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国际资讯

旗下栏目:

印度有权有势“黑手党” 借非法伐木撕裂犀鸟栖地

来源:环境资讯中心 作者:黄钰婷 林大利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8 17:45:00

2015年8月,一个湿热的午后,48岁的尼西(Nyishi)族人、反毁林倡议者塔拉(Jorjo Tana Tara)在下西召瑟(Lower Seijosa)镇的大片盐沼地上,发现非法伐木工人与盗猎者。

这座城镇座落于印度东北方的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与阿萨姆邦(Assam)交界处,以茶叶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闻名。来自帕克老虎保留区(Pakke Tiger Reserve)与卡齐兰加国家公园(Kaziranga National Park)的大象常常会到这个地方摄取盐分。

当他正准备录像记录这段画面时,“一颗子弹从我的太阳穴旁呼啸而过”。

塔拉透过电话向我们叙述这段回忆时,他的声音中透露出鲜明的痛苦。“当时我身上配有合法枪枝,我立刻回击两发子弹。他们显然没有预料到我会反击,于是立刻就逃走了。每当我回想起那一天,都会为自己和家人感到非常害怕。”

这是塔拉四度遭遇这类攻击中的第二次。他认为,自己既然敢挑战东北印地区有权有势的非法伐木“黑手党”(mafia),这是他势必要承担的代价。这个非法伐木集团很快就成为了主导喜玛拉雅东部地区森林砍伐的主要势力。

塔拉住在帕普森林保留区(Papum Reserve Forest)外的西召瑟村。保留区由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雨林组成,是双角犀鸟(Great Hornbill, 学名:Buceros bicornis)与花冠皱盔犀鸟(Wreathed Hornbill, 学名:Rhyticeros undulatus)仅存的栖地之一。除此之外,这片森林也是喜马拉雅东部生物多样性热点的一部份,该热点面积达98万平方公里,且根据一份未发表的研究,这是南亚最大的连续森林地区,也是从赤道延伸出来最大的亚热带森林。数十条大河与数百条支流都源自这片森林,其为数百万人民提供生态系服务与气候调节功能。

50143488921_109b2e7f1c_b.jpg

塔拉与他的保育团队。图片来源:Jorjo Tana Tara

在行政管理上,印度政府的国营林地被分成三类:保护区、保留区与位阶未定的森林。概括而言,保护区包含国家公园、老虎保护区与野生动物保护区,保育强度最高。

研究发现,很多保留区与其他位阶未定的森林,尽管受到法规保护的力道不如保护区,却也一样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大规模的森林流失对野生物族群存续造成威胁,也使得水患发生频率变高。

野生动物与人民生计

帕普森林保留区范围内有一片为数不多的低海拔森林,且被认为是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与冠斑犀鸟(Oriental Pied-Hornbill, 学名: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等3种犀鸟在南亚地区最优质的筑巢地。傍晚时分,总能在西召瑟看到数十只花冠皱盔犀鸟飞上大树准备过夜。

犀鸟以树洞为巢,并在成龄树巨大的树洞中生蛋与育雏。然而这些长得高大的成龄树却也是伐木者眼中的高价商品。

50143868212_5e850e4f52_b.jpg

双角犀鸟(Great Hornbill, Buceros bicornis)。图片来源:图片来源:Clement2012 vi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IUCN将双角犀鸟列为易危级(Vulnerable,VU)物种,并认为伐木者砍伐大树是造成物种数量下降的主因。这3种犀鸟在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Wildlife Protection Act)中的保育位阶最高。

“森林砍伐造成的犀鸟族群流失速度缓慢且不易察觉,但伤害终究造成,最后甚至可能导致物种在当地灭绝。”从1995年就开始在阿鲁纳恰尔邦工作,同时是自然保育基金会(Natur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简称NCF)生态学家与IUCN犀鸟类专家群(IUCN Hornbill Specialist Group)共同主席的达塔(Aparajita Datta)说,“而且这确实已经发生:曾经在20年前栖息有犀鸟的一些地方,现在已经看不到犀鸟了。如果继续坐视大范围地景中的森林流失,最后只能在所剩无几、破碎的保护区中看到犀鸟。”

伐林不是唯一一个造成犀鸟走向灭绝的人为因素。猎捕犀鸟在帕普地区也很普遍。以尼西族为例,犀鸟一直以来都是他们传统文化中的一部份,甚至犀鸟的行为也成为一些民谣的灵感来源。他们在传统上也会为了取得它们美丽且大的盔角而捕捉犀鸟,并作成头饰,称作“pudum”。除了装饰用途之外,他们也会捕捉犀鸟来吃。

然而,尽管狩猎犀鸟的行为在该邦其他地方依然盛行,西召瑟的尼西族几乎没再继续这些传统,且很多族人现在反而加入“犀鸟巢位认领计划”(Hornbill Nest Adoption Program),成为犀鸟保育的一份子。此计划由阿鲁纳恰尔邦森林部(Arunachal Pradesh Forest Department)、Ghora-Aabhe Society 1 与NCF共同执行。

“这项计划有效地促成不同群体更加认识犀鸟并支持保育工作”,达塔说。“有很多尼西族人和其他阿鲁纳恰尔邦人捐款支持这项计划。居民们对于帕克老虎保留区的周边其实是犀鸟重要栖地的事实,感到很自豪。这里的人已经不再猎捕犀鸟了。”

然而森林砍伐仍是持续存在的威胁。达塔警告,虽然在保护区内有成功管制森林砍伐,但是保护区外的栖地持续流失,仍对犀鸟与其他仰赖森林为生的野生动物造成威胁。

“犀鸟是一种飞行范围很广的大型飞鸟”,达塔说。“如果要达到族群永续并持续成长,他们需要广大的森林地景,仅限于保护区内的森林是不够的。”达塔说,他和团队在西召瑟附近、帕普森林保留区内发现37棵有着犀鸟巢洞的树。一份已经过同侪审查、尚未正式发表2,仅预先刊登于 BioRxiv 的研究中,达塔与其他研究者发现,围绕其中29棵树的森林,在2011到2019年之间损失35%。(本篇报道的共同作者谢思(Chintan Sheth)同时也是研究的第一作者。)

根据这篇研究,过去十年以来,这座保留区中20%的森林覆盖面积都因为大规模的非法毁林而流失。卫星图资显示,森林流失的情况持续至2020年,且蜿蜒的林道看起来又更加深入原始雨林之中。

50142952693_9274ac421c_b.jpg

卫星资料显示,帕普森林保留区中的树木覆盖面积正持续流失。资料来源:Hansen/GLAD/UMD/Google/USGS/NASA, accessed through Global Forest Watch.

50143488696_470195aa4c_b.jpg

过去20年来,帕普南部地区损失大量树木覆盖面积,且最近的卫星影像也显示,又有许多大范围的林地遭受砍伐。资料来源:Planet Labs, Inc/RapidEye/PlanetScope.

50142952528_385a34ee77_b.jpg

连结帕普森林保留区两端社区的道路开发案,虽然合法,却也是造成森林砍伐的另一原因。尽管许多居民都希望开辟这条道路,保育人士还是担心这条道路若完工,会让非法伐木工人得以进到这些原先难以抵达的森林深处,而且塔拉说,有些毁林事件确实已经沿着这条道路发生。资料来源:Planet Labs, Inc.

根据先前预载于 BioRxiv的研究,自2015年开始,森林砍伐情况恶化,同时期该地区也引进了链锯机,并从阿萨姆邦聘僱伐木工人。此外也有越来越多报道指出,有卡车以夜色为掩护,从帕普地区循着新的路线运出木材。

“除此之外,新建道路也让这些非法活动得以进到(森林保留区)北部、海拔较高、更深入阿鲁纳恰尔邦的地方,严重威胁长期生活在这片森林里的人和野生动物。”研究透露。

伐木活动造成的另一个影响是,当地社区无法取得他们小规模营建所需的木材。

“若要建造Nam或传统的尼西族家屋,会需要用到圆叶蒲葵(Livistona jenkinsiana)的叶子、竹藤、竹材与木材”,塔拉说。“此外,我的族人们营生的方式之一,就是将小型竹藤椅和竹篮卖到阿萨姆邦。但是因为非法伐木盛行,族人们没办法找到原料。”

尼西族人过去以小规模水稻轮耕(当地称为 jhum)与贩售手工艺品维生。但近几十年来,数起严重的天气事件,象是2004年重创该区并冲毁大部分可耕地的水灾,都使得尼西族人现在没办法再耕种,并被迫转而投入当地最后一个有赚头的工作——伐木。

“对这里的许多人来说,唯一一个能够让他们赚点小钱的方式,就是去当链锯工或是帮忙把木材运上货车”,塔拉说。“他们不是出于自愿而去伐木,他们是别无选择。”

名存实亡的伐木禁令

1996年,印度最高法院接管该国所有林地,并规定所有“林业活动”都需要取得印度环境、森林及气候变化部(Union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Forests and Climate Change,简称MoEF&CC)的许可。尽管这项禁令在印度的某些地方有助于保护森林,但评论者却指出,印度东北部根本不太在意与落实禁令。

根据马里兰大学呈现在“全球森林观察网”(Global Forest Watch)上的卫星资料,2001年到2018年间,阿鲁纳恰尔邦损失3%以上的森林覆盖面积。与阿鲁纳恰尔邦和帕普地区南部接壤的阿萨姆邦,则损失了将近9%的森林覆盖面积。研究指出,帕普森林保留区附近的阿萨姆邦索尼特普县(Sonitpur district)与乌达尔古里县(Udalguri district)受到最大冲击——在1994年与2018年间总共流失539平方公里森林面积,是印度森林砍伐率最高的地方。

这些地区也是印度政府与波多兰民族民主阵线(National Democratic Front of Bodoland,简称NDFB)发生冲突的地方,后者是武装分离主义组织,致力于为波多族(Bodo)建国。

1992年到2001年间,总共有1262位民众、167名印度维安人员与375名NDFB成员死于枪击与爆炸事件。虽然在2003年,NDFB中的一支派系向印度政府投降,偶发的暴力冲突与伐木活动仍在持续。

过去为了金援阿萨姆邦所发生的冲突,帕普森林与西召瑟社区森林被砍伐用作燃料。阿鲁纳恰尔邦政府说,他们所配的装备不够,因此无法阻止20年来持续不断的非法毁林活动。

尽管从21世纪以来,这段种族冲突历史似乎迈向和解,但2018年造访当地的消息来源指出,非法毁林活动仍相当活跃,每天都有数十辆货车将木材运至阿萨姆邦。报道也指出,这些木材会再从阿萨姆邦运至印度其他地方或国外市场。

2019年初,一辆载着市值40万卢比(当时约等于5700美金)木材的货车,在印度边境西召瑟镇遭森林部查获。塔拉表示,跟那些不用经过安检就可以自由出入的货车数量相比,这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受够政府的不作为与同为共犯的可能,塔拉在2019年3月针对林业部的主管机关MoEF&CC与印度联邦,向国家绿色法庭(National Green Tribunal,简称NGT)提出诉愿。NGT是受理全印度环境犯罪的上诉法庭。

50142952428_dcec0fcd29_b.jpg

帕普森林保留区中,最近遭到毁林的地方。图片来源:Jorjo Tana Tara

2019年8月,NGT指出,阿鲁纳恰尔邦森林部为减少非法毁林所执行的措施“严重不足”(grossly inadequate),而且未能落实法令。法庭命令该部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树木与当地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此外,也建议当局画出保育热点、设计策略性计划以遏制威胁、提升人员的执法力度,并与阿萨姆邦的森林部合作。

面对《Mongabay》重复询问该邦遏制非法毁林的计划,阿鲁纳恰尔邦森林部始终未作回应。

让保育人士和环境倡议者更为头大的是,政府又批准了一条49公里长、连结西召瑟镇与巴鲁克旁镇的道路建设计划。评论者指出,建设这条道路将会摧毁数百公顷的林地,使得连续栖地破碎化,造成包含濒危老虎与大象在内的野生动物行动受影响。

倡议者也很关注东北委员会(North East Council,简称NEC)近期完工的另一条切穿帕普森林保留区,并连结西召瑟与北部地区的道路。保育人士忧心,如果没能妥善遏制伐林,这条穿越中海拔森林的道路,将会使得伐木者的触角得以深入过去未能进入、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多山栖地。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受到干扰与破坏的生态系统,将会对人类造成灾难般的后果。阿萨姆邦的索尼特普县就曾爆发与森林砍伐有关的疟疾。

同时,伐木行为仍在持续,尽管政府已颁布禁令24年,且去年NGT也做出命令。为了减缓新冠肺炎散播而施行的全国封锁政策,也使得塔拉的保育志工与非法伐木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

“伐木者拼命尝试搬运封锁前砍下的木材”,塔拉说,“这对他们来说很困难,但尽管在这样艰困的时间,他们还是想要赚钱。就在两周前,有几个伐木工人在尝试运送木材的过程中,被我们团队成员看到,然后就逃跑了。”

今年1月,塔拉说他又再一次被非法伐木犯罪集团盯上。这一次他受到的是肢体攻击。根据塔拉表示,当时他正要从阿萨姆邦开车回西召瑟镇,突然就被几个伐木工人拦下质问,并被威胁如果不停止行动就要杀了他。接下来发生的肢体冲突中,塔拉的手腕受伤了。然而塔拉并不受此影响,他和原住民环境倡议者组织不只要继续打击他们家乡周边的非法伐木行为,更计划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缓和后,横跨全邦,沿着阿鲁纳恰尔邦喜玛拉亚东部山脚,走过1000公里,调查毁林热点。

2014年时,塔拉的8岁儿子问他,如果伐木行为一直持续下去,他们的社区会变得怎么样?以及父亲为什么不做点什么阻止毁林?塔拉说,儿子的提问成为一切的开端。电话访谈的尾声,塔拉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向我们述说他的童年,那时他和父母在帕普地区的森林里奔跑,“大树的树冠高达35公尺,并且很容易就有机会看到大象、老虎与其他野生动物。”

他说,他知道需要花好几世纪的时间,才能消除人们对帕普森林造成的毁坏。“我已经决定,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会为了保存和保育⋯⋯大地之母送给人类的赠礼而行动,并且确保阿鲁纳恰尔邦的后代子孙也能见到这片森林。”

编按

1 Ghora-Aabhe Society是由村落长老组成的议会组织。

2 该篇研究已于2020年6月30日刊登于《Silva Fennica》期刊。

(编辑:Nicola)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