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2018年环境产业十大新闻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1-05 09:25:48

有人评价2018年对于环境产业来讲是“多事之秋”。这一年是产业的严峻考验年,也有人认定这一年是产业大浪淘沙的必经年,一部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退出,一部分企业在过程中不断完善、探索,也有一部分企业不断崛起、壮大…….. 

中国水网梳理了2018年环境产业十大新闻,尝试对新闻可能揭示的产业发展问题和方向,做了相应的点评,并作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产业2019年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生态文明历史性写入宪法,生态环境部应运而生,自然资源部同期组建……环境监管迎来大统一

事件:

2018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一年,国家层面各项政策紧锣密鼓地落实到位。

3月,生态文明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新的自然资源部,同时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将原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及其他六个部委的相关职责整合了起来。4月,大部制改革靴子最终落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正式挂牌,并对外公布部门职责,31个省市环保厅也纷纷挂牌成立。李干杰任党组书记、部长。5月, 2018年史上最高规格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政治意义的强调。

点评:

一系列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在年初便敲定落实,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两山论”的强大决心。

大部制改革的落实,强化了系统全面的环境管理,同时实现生态与环境统一,改变以往“九龙治水、各自为政”尴尬现象。由统一部门对生态环境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统一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更高要求。不仅有利于环境治理效果的改善,而且也是落实绿色发展、落地“两山论”的必要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在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大框架下, 环境执法的准确度和平衡度在之后的政策中被进一步强调。我国的各项工作也都围绕这一大框架展开。如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用价格机制推动绿色发展等政策的出台。这其中,也包括对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以及对民众普遍关注的垃圾分类、农村环境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市场领域的重视和推进等等。这些也在下文中有详细的阐述。

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来讲,为更好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动绿色发展战略,环境管理的顶层设计与管理职责也正在发生变化。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生态环境部不仅仅是环保的综合管理部门,同时也应该是支撑绿色发展和落“两山论”的主导力量。

未来如何更好落实“两山论”,将成为环境产业的最根本发展方向。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博士首创的《两山经济》也在2018年正式出版,他在书中提出了两山经济及所属的四大价值规律,为“两山论”落地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案例建议。

政策建议:

第一、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动力因素。新时代下,环境产业需要从过去的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环境管理职能亦是如此。未来的环境管理职能应该更多地将一些综合性的职能注入到生态环境部,融合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产业手段等综合性手段,促进产业发展,这也会对环境产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第二、我们认为,在未来政府的结构体系之下,一定要有相应的部门来承担绿色发展、承担落地“两山论”的基本职责。生态环境部作为目前唯一以“生态”命名的机构,应不仅仅是把环境保护的职能大统一,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制约部门、发展的制约部门,更多的是一个促进部门,是在统一的基础上为绿色发展的落地,为“两山论”实践提供有益的管理、指导和促进作用的部门。

二、东方园林最惨“发债门”推倒一连串多米诺骨牌,产业深层次危机浮出水面,环保股集体从仙界跌回凡间

事件:

2018年5月21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称,原计划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仅0.5亿元。此事不仅成为东方园林2018年一系列危机的导火索,也引发了极强的“多米诺效应”,成为2018年环境产业深层次危机暴露的标志性事件。

深陷“发债门”后,东方园林股价连续受到重挫,且大股东股权质押触及平仓线。虽然内在原因各有不同,但神雾环保、盛运环保等环保企业都先后被爆出资金链问题等经济危机。环保股一度遭遇急速下跌,一份各行业2018年指数涨跌幅图表显示,环保行业涨幅为-48.2%,画面着实有些惨淡。

一系列的资金问题,也引发众多国资对民营上市企业的“接盘”,其中,东方园林拟受让公司不超过总股本5%的股份,盈润汇民基金成为其的战略股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内还有10多起国资收购环保民营上市公司的案例发生。“国进民退”问题成为行业热议话题之一。

PPP所引发的问题只是诸多因素之一,总体看是金融环境骤然紧缩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民企的普遍困境。最终国家紧急出台纾困资金,以驰援更多受困的优质民营企业,并首次提出竞争中性原则,引领国企改革。 

点评: 

东方园林类似遭遇的发生,不能仅仅归咎于所谓的“国进民退”,也不能像外部一样简单归咎于PPP项目。

与此相关的直接原因应该是外部金融环境的紧缩,以及在PPP中的一部分领域所带来的风险。PPP是重资产经营,如果资金链紧张,很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在扩张速度特别快的情况下,更容易出问题。

在2018年固废战略论坛上,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也举出一组分析数据,2018年,暴露问题的上市企业环境业务类型中,有40%涉及技术类,60%涉及PPP类。

值得关注的是,在暴露问题的60%涉及PPP类的业务中,有78%是由于PFI项目导致的,还有22%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如盛运环保等。(详细数据分析及观点解析,请关注将于1月19日推出的薛涛在2018固废战略论坛上发言全文实录)

E20环境平台对市政环保领域PPP的四分类显示,各类项目的运营属性强弱不同。其中,A类、B类和D类均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运营属性。C类PPP则属于非特许经营的政府购买服务PFI类项目

C类PFI项目,属于非以量计价的政府付费类,通常采用可用性付费+运维服务费的付费方式,因此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工程化”、“假运营”或“轻运营”。东方园林的大部分项目都是PFI项目,且扩张速度特别快。

很多PPP踩雷事件的发生确实多与PFI项目本身不够完善有关,但企业对待PPP项目过于激进的态度,也是造成类似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类问题,薛涛在其著作《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一书中,有详细阐述,也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是PPP防雷手册。

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重要的还是国企和民企应该根据各自的优势来识别项目风险,从而降低未来项目带来的风险值。

从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在北京大学PPP论坛上的发言,可以看出,PPP项目中纯政府付费模式将进一步紧缩,或许宣告了一种商业模式的终结。

需要认识到,PPP规范化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过渡期,企业要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扬长避短。

同时,一系列产业危机也带来了行业内关于“国进民退”现象的讨论,多数认为这种现象正越演越烈。对此,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吴舜泽在“2018(第十二届)固废战略论坛”上表示,他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其实去杠杆、去产能等政策对大型与小型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分化影响。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享受了“产能收缩+需求韧性”利好下的量价齐升,但部分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出现了负向效果,因此,出现“冰火两重天”。“只要突破瓶颈,跨过非常规的关口,一定会取得未来不可逾越的先机,获得比过去更快的增长速度。

我们也注意到,在国资大举接盘环保民营上市公股权的同时,也有诸如鹏鹞环保、盈峰环境这样的环保民营上市企业买进国资的事件发生。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次优胜劣汰、洗牌重组的过程。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生存下来。接下来,不断折翼的企业或许将通过出售资产和股权出让等形式,继续寻找出路,行业整合并购趋势将会愈加明显。

政策建议:

第一、竞争中性绝不是一日之功。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靠资金纾困,本身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除企业个体如上所述需要选择正确的战略和不忘初心外,政府在机制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从金融机构的反应来看,的确对很多民营企业缺乏诚信保有戒心,这种大背景下民企债务违约事件集中发生,爆发信用危机。因此,完善企业的信用体系,是一个关键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建设国企和民企平等的融资环境,以及市场竞争选择的公平性,才能真正实现竞争中性的原则要求。

第二、正如前文所述,环境部监管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只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环境监管,才能带来外部运营状况、技术能力等的公平竞争。

第三、财办金〔2017〕92号文之后的PPP,规范是行稳致远的基本前提,也必然要求做真运营、做实绩效。PPP项目要做到管理的稳定性、设计的长期性,不仅企业要问初心,也要求中央政府在做任何改革前,都要有整体的设计和审慎的推演,避免一刀切,避免大放大收。

薛涛在《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一书中分析,如同其他改革推进经历的一样,PPP改革的初衷和实际效果也稍有背离,虽然问题不像其他领域那么严重,但内在原因也有类似之处。推演市场行为者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时,必须充分考虑除市场机制以外,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在其中的作用,不仅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作用。具体到环保领域,不分析环境产业和细分环境治理领域各自的基本情况,不分析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基本诉求,不分析PPP的应用与商业模式和政府能力等方面的匹配,则很容易出现“一刀切”的政策效果。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