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国际资讯

旗下栏目:

保护黑犀牛 利用足迹识别技术打击非法盗猎

来源:环境资讯中心 作者:姜唯 林大利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9-27 12:48:00

美国杜克大学开发出一款可以读取和分析黑犀牛脚印的互动软件,能用来监视濒危动物的野外活动,阻绝盗猎者下手机会。这套“足迹识别技术”(简称 FIT)软件可在美国分析软件公司SAS的JMP统计软件上运作,使用高阶算法分析100多头犀牛脚印的特征测量值。

26133778207_c2d144b6d4_b.jpg

纳米比亚黑犀牛。照片来源:Martin Diepeveen (CC BY-NC-ND 2.0)

FIT可避免人与犀牛接触  保护双方免于病毒感染

犀牛的脚印跟人类的指纹一样独特,因此可将分析后的图像储存在过去收集的全球脚印数据库中进行比对。

“比对成功便能识别出留下脚印的动物,并把它的脚印出现处画成分布图,追踪其移动路径,不需打扰它或与之接触。”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兼任副教授杰威尔说,接触可能会导致动物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杰威尔也是SAS研究所JMP部门的首席研究员,这项研究的共同主持人,FIT的共同开发者。杰威尔说:“这个方法经济有效,不仅可以保护犀牛和人类的健康,还可以将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追踪技术带进21世纪。”

杰威尔和同事现在正与纳米比亚环境、林业和旅游部合作,培训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土地管理人员、当地向导和反盗猎人员使用FIT。这份同侪审查研究于8月14日发表于开放期刊《PeerJ》。

5013850877_38fb43296c_b.jpg

犀牛脚印独特,可透过算法个别分析追踪。照片来源:John Karwoski(CC BY-NC-ND 2.0)

纳米比亚2000头黑犀牛  每年约有50头遭盗猎

纳米比亚大约有2000头黑犀牛,约占该物种总个体数的90%。虽然这些动物属于政府所有,但它们分散在全国的私人土地上。

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解释,纳米比亚的黑犀牛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在恶劣的沙漠景观中也能繁殖。它们已经进化成可以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存活数天。在长期干旱时,它们所食用的植物会产生有毒化学物质,而黑犀牛对此竟也产生抵抗力。纳米比亚黑犀牛的出没范围也比其他黑犀牛物种大得多。

近年来政府加强警务,已经降低了因盗猎所致的黑犀牛消失速度,但每年仍有30至50头黑犀牛被杀。

48780415283_43883d5dcb_b.jpg

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一头黑犀牛。照片来源:CMacGregor(CC BY-ND 2.0)

由角蛋白制成的犀牛角成分跟人的头发和指甲无异,没有药效,但它们在亚洲黑市上的售价为每公斤超过6万美元,被当作传统医学材料,或财富和成功的象征。

“黑犀牛的角价值超过10万美元。当它们进入纳米比亚的偏远地区,便成为盗猎者难以抗拒的目标。当局常常要在发现黑犀牛的骨头或尸体,才知道被盗猎了。”杰威尔说。

FIT能估算区域内犀牛数量  节省巡逻车资源

杰威尔说,FIT可以用3种不同的方式监测动物,让科学家、管理人员、向导或反盗猎巡逻队都可以依自身需求使用。FIT的简配可以用来将野外发现的脚印时与FIT数据库比对。

50366991597_05264d1b25_b.jpg

非洲黑犀牛分布在非洲东部沿海与纳米比亚。图片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

FIT还可以调查整个保护区的脚印,并从每张脚印图片中进行测量,以估算该区域内的犀牛数量。这对于计算巡逻车等资源需求来说相当实用。

FIT全配版可以追踪特定犀牛个体,将个体与其独特的脚印配对。反盗猎巡逻队可以用这个互动的数据库搜索风险最高的个体,象是经常出没危险地区或是好几年都没看到的个体。

黑犀牛(Black rhinoceros)

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原生于非洲肯亚、坦尚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最重可达1820公斤。黑犀牛目前包括4个亚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

黑犀牛在20世纪曾是所有犀牛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但由于津巴布韦盗猎严重,在20世纪后半叶,黑犀的数量急遽下降,从7万头下降到1981年的1万到15000头。1990年左右数量又降到2500头以下。根据2003年资料显示,黑犀牛的数量已有回升,约3610头。黑犀牛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盗猎和栖息地破坏。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编辑:Nicola)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