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其他

旗下栏目:

中国海洋大学突破海雾实时监测关键技术

来源:海洋知圈 作者:王小倩 赵翔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28 00:13:05

“黄渤海海域海雾监测与大气水平能见度反演技术研究”,是中国海洋大学傅刚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项目。日前,这一科研项目在中国气象局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我国灾害性海雾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黄渤海海域海雾监测与大气水平能见度反演技术研究》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年12月,由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局联合申请立项。

历经十年科研攻关,课题组在海上和黄渤海沿岸全方位地开展海雾观测工作,获取了第一手海雾观测资料,建立了海雾数值预报系统,并应用于青岛、山东、天津、河北等多个省市的气象业务部门,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期间,为准确预报海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书记 傅刚:我们这个项目主要是结合卫星遥感的办法、数值模拟的办法,我们把它结合在一起,数值模拟我们要通过观测,对本地的大气的环境参数的获取,这样的话对我们的预报系统它的一些关键参数要进行本地化处理,这个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

海雾,青岛人再熟悉不过,它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由于水滴或冰晶的大量积聚,会让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从而对海上或近海的人类各种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引发海上或沿海公路上的交通事故。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海雾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海洋气象灾害之一,全世界近80%的海难都与海雾有关。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近海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也约有70%与海雾有关。海雾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其他灾害性天气,如龙卷风、甚至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不相上下。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海洋气象系教授 张苏平:实际上海雾对我们人类的影响,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影响了能见度,看不出去,水平能见度,看不出去,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雾滴谱把能见度可以算出来,通过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把海雾的发生发展还有消散的一些机理可以通过一些观测的事实分析出来,这样做我们就可以对海雾实现海雾的实时的检测,海雾的预报

中国海洋大学团队在海雾研究上的突破,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王彬华,1983年,他撰写完成的《海雾》一书,迄今为止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海雾的权威专著。2004年10月18日,中国气象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90岁高龄的王彬华获得国内气象领域首次设立的最高奖项“气象终身成就奖”。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书记 傅刚:鼻祖就是我们的王彬华先生,受他精神的洗礼,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系的教授的各位老师,一直在海雾的领域不断努力,我们这个研究小组是第三代,我们继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经过了十年的努力我们把海雾的研究又推上了一步。

傅刚教授介绍,这一课题的研究突破,为中国灾害性海雾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在海雾数字化、定量化研究关键技术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信息来源:蓝睛;青岛电视台 记者:王小倩 赵翔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