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以生态为墙山水自旖旎;以环保为马人间繁韶华

来源:地球村益友 作者:康宾桥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19 11:44:02

在诗经的“大雅”的“板”里有一句:如埙如篪

原意是指两种配合的非常默契的一起共鸣的响器

一种是泥土制成的埙(xun)另一个便是六孔竹笛篪(chi)

后来泛指能够配合默契的双方

再随后

又被用来形容兄弟间的和睦族群间的和谐

也被一些人用来赞美是皇帝调理子民调理的好

传说

师旷经常顶撞晋平公

有一次

晋平公对师旷说自己有些想学的可是又感到自己快七十了恐怕是学不成了

师旷立刻就说

那为什么不马上把火把点起来学习呢?

晋平公不高兴的说:“安有为人臣戏其君乎”

师旷就向晋平公详细的解释了

说这学习的事情啊

与人的年龄实际上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以及道理

后世有不少对二位实在的君臣有过这样的评价:

——“平公失君道,师旷缺臣礼”

原因就是因为当君子的平公经常会和师旷商量讨论治理国家的大事

形容他俩君不像君臣不像臣

一次平公问师旷身为国君的治国之道究竟应该是怎样做才最好?

师旷就不带含糊也不忌讳的说在于清静无为

在于有广而包容的爱

在于尽快任用贤能多听取他人意见不死板于流传下来的习俗

不拘泥于四周要有远见还要经常考察臣下的政绩

这就是国君的操守

晋平公听了认为师旷说的好(说明:以上说法不是史说而是出自刘向的“说苑”。属于西汉时期的“文学”作品。

笔者引用这则典故的意思

一是因为这则典故有励志般的美好的进步意义

二来呢这则典故蕴含着一些朴素的哲理

最有意思的是

笔者在一开始引用以上典故时也的确是真的以为是真实的历史史实

在校对时感觉总有些不大对头(他的年龄)

后来经过在古汉语词典的纪年表上进行核对

才明白那不过是“文学”演绎的结果

此时不免苦笑:

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会对一些明知是虚假的东西也一样会去偏爱了的原因

话在说回来

西汉的刘向是一位自然观察者是无疑的: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高山之巅无美木,大树之下无美草

。。。”

不管你信不信

人是会有轻重不等的喜欢自以为是的毛病的

经常会把自己的一些旧有经验当成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

会在不知不觉间

就有了一种拒绝接受新知识新概念的潜意识

人对人是如此

会经常的抱着旧的意识习惯去看待对方

这个容易理解;

现实中

的确是有一些人貌似就是一辈子也改不了他自己的一些臭毛病一样

还总是有理由辩解

人那样的对待人是可以理解的

但人对大自然也以那样的一种认知习惯经验的话

那可就会使生态遭殃

人与人之间的对于错的事情还好办一些

另一方

也总还有可以选择听与不听或是接受不接受的余地

人若是自以为是的去对待大自然的话

这大自然可就没得选择了

由此想到了师旷对音律的一些见解

“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将金石以同恭,启笙竿于而启批极"。他讲的虽然是埙

是说在埙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声乐中起的作用是重要的

我们经常会有轻视弱者的毛病

总以为

这些弱小者没有什么价值

有于没有无关紧要

大自然中的一些生物就是在类似的观念下从人们的眼中

慢慢地消失了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