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生态环境部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3)

来源:生态环境部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9-25 19:57:05

媒体问答 

光明日报:按照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3%左右,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滨海湿地修复6900公顷,整治修复岸线新增70公里。现在渤海攻坚战距离收官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所剩时间不多,请问现在达标实现的情况如何,其中又暴露出什么问题,后续如何指导推进,谢谢。

霍传林:非常感谢光明日报等媒体朋友们对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关注。刚刚这位记者朋友已经基本把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主要的目标都说了一遍,我结合这个方面向大家报告一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进展情况。

自2018年11月《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环渤海三省一市,聚焦核心目标任务,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场标志性战役之一,渤海攻坚战是海洋领域污染防治的首战,对改善渤海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污染减排、生态扩容、风险防范并重的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中有硬指标要求的5项核心目标任务:一是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3%左右、二是10个劣V类国控入海河流断面全部消劣、三是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四是滨海湿地修复面积达6900公顷、五是新增岸线70公里,目前五项核心目标任务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呈向好趋势。2019年,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大幅度提高至77.9%;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分别达到79.4%和81.6%,与2019年同比增加9.4个和2.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初步监测评价结果显示,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87.1%,继续呈现向好态势。目前来看,如果没有不利气候条件或大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我们对年底实现水质优良比例预期目标还是充满信心的。

二是入海河流消劣、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取得重大突破。入海河流消劣,是指国控断面消除劣Ⅴ类,进而减少入海河流的劣Ⅴ类水体。此项工作今年也实现了重大突破,纳入消劣行动的10个入海河流国控断面,1-8月全部实现消除劣V类的目标。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实现了“应查尽查”,共发现1.8万余个“口子”,目前正在以“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溯源整治工作。

三是滨海湿地和岸线整治修复工作进度大大加快。在牵头部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的预警和督导下,三省一市60余个项目已全部开工。截至8月中旬,已修复滨海湿地面积超过3300公顷,新增整治修复岸线超过58公里。全部项目完工后,将修复滨海湿地超过6900公顷,新增整治修复岸线70公里以上。

部门层面,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部、水利部、中国海警局等部委局依据职责加快推进各项任务及其目标指标,取得了良好成效。

地方层面,三省一市和沿海城市(区)党委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如: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领衔挂帅、靠前指挥,5个纳入消劣行动的入海河流断面1-8月全部实现消劣,生态修复项目全部开工,提前超额完成岸线修复任务。河北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秦皇岛、唐山一、二季度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接近100%,沧州市计划外自主谋划和开工2个生态修复项目。辽宁持续高位推动,2个纳入消劣行动的入海河流断面1-8月实现消劣,14个生态修复项目全部开工,已修复滨海湿地超过1100公顷,新增修复岸线20公里以上。山东一手抓污染减排,一手抓生态扩容,加快推进各项任务,2个纳入消劣行动的入海河流断面实现消劣;莱州湾近岸水质与去年相比明显改善,全省29个生态修复项目全部开工,已修复滨海湿地超过2100公顷,提前超额完成岸线修复任务。

当然,各地攻坚战任务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要毫不松懈持续发力。例如,部分省市生态修复项目进展仍然滞后,需要持续发力,确保年底完成既定任务量;辽东湾、渤海湾近岸海域水质虽已大幅好转,但仍存在波动和反弹;个别入海河流消劣成果仍不稳固,需要高度关注,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已经进入冲刺阶段。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三省一市在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聚焦重点目标指标,协同推进各项任务,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推动渤海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也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刘友宾:请大家继续提问。 

时代周报:7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提出到2035年全国1467个大小不同的海湾都要建成美丽海湾。请问建设“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当前有没有做的比较好的案例?谢谢。

霍传林:同样感谢媒体朋友对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关注。海湾作为近岸海域最有代表性的单元,是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统领和主线的工作思路,将海湾打造成为秀美沿海带上的璀璨明珠,以此引领和带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沿海各地对此都表示高度认同和支持,将在本地区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中予以落实。“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主要考虑如下:

第一,整体部署上,坚持系统谋划、分区梯次推进。大家知道,海湾的数量还是比较大的,各自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也不太一样,分为三个一批来推进。对于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较优越,或经过前期治理已初见成效的海湾,力争“十四五”末建成“美丽海湾”;对于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但已具备治理条件的海湾,力争“十五五”末期基本建成“美丽海湾”;对于目前生态环境问题较多,解决问题难度较大或生态恢复修复进程较长的海湾,预期“十六五”末期基本建成“美丽海湾”。通过三个五年的时间,使全国的海湾都能够建成“美丽海湾”,从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35年美丽中国的愿景。

第二,在具体策略上,坚持问题导向、“一湾一策”精准落实。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海湾,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并重,推进水体和岸滩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对于生态退化或受损问题突出的海湾,全面改善海湾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对于难以满足公众亲海需求的海湾,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第三,在长效机制上,坚持治管并重、激励和约束并举。“三分建设、七分监管”。着力补齐海湾生态环境精准监管的能力短板,建立健全海湾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同时,鼓励沿海地区以“美丽海湾”为主要载体,申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谋划和实施好“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各项工作。

“十三五”时期,全国沿海各地积极推进海湾综合治理,探索出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比如,深圳大鹏湾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开展珊瑚礁、红树林、自然岸线等生态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岸绿湾美、鱼鸥翔集”;烟台套子湾积极拓展公众亲海空间,开展沙滩岸线整治修复、沿海防护林抚育更新,建设滨海休闲设施等,不断满足公众亲海需求,努力实现“人海和谐”。这方面的例子还不少,部里也正在推进“美丽海湾”案例征集。

自2020年起,生态环境部每年将组织一次“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根据公众评议投票结果和专家评议,择优选择作为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并对外公开。也请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持续关注,并帮助我们扩大宣传,共同来把这项工作推进好。谢谢! 

央视新闻频道: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在我国举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部分。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前我国还存在哪些问题,生态环境部有什么样的工作考虑,谢谢。

霍传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国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筹备进展与相关举措,中国政府致力于将COP15办成一次引领人类共同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历史性会议。此次缔约方大会主题确定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联合国系统的会议主题,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

9月23日,我部黄润秋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凝聚共识 携手共进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24日黄润秋部长主持召开“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展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部长级在线圆桌会,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部领导也在最近出席G20环境部长视频会议时表示,中方作为COP15东道国,将与与会各方共同推进大会达成积极成果,为未来10年乃至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置目标、采取行动。部领导都向各方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所发现的34个动物门中,海洋占了33个门,而且其中有15个门的生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环境中。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迄今我国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80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建立了以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主体的海洋保护地体系。机构改革以来,我部在配合做好海洋保护地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履行职责:一是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监测结果通过《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各级各类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及海洋保护区监测评价报告等发布,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聚焦海洋自然保护地主要保护对象(珍稀濒危海洋物种、海洋自然遗迹与景观、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及滨海湿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三是组织开展海洋保护区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对保护对象和违法行为的监管。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两个方面短板:一是我们对海洋的了解还没有像陆地那么深入;二是能力上还有欠缺。我们将借助机构改革释放的红利,进一步加大基础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监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

北京青年报:谢谢发言人,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我想问一下中国海警局的新闻发言人,海警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谢谢。

张钧:好的,谢谢你的提问。渤海综合治理是环渤海三省一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包括中国海警局的共同责任。中国海警局部署海区内各级海警机构,全面履行执法职权,坚决落实各项攻坚任务。

一是坚持综合整治,保障海洋生态安全。依托“碧海2020”专项执法行动平台,全面强化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各领域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关于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各项要求,组织开展围填海定期巡查,严厉打击非法围填海、占用岸线、侵占湿地等违法行为,规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严密防范突发环境风险,组织海上石油平台、油气管线,陆域终端专项执法检查,深入排查溢油风险隐患。今年以来,环渤海各级海警机构共检查各类涉海项目95个(次)、海洋自然保护地65个(次)、海岛77个(次)、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设施81个(次)。侦办非法采矿案26起,查扣非法开采(运输)海砂船舶44艘、海砂约28.5万吨;查处非法倾废案件2起、非法占用海域案1起,有力维护了渤海海域管理秩序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二是坚持联管严控,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综合运用港内巡查、海上巡航和渔船船位监控等手段,对港口、码头和主要渔场海域开展常态执法,密切与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和渔政执法机构协同配合,加强底拖网禁渔区线内线外联动执法,共同维护渔业生产作业秩序。联合公安、渔政等部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掌握渔船作业动态,及时发现了解违规作业线索,妥善处理各类渔业纠纷。联合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亮剑2020”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强化伏季休渔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维护海洋伏季休渔秩序。今年以来,共侦办非法捕捞水产品案45起,查获违法违规作业渔船600余艘,查扣涉渔“三无”船舶43艘。

三是坚持打防并举,维护海上治安秩序。指导各级海警机构主动与驻地生态环境、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沟通对接,推动建立驻海警检察官办公室,推进信息共享,加强案件协商、诉源治理等机制建设,深化检警协作配合。深入开展涉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海上治安管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部署开展“信息大会战、辖区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基础信息,主动向驻地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通报情况,推动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谢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