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欧盟2021年禁用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14 17:01:31

10 月 24 日,欧洲议会以 571 对 53 票通过一项提案,拟于 2021 年在欧盟所有成员国禁止使用一系列一次性塑料制品。

这些制品包括塑料吸管、餐盘、气球棒、搅拌器、棉花棒、氧化性可分解塑料包装和聚苯乙烯快餐容器。对于其他尚无理想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例如包装袋、湿巾、女性卫护用品,生产商则要支付废物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费用,有些还需标注塑料成分和垃圾处理信息。

此外,到 2025 年,对于一次性食物容器(比如汉堡盒及三明治包装纸)以及含塑料的香烟过滤嘴,成员国应将使用量分别降低 25% 和 50%。塑料瓶的回收率必须达到 90%,海滩上含有塑料的废弃渔具则要减少 50% ,并在 2050 年前实现 15% 的回收率。

议案由欧盟委员会在今年 5 月提出,针对的是欧洲海滩和海洋最常见的 10 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制品加上渔具,共占海洋垃圾的 70%。尽管还需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以及欧盟各成员国讨论确定,但这项大概率能在 2021 年生效的强制政策,被认为能“反向激励企业在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及再生利用等环节积极变革”,减少塑料垃圾。据称,可在 2030 年前避免高达 220 亿欧元的环境损害,减排 340 万吨二氧化碳,并为消费者节省 65 亿欧元。

但是消费者的不便和塑料产业链受到的影响并没有被量化。目前,欧盟 28 国加上挪威和瑞士,共有 150 万人处在塑料产业中,营业额达到 3500 亿欧元。花旗集团发表的报告显示,禁令影响下的企业每年需承担 30 亿欧元的损失。欧盟委员会曾在 5 月的一份文件中提到,法令会对生产商产生 20 亿欧元的合规成本,以及 5.1 亿欧元的废物管理费用。

而在塑料回收领域,欧盟每年人均产生约 31 千克的塑料垃圾,回收率不足 30%,并且只有 6% 的新塑料来自回收利用。据估算,不回收导致的损失高达每年 1050 亿欧元。

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Schroders plc)的估算,也呈现了“适者生存”式的行业前景。据其预计,塑料包装企业可能会损失 14% 的盈利,包装不创新的软饮品行业将折损 5% 利润。不过与此同时,废物管理公司有望实现 9% 的市场增长。生物塑料市场则可能达到 30%的年复合增长率,在传统聚酯市场也会从目前 3-4% 的占比上升到 40%。

实际上除了出于环保考虑,欧盟出台禁塑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回收的塑料无处可去。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的数字,全球仅有 9% 的塑料得到了回收利用,欧盟的回收水平其实并不算低。

据学术期刊 Science Advances 上的一篇论文统计,1988-2016 年间,欧盟出口的塑料废料则占到全球 31%,总量排到全球第一。而中国进口的塑料废品占全球进口总量的 72.4%,达 809 亿美元,是废塑料贸易最大进口国。

全球固体废弃物协会(ISWA)则指出,2012 年,当时还是 27 国的欧盟将出口中至少 87% 重量的塑料废品都运往了中国。现在,这些垃圾不得不另寻出路。

去年 7 月,中国政府更新了《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八种非工业来源(包括生活来源)的废塑料位列其中。禁令在去年最后一天正式生效。据估计,到 2030 年,这一新政策将迫使全球 1.11 亿吨塑料废品通过其他方式处置。

中国从发达国家进口固体废物始于 1980 年代 。工人往往通过手工作业分拣各种塑料,将其高温熔化后投入生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在《中国经济报告》中表示,这种贸易缓解了过去原材料供应的严重不足。但时至今日,中国废塑料总量巨大,完全有可能通过垃圾分类制度,摆脱进口依赖。

据《北京青年报》,发达国家处理垃圾的费用在每吨 400-1000 美元,而运到中国,加上运费,每吨的成本只有 10-40 美元。海外出口垃圾的公司依靠其政府的垃圾处置补贴盈利。国内的接收方则通常以极低的价格买进――入境、转运、加工、销售等环节分工明确,各方都能在产业链中获利。

环境问题接踵而至。中国大陆进口的塑料废品使其垃圾总量增加了 10-13%,而事实上,不仅其垃圾管理体系难以应对,回收价值低、高污染、劳工待遇差也是废塑料贸易中不体面的现实问题。中国提交世贸组织的文件也表示,新规是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则呼吁各国,“要统一到巴塞尔公约的精神上”,对自己产生的废物,要“自己来减量、自己来处理、自己来消化。”

而这些问题,现在正回到发达国家手上。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 Jyrki Tapani Katainen 和委员 Elbieta Bie?kowska 今年年初表示,由于中国的禁令,欧盟塑料市场需要更加努力,加快转型。限塑令就是它们的应对方式之一。

另一个则是找新的废塑料进口国。路透社报道,今年头两个月,欧洲对中国的废塑料出口暴跌 96% 之后,过去运向中国的塑料中,约有六成转由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接手。

只是去年同期能卖 25-40 英镑的一吨塑料,今年要倒付 40-60 英镑才能叫人运走。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一样,许多可回收塑料只能堆积起来,甚至掩埋、焚烧。

但与此同时,代替中国接收欧盟废塑料的国家现在也已经不堪重负。《日经新闻》指出,今年1-3 月,泰国废塑料进口量同比增至 18 倍,马来西亚增至 4 倍,越南也增至 2 倍多。目前,泰国正强化取缔非法进口塑料和电子垃圾,越南也在 6 月决定暂时限制资源性垃圾进口。

生态研究所(Ecologic Institute)的学者统计发现,限塑更积极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以经合组织确立的政府开发补助 ( ODA ) 名单为界,比起地理位置主要处于北半球北部的高收入国家,相对贫穷的国家政策颁布数量更多,也更严格,这与其回收率低、难以负担回收成本有很大关系。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