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循环经济

旗下栏目: 循环经济 清洁能源 绿色金融

竹材二氧化碳减排能力远未被认识,专家建议——用碳足迹引导竹产业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马爱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02 08:43:52

618173_lix_1593509767945_b.jpg

“开展竹材碳足迹的全过程系统监测和研究,完善竹林碳汇的内涵,正确认识碳循环的规律,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碳汇研究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竹材碳足迹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实施之下,促进竹林定期采伐、全量收获、健康生长,增加商品材产量、产品碳封存时间、产品寿命,助力资源高效利用、脱贫致富增收、延缓碳排放,调控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合理有序、协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费本华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固碳潜力巨大,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竹材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采伐收获、原料仓储、高效利用直至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全生命周期,就是碳汇的全过程,即竹材碳足迹。

竹材碳足迹研究呈现割裂状态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费本华团队在《世界竹藤通讯》发表了题为《竹材碳足迹的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作用》的论文。

费本华团队不仅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时采伐、原料仓储、高效利用以及分解释放的全过程,系统研究碳足迹,解决了概念片面性、轨迹不完整性、内涵科学性,实现了研究方法创新,而且探明了成熟竹材及时采伐、全量收获、余量仓储、高效利用的管理机制,可以改变竹业传统经营模式。团队还建立了竹材碳足迹有效调控机制,实现了竹林健康生长、生态功能良好、经济价值最大化的集成,对后扶贫时代持续致富具有重要作用,极大延缓二氧化碳排放,为竹产业由传统产业走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植物是陆地上唯一能够从大气中固碳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减缓气候变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能力远未被认识和充分发挥。

研究人员发现,竹材碳足迹研究一直以来呈现割裂状态,要么侧重于竹林培育阶段,要么侧重于竹材加工阶段。

费本华认为,减少碳排放是目前建设生态社会的重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通过碳足迹引导整个竹业的发展,是既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又能保证生态环保的有效措施。

“只有从光合作用、培育、采伐、仓储、加工、销售、循环利用、再分解等全过程综合研究,才是科学的、现实的;竹类植物同样遵循生老死亡规律,如何保持其生长良好、生态良好、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效造福人类,目前还远远没有做到;建立竹材碳足迹有效调控机制,保持竹林健康生长、生态功能良好、经济价值最大化、延缓碳排放,对后扶贫时代持续致富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林业行业的巨大创新。”费本华说。

追寻竹材碳足迹,破译 竹产业振兴密码

“竹材碳足迹是对竹林碳汇和竹材及其制品碳封存的综合定义,它的内涵不仅包括从光合作用、培育、采伐、仓储、加工、销售、循环利用、再分解等全过程碳素变化,而且包括通过建立合理的竹材碳足迹调控机制,有效促进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费本华说。

他表示,竹材碳足迹包含立竹、伐竹、竹加工等竹业各环节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排放过程,贯穿培育、采伐、仓储、加工及销售5个主要环节。竹林培育是碳足迹的第一个环节;竹材仓储是连接营林企业和竹产品加工企业的补充环节;竹制品环节包含竹单元加工、竹板材加工和应用环节。这个环节可以通过提高竹制品加工效率、产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等措施减少碳排放;竹制品进入消费者使用环节后,碳彻底固定于竹制品中,如家具、建筑、日用品、纸品等,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将会延长固碳的时间,直至丢弃填埋为止,二氧化碳才会重新回到大气中。

竹材碳足迹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作用有哪些?

“研究发现,促进竹材在成熟期能够及时间伐、及时保存、及时仓储、合理使用,一方面有利于竹林健康生长,竹农年年获得稳定收入,另一方面年年持续获得更多竹材,供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保证材料资源长治久安,走再生资源强国之路;促进建立国家竹材仓储机制,持续积累再生资源;促进竹质商品产量大幅度提高,满足建材市场需求,同时提高产品碳封存体量;促进产学研协同攻关,延长产品寿命,增加产品碳封存时间;促进竹材碳足迹常效调控机制建立,一、二、三产业协同管理,既解决后扶贫时代保富增收问题,又有效减缓二氧化碳减排。”费本华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减免税、碳补贴等措施。

费本华指出,采用碳足迹模式引导竹产业,是一种从目标推动行为的方式创新,是践行新理念、提速竹产业的保障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营林企业、加工企业的积极性,在竹产品品质、使用寿命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创新模式的建立,对推进竹业及林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