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守护生态文明 共建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美丽大湾区

来源:南方plus 作者:张子俊;谢庆裕;王彪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3-07 09:33:05

规划纲要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邻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补上生态欠账。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再次点题“生态文明”,指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则是《规划纲要》明确的战略定位之一。

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推进,一幅天蓝、水清、山绿的美丽湾区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天蓝

珠三角PM2.5连续4年达标

喷漆、晾干、打磨、上蜡,在佛山桂城红木行业绿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工人们正在集装箱般的隔间内处理家具。“通过共享设备,将产生污染的工序集中管理,既有利于统一处理废气,也减少企业成本。”南海区桂城街道环保办主任陈德球介绍,服务中心厂房内,废气经过水帘柜、活性炭过滤吸附箱等净化后排出,每年削减大气VOCs排放量约20吨。

2018年,佛山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实现首次达标。而佛山所在的珠三角城市群,作为全省人口、产业最密集的区域,是全国三大城市群中PM2.5首个连续4年达标的城市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85.4%,较2017年上升0.9个百分点。

改善空气质量,让天空更加湛蓝,调整能源结构、整治工业污染极为关键。

目前,全省城市建成区基本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大湾区还通过推进电动公交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继深圳之后,广州、珠海实现公交100%电动化,此外开展清洁油品行动,提前供应符合广东蒸气压要求的国Ⅵ车用燃油,其中深圳市成为国内最早对轻型汽油车实施国Ⅵ排放标准的城市。

当前,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一个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正在逐渐勾勒而成;在珠海高栏港海边,满载LNG的巨轮正在靠岸;在横琴岛上,一个高可靠性配电网和智能配电网已经搭建成形……更多绿色、清洁的能源,在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RJyi6XgC2nxdA3.jpg

大气治理也离不开工业污染的整治。2018年,全省排查“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10.7万家,完成整治约5.6万家。在钢铁、石化、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实施特别排放限值。同时组织专家技术团队指导重点地市强化臭氧污染防治和VOCs减排,完成工业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治理952项,油气回收项目整治206个。

“粤港澳三地山水相连,但环保治理的理念、标准不尽相同。这是三地开展生态环保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建立粤港澳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三方合作机制,共同商定减排目标,成为破题的关键。

粤港合作的空气监控网络于2005年建成并运行,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区域代表性并与国际接轨的空气监控网络。到2014年,该网络监测范围扩展至粤港澳三地,监测子站从16个增至23个,监测项目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6个。2006年至2017年期间,这一监控网络测得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平均值呈明显下降趋势,降幅分别达77%、26%和34%。在2014年9月才纳入监测网络的一氧化碳和细颗粒物方面,2017年平均值也比2015年分别下降了7%和3%。

“这反映近年粤港澳联合或独立推行的减排措施,包括要求发电厂安装脱硫设施、制定及收紧车辆的排放标准等,已对珠三角区域的整体空气质量带来改善。”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清

浩浩清流润泽大湾区

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施工现场,贯通的隧洞如长龙一般向前延伸,望不见尽头。工人在操控室内操控盾构机,研究人员在铺设传感器。隧洞最终通达深圳市光明区公明水库区域。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罗田管理部总经理闫军南指着隧洞自豪地说:“未来西江水将通过管道引入水库,进一步保障大湾区的供水安全。”

共享蓝天绿水,三地唇齿相依。饮水安全关乎大湾区生产生活品质。大湾区人均水资源并不充裕,如东江流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广州东部、深圳、河源、惠州、东莞等市近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主要水源,但上述供水区域人均水资源量约8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3。

如何化解突出的水资源供求矛盾?《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广东通过水资源科学监控调配、严格流域环境保护、创新节水机制等手段,保障东江的水安全,同时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即将全面开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

博罗水文站所在的东江干流,清澈的江水缓缓流动,两岸绿树葱茏,宽阔的江面上不时有船只穿梭。这与十多年前的景象大相径庭。

“在2004年及2005年的冬春之交,由于咸潮上溯,水位很低,市民可到江中捞鱼、捡东西,而下游的市民有的还需要买桶装水。”惠州市水务局毛新春回忆说。随着华南第一个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在2008年实施,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优化调度,问题彻底解决。

在供港用水的主要水源地新丰江水库,碧水如玉。这个位于东江上游的广东第一大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最高标准的Ⅰ类水质。53年来,广东累计对港供水251亿多立方米,相当于搬运了1个半洞庭湖的水。

为进一步满足大湾区水资源需求,新的超级水利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2017年开始建设试验段后,主体工程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开工。2019年2月1日,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获水利部批复。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度113.2公里。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解决广州东部、深圳、东莞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并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

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水质好坏也是大湾区群众关心的问题。

清晨,深圳湾潮位正缓缓上升,数只黑脸琵鹭在岸边滩涂觅食。随着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深圳湾生态环境改善,滩涂上跳跳鱼、招潮蟹、反嘴鹬等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12月16日监测数据显示,深圳河河口氨氮1.20毫克/升,总磷0.20毫克/升,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对比自1982年监测以来的37年水质数据,去年深圳河水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RJyi6Xw5Sa1osQ.jpg

深圳河水质的改善是大湾区一步步实现水清的缩影。2018年广东全省重点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的基础进一步改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广东全省镇级以上已全面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任双总河长的负责制,形成高位推动的工作态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省第一总河长、省总河长,并牵头督办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练江污染整治。2018年,我省河湖长体系较中央要求提前半年实现全覆盖,共设立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37871名、湖长476名,加上村民小组设立的河段长兼巡河员,总人数超过15万名。

去年底,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发出号令,吹响了“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专项行动,坚决防止新增劣Ⅴ类断面”的号角。

今年,“聚焦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推动水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转折性进展”工作,被列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十项任务之首,大湾区内包括广州鸦岗、深圳河口、东莞樟村和旗岭等国考断面今年力争实现消除劣五类水体。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