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政策

旗下栏目: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来源:北京生态环境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3-02 12:08:08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近日,北京市印发实施《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22〕6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2年“行动计划”的突出亮点在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准确把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形势、新要求,在继续统筹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基础上,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两部分行动内容。此外,还明确了碳排放强度、空气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主要目标任务。

总体来看,“行动计划”既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家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同时又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细化拓展。

1.jpg

系统治理、协同增效 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改善

“行动计划”坚持系统观念

进一步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在继续开展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的同时,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两部分行动内容,五个部分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支撑,体现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合力攻坚的决心。

“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

进一步突出人民群众关切,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本地治污和区域协同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加强空间优化、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尽可能细化、量化、工程化。

“行动计划”坚持目标导向

按照巩固成效、科学可达的原则,确定2022年主要目标为:全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下降3%左右;尽最大努力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不低于70.3%,消除劣Ⅴ类水体断面;受污染耕地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力争稳定向好;并同步分解了各区年度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指标及重点任务计划。

2.jpg

更严要求、更高标准 百项措施落实重点攻坚任务

“行动计划”包括五方面行动共100项具体措施: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控。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监测统计核算体系,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强化各区、各部门主体责任。二是推进能源、产业、建筑、供热、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三是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四是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协同控制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动。

一是开展氮氧化物减排专项行动,优化车辆结构,核心区燃油锅炉基本“清零”。二是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精细化治理50家重点行业企业。三是狠抓裸地、道路、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各区降尘量控制在5吨/平方公里·月。四是区域联防联控,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优化交通结构。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

一是保“好水”,以密云水库为重点加强饮用水保护、地下水监测和防控,确保饮水安全和地下水水质稳定。二是治“差水”,以消除劣Ⅴ类水体断面为重点,全面加强城镇、农村、工业等水环境治理,完成300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率达到97%。三是更“亲水”,以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等流域系统保护为重点,加强水生态修复。

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三地”管控,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一是严管建设用地,强化污染状况调查、规划统筹等源头管控。二是严管农用地,强化安全利用。三是严管未利用地,加强巡查检查。四是完善保障体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立法。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加强生态保护。

一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规划编制、本底调查、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监管。二是提升生态品质,探索开展城市建成区、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修复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三是示范引领,继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强创建后评估。

1.jpg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行动计划”还从组织落实、压实责任、确保实效方面强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大力推进绿色北京战略的实施路径,是实现生态环境巩固提升的有效支撑,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要创新工作方法,以更高标准抓好落实。加强政策解读和科普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查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要严格督察考核。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