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顺利开幕

来源:碳交易产业联盟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05 09:30:34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12月2日在波兰卡托维兹开幕,来自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将在未来两周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进行谈判。

在此期间,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14次缔约方会议、《巴黎协定》首次缔约方大会第3阶段会议等多个相关活动。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

波兰环境部副部长库尔蒂卡接替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担任本轮气候变化会议主席。库尔蒂卡说,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各方需要展现创造力和灵活性,合理利用时间,从而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根据《巴黎协定》,各方以“自主贡献”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协定》。2016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

本次大会的高级别会议将于3日开始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波兰总统杜达等将出席。

解振华:"数"说减排成效 100%兑现承诺

一、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任务。我们希望建立一个落实《巴黎协定》和公约的机制安排,保证《巴黎协定》持续得以贯彻。

二、进行塔拉诺阿促进性对话。各方介绍本国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实践,增加各方了解、以便加强合作。促进各方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进行加速转型。

三、对发达国家承诺的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1000亿元资金支持的落实情况进行盘点检查。希望发达国家率先减排,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生效。

到目前为止,2020年中国承诺碳强度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蓄积量要增加13亿立方米。截止到2017年底,碳强度已经下降了46%,提前3年实现了40%-45%的上限目标。可再生能源已经占到一次能源比重的13.8%,距离15%还有一定的距离,但2020年这个目标肯定能完成的。目前我们的森林蓄积量已经增加了2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了2020年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为提前完成2030年的目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中国所做出的承诺会百分之百地完成,而且我们会争取做得更好一些。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个目标、这个决心是不会改变的。

从2005年开始,中国累计节能量占了全球的50%以上,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现在已经达到了6.5亿千瓦的装机,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28%左右,规模为世界最大。

中方:推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完成

3号,正在波兰卡托维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举行了媒体吹风会。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 苟海波 以及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 陆新明参会。中方希望,与会各方能够相向而行,建设性参与谈判,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如期完成。

陆新明表示,本次气候变化大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对于《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中方要以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为首要目标,要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作为出发点,要以维护《巴黎协定》的精神和原则作为根本遵循,巩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 陆新明

第一要确保如期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

第二个要精准解读忠实落实《巴黎协定》的精神和条款;

第三个方面的关切就是要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中坚持全面、平衡、要抓大放小。

苟海波认为,全球单边主义抬头的情况在气候变化领域也有所体现。这次会议能否按期完成谈判,也是对气候变化多边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挑战。尽管目前来看会议面临很多分歧和不确定性,但各方普遍有意愿按期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中方对本届气候谈判的结果充满信心。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 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 苟海波:

我们在这几年里,一直在不断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体制,那么我们也认为《巴黎协定》所代表的这种绿色、低碳发展这种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的态势是不可逆转的。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