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让经济与环境兼容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黄顺江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23 09:10:54

1.jpg

中国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全国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和共同富裕,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好事,是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由于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对可持续发展来说却是一种负担。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环境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环境问题。在发展的道路上,环境问题之所以变得突出,原因在于发展本身存在缺陷。

当代现行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来自西方社会。西方社会通行资本的逻辑。资本是逐利的,而且强调个人利益、眼前利益、现实利益。现实利益主要是指物质利益,也就是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是不会凭空产生的,其原材料只有来自自然界,也就是环境。

这样,物质财富的生产制造、享用直至废弃的全过程,都是在环境中完成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和冲击。对人类社会来说,物质财富越多越好,是繁荣与发达的标志,但对地球来说,却是一种负担。经济发展越快,环境负荷越沉重,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进程,或给人类社会造成某种损害。这就是环境问题。

物质财富是现实的,其生产制造、享用直至废弃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负荷也是客观的。要想使环境负荷不至于酿成问题,就需要在物质财富生产和使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采取措施,使负荷控制在环境容许的范围内。但由于环境是公共的,而物质财富是个人的,环境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乃至于越积累越多,积重难返。这就是西方发展模式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源。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当欧美和日本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严重公害的时候,中国人民还不知道环境污染是何物。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环境污染很快就呈现在我们面前。由于环境问题来得突然,虽然党和国家很重视,但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是在不断加剧的。

中国人民是富于创新精神的。发展是硬道理,是主线,是大方向,但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具有可持续性。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个道理是人人皆知的。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也意识到发展与环境将会是我们前进道路上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二者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于是,中国人民积极探索发展与环境兼容并包的道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融入发展过程,在发展的同时让环境得到改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环境成为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于是,一方面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全面清理长期积累起来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减轻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得到广泛实践,全国整体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蓝天白云和鸟语花香已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长期以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得以扭转,持续向好的态势基本确立,我国初步走上了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可以兼容的,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下,只考虑GDP,经济增长与环境是脱节的,甚至是背离的,主要靠大规模的资源投入和环境负荷积累换来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这样的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照这样的方式长期发展下去,地球的确会面临灾难。

按照中国人民初步探索出来的绿色发展道路,经济和环境是融合在一起的,发展涵盖环境,发展意味着环境质量在不断改善。这就是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是创新,主要靠人的智力投入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使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仅不会给地球增加负荷,还能够促进地球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人与自然共同繁荣。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尊重自然,视地球为自己的家园。要想真正尊重自然,就必须转变认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人民开辟的绿色发展道路,不仅为人类社会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为地球带来了光明前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