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莫让海底风景变成灰暗颜色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琳琳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6 09:01:09

5.jpg

编者按

为号召各国和地方政府推动珊瑚礁研究与保护工作,国际珊瑚礁学会(ICRI)曾将1997年定为“国际珊瑚礁年”(IYOR),并对全球的珊瑚礁进行了一番“总体检”。经过“体检”发现珊瑚礁的状况极不乐观,于是将2008年定为第二个“国际珊瑚礁年”,希望以此引起人们重视和保护珊瑚礁。

即将过去的2018年是第三个“国际珊瑚礁年”。这一年来,珊瑚的生存现状如何?面临哪些巨大的威胁?又有哪些保护成果?本期特别策划“国际珊瑚礁年”专题报道,关注珊瑚生存的现状与未来。

它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在海洋中所占的面积只有4%左右,却养活了全世界25%的鱼类以及数也数不清的无脊椎生物。在一个珊瑚礁区共同生活的鱼类种数可高达3000种,密度是大洋平均数的100倍。

它是地球上建造和保存大规模生物地层和生物地貌结构的最古老生态系统之一。

——发挥着为世界各地沿海居民提供海洋水产品、海洋新药材、旅游休闲收益、抗御风浪侵袭、防护海岸等功能,对国家和区域安全、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同时,它也是地球上最壮观和最美妙的创造物之一。

——如果没有它,海洋将会失去一半的美丽与富饶,一半的斑斓与色彩。

它就是拥有“热带海洋沙漠中的绿洲”“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美誉的珊瑚礁。

生存:珊瑚礁面临全球性衰退,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珊瑚礁正在面临全球性生存危机。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纪力伟负责教授环境保育学学生室内实验及野外考察,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国际珊瑚礁普查基金会Reef Check香港地区总干事。Reef Check是由潜水员和海洋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全球性最大的珊瑚礁监测计划,联合国“全球珊瑚礁监测网络”将其作为公众性的珊瑚礁监测计划,每年进行一次监测,调查对象涉及全球各地250处~300处珊瑚礁。

从1997年起,纪力伟和他的伙伴在香港海域附近开展珊瑚礁普查。那时,他就发现,珊瑚的生存状态并不健康。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长度30厘米以上的鱼类数量明显少于预想状态。

纪力伟告诉记者,按照他们的设定,珊瑚礁健康状况有多种衡量指标,包括珊瑚的数量及品种多样性、珊瑚健康状况(有否白化/生物侵蚀的现象)、珊瑚覆盖率、礁岩栖性的鱼类及及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及多样性(注:有指示意义的高经济价值生物,如石斑、龙虾、海胆等)等。这些指标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珊瑚的生存状况,如统计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数量可以反映人类的捕捞程度;珊瑚的白化程度则反映了其生存环境变化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珊瑚覆盖率则代表了海底有多少部分是被珊瑚覆盖着,也就是说,珊瑚提供了多少栖息地供海洋生物居住。

来自这个监测体系的报告显示,近些年来,虽然珊瑚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其现状并不乐观。1998年报告结论为“人类活动正在加速全球珊瑚礁退化,但大部分仍然是好和很好的,尤其那些远离居民区或得到良好保护的礁区”,2000年报告则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对于珊瑚礁的直接威胁远大于人类活动,保护战略必须进行改变;2002年则强调珊瑚礁资源破坏速率不断增加……

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75%的珊瑚礁处于濒危状态。而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研究数据显示,珊瑚礁的全球性衰退已达40%~50%。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约60%的珊瑚礁将在2030年前消亡。

威胁:气候变化是主因,但人类活动同样不可小觑

造成珊瑚礁生存状态恶化的原因,是很多科学家争论的所在。一个被普遍承认的结论是,珊瑚礁生存面临着人类活动影响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与全球气候变化相比,哪个对珊瑚礁生存的威胁更大。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人类活动对珊瑚礁影响十分巨大,但是经历过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以及1998年全球海表温度历史最高等,全球气候变化是对珊瑚礁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直接威胁逐渐成为共识。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客座教授王炳告诉记者,1997年-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以及1998年全球海表温度达到历史最高这些变化,使得全球珊瑚礁面积损失高达16%,大大超过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珊瑚礁损失总量10%。

王炳说,珊瑚只生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温暖热带海域,也就是说,其适宜生存的海域水温度在26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所以,全球气候变暖将改变珊瑚适宜的生存温度,对其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而珊瑚礁上附着大量藻类,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珊瑚比较适宜生活在距离海平面较近的距离,一旦海平面上升,则附着其上的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珊瑚白化。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海水升温、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对于珊瑚来说,都属于灭顶之灾。王炳表示,目前,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珊瑚礁这个课题做了很多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各国政府也有一些采纳,但是这些努力最后能见到多大的成果,目前还很难说。

相比较气候变化的未来威胁,人类活动对于珊瑚的威胁则要直接得多。

人类活动主要是在近海地区,行为主要有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以我国为例,王炳表示,“我国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了一些填海工程建设,改变了一些海岸线,使得一些珊瑚礁的生存环境破坏甚至消失,对于那部分珊瑚的生存甚至带来了灭顶之灾。此外,一些工程还会改变水动力,而水动力的改变也会对珊瑚的生存状况造成一些影响。”

在王炳看来,除了工程建设,在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二氧化碳等各种废气排放,有毒废水排放,水产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炸鱼、毒鱼、电鱼等非法作业,旅游业、商业采集等,对于珊瑚的影响同样巨大。

王炳表示,面对这些威胁珊瑚礁生存的因素,人类要做到尊重大自然,当务之急,是把人类的影响因素削减到最少。

保护:多措并举,教育先行

首先要减轻人类活动的威胁,这是很多人的共识。但是,如何把人类对珊瑚礁的威胁因素减下来,是一个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潜爱大鹏”是一家以珊瑚保育为主的民间环保NGO。过去七年来,他们一直在探索建立公众、企业、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跨界参与、共同推动的珊瑚保护机制,以“种珊瑚,种人心”为口号,衍生出了“潜爱护礁”和“潜爱课堂”两大核心公益项目,成为领跑海洋意识教育传播、保育珊瑚的民间专业组织。

秘书长夏嘉祥告诉记者,之所以将侧重点放在“教育”层面,是因为无论国家执法还是民间监督,都无法做到第一时间界定珊瑚礁的人为破坏行为,而且由于海上执法监督不便等原因,从法律层面入手成本巨大。

王炳对此表示认可。他表示,相对于珊瑚生存状态恶化的现状来说,“种珊瑚”的科普教育意义远远大于珊瑚复育的意义。过去7年来,“潜爱大鹏”一直致力于带动广大民众种珊瑚,其取得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

不过,他强调,教育应该与法律并重,“法律可以明晰破坏珊瑚的违法成本,对法律的遵守与执行可以对破坏珊瑚的人起到威慑与警醒的作用。”

广西北海地区有段时间盛行用高压水枪在滩涂上面捕捉沙虫。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表示这种方式对滩涂生态系统会造成很大破坏,政府部门于是禁止了这一行为,并加大了执法力度。

前几年,有人在政府明文禁止的情况下,还继续用这种方式捕捉沙虫,就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仅被判了刑,还被处以了相应的生态补偿金处罚。

去年,王炳再去北海的时,当地使用高压水枪的做法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此外,在珊瑚保育方面,香港地区有很多经验可以直接借鉴。

纪力伟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珊瑚礁保育和教育,采取了大量有效的管理措施,如通过环评禁止破坏珊瑚礁的开发与建设,同时建立涵盖珊瑚礁在内的海洋保护区——香港目前有4个对市民开放的海岸公园,可供市民进行学习、观赏、旅游等,此外还有一个特别保护区,仅供海洋保育、教学、科研之用,市民参观需要预约。

知识链接——

我国珊瑚礁分布在哪里?

现在地球上大部分珊瑚都生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般都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地球上珊瑚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印度-太平洋区系,其次是大西洋-加勒比海区系,但数量上大约只有前者的1/10。我国有珊瑚分布的省份主要是广东、广西、海南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其他地方如福建、浙江等,有一点点珊瑚,但数量非常少,只有一些科研价值,生态价值基本没有。

我国有哪些珊瑚保护措施?

在我国,红珊瑚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而石珊瑚目所有种、角珊瑚目所有种、笙珊瑚科所有种、苍珊瑚科所有种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在我国按照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禁止猎捕、杀害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且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也是禁止出售、购买和利用的。

珊瑚和珊瑚礁是一回事吗?

珊瑚是动物,而珊瑚礁却是一种地形或生态系统。人们常说的珊瑚礁,很多情况下是指珊瑚或者珊瑚群落。珊瑚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珊瑚日积月累形成的一种结构,是生长在热带海洋中的石珊瑚以及生活于其间的其他造礁生物、附礁生物、藻类等经历了长期生活、死亡的骨骼堆积而成的,它是有着极高生物多样性的水下景观。即使珊瑚活体死亡,珊瑚的骨骼也基本不会消失。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