晚期至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被称为“明清小冰河”的严寒时期。

从总的趋势看,几千年的历史中,气候是由温暖湿润逐渐变冷变干的。古代社会的人类活动,虽然也影响着自然环境和气候,但绝不会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问题,但气候仍在冷暖交替中不断变化。

历史上的温暖时期比今天更热,而严寒时期比现在更冷。

商朝及以前,黄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竹林茂盛,犀牛、野象出没,如水牛、貘、竹鼠、水獐等亚热带动物的遗骨,也在陕西半坡村和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中被发现。大家注意过河南的简称“豫”字吗?字意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

春秋战国时也比较温暖,根据史书中的描述,梅、竹、橘等植物的生长边界比今天更靠北。

而在寒冷的南宋前期,太湖结冰,且足以通车。福建的荔枝有两次全被冻毁,均在12世纪。

“明清小冰河”时代,中国最南部的岭南等地也常有降雪。南方的太湖、汉水、淮河4次结冰,洞庭湖3次结冰。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有明显的影响。三国至南北朝是一个寒冷时代。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黄河中下游的杏花在阴历三月(阳历四月)盛开,枣树在阴历四月初旬(阳历五月初旬)开始生叶,比现在的时间迟了4周~2周。当时华北的石榴树,冬天还要裹上蒲草,否则会冻死。这些都表明当时的气候很冷。

在这一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侵入中原,混战和迁徙延续了几百年,这其中必然有严酷气候的因素。而随后的气候转暖,则被认为是出现大唐盛世的基础条件之一。

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海平面上升,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一些小岛屿国家担心被海水淹没,准备举国搬迁。从历史上看,一万多年前冰河时代海平面比今天低100米以上,当时的白令海峡、台湾海峡等较浅的海峡都成为陆上通道。距今8000年~5000年前,冰川消融,全球范围内海面上升,以渤海为例,其海岸线曾推进至现在河北省、山东省中部,天津、唐山、沧州以及山东半岛都曾是海底世界。此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逐渐东移。渤海沿岸的若干条古贝壳堤就是这一变化的证明。

总之,从大尺度的时间范围来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反复出现并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应重视这种变化,但不应过度焦虑。工业化及人口膨胀带来的影响的确不容小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势在必行。但把气候变化的主因归咎于此,或许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事实上,除了变冷变暖之外,还有很多严峻的问题需要人们研究和应对,比如干旱、缺水、土壤退化,以及有毒污染物的管控与处置等。我们的祖先从远古走来,经历了冰河时代,经历了大洪水,经历了一次次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创造出愈加灿烂的文明。而今天的人类,也必将凭借智慧和信念,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降温的是区域“天气” 全球“气候”变暖“板上钉钉”

春节假期,笔者回到晋北老家陪父母过年。每到春节,家乡都会在城墙上举办灯会。然而,笔者却一次也没参观过。原因无他,就是一个字——冷。零下20多摄氏度、西北风四五级的北方城市夜晚,能攀上城墙驻足赏灯的,实在让人心生佩服。

与笔者有同样感受的,恐怕还有居住在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居民。这段时间,与中国人热切期盼的春节假期不同,“极地涡旋”这一美国人“不想再见”的极端天气又不期而至。零下48摄氏度,零下51摄氏度,屡破纪录的低温导致学校停课,航班取消。专家警告称,这样的天气下,普通人在户外停留数分钟便会被冻伤或者失温,甚至危及生命。

美国遭遇的这波寒潮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变暖的热议。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推特上调侃称:“‘全球变暖’去哪了?快回来,我们需要你!” 然而,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各大媒体和专家学者的批评。批评者称,美国总统似乎不明白,或者故意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天气”和“气候”并不是一回事。显然,作为一个短期的天气事件,“极地涡旋”对美国部分地区造成的降温,并不能说明全球已经不再变暖。恰恰相反,包括极地寒潮在内的极端天气频发,正是由于气候变暖所造成的。这在科学研究上,已经是广泛共识。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等发布报告说,过去的22年,有20个是史上最热年,尤其是最近4年,是自100多年前有气温纪录以来的最热的4年。科学研究得出的数据无疑在显示: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已“板上钉钉”。

毋庸置疑,当前全球变暖已是国际共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这从《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相继签署通过就可见一斑。这两大国际公约的目标正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

然而,有关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的争议却一直存在,这也是美国政府接连退出上述两大公约的“借口”。特朗普在2017年刚刚就任美国总统之时,面对寒潮来袭就曾表示:“或许我们可以对全球变暖稍加利用”,对全球变暖的质疑溢于言表。

作为一位总统,特朗普不会搞不懂“天气”与“气候”这样的常识性差别,究其言行的背后,恐怕是利益使然。

众所周知,特朗普是著名的气候变暖怀疑论者,竞选时就曾明言“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后来其论调稍有变化,但仍称“气候可能在自然循环中再变回来”,为其作出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而铺陈。这种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上的倒退遭致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入主白宫以来,特朗普就力图增加石油产量和复兴煤炭产业,废止了奥巴马时期的环保、节能减排等诸多政策,开发化石能源成为其政策核心,在其“美国优先能源计划”中,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被视为美国能源产业的负担,遭到摒弃也就可想而知。

北风吹,雪花飘。对于美国居民而言,虽然身处严冬,而春天也将为之不远。但对于我们的星球而言,似乎还看不到特朗普所言的气候在自然循环中再降温的“逆转”。全球变暖并未走远,依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高悬在人类头顶,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应对。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