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国际资讯

旗下栏目:

小磷虾蕴涵大奥秘

来源:中国海洋报 作者:王自堃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1-19 08:11:08

1.jpg

南极磷虾

2.jpg

科考队员查看拖网

自1月13日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阿蒙森海综合调查全面启动后,“雪龙”船就变成了24小时运行的海上移动实验室。采水、捞鱼、测量海底地形、释放探空气球……大洋队的工作几乎囊括了海洋学所有专业领域。在这诸多项目中,船艉的生物拖网最引人注目,人们很好奇在这片海域中会网到哪些水生生物。

连日来,生物拖网里经常会出现些许粉红色,这就是捕到了磷虾。一直以来,南极磷虾的知名度不亚于企鹅。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超大磷虾群,前苏联第一次派出远洋渔船到南极捕捞磷虾。随后,智利、德国、日本、波兰、韩国等国开始试验性和商业捕捞。1981年~1982年,南极磷虾捕捞量高达52.9万吨。从此,怎样合理捕捞磷虾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关心的问题。

此次阿蒙森海综合调查,“雪龙”船上就有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朱国平两位磷虾专家,他们为记者讲述了磷虾研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南极海洋生物“剧场”

年过花甲的周朦身上有一种风度,可以说是科学家的潇洒,也可以说是对海洋的热爱。他黑发、乐观、精力十足,“爱自然的人永远年轻”,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992年,留学美国的周朦第一次在南极半岛海域见到磷虾。这种体长数厘米、体重1克左右的甲壳类生物,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此后的30多年里,周朦14次前往南极冰海追逐磷虾。

最令他念念不忘的是每年秋季南极半岛的一个海湾,那里有着超级磷虾群和400多只座头鲸,俨然一座南极海洋生物“剧场”。鲸鱼在考察船周围穿梭游弋,科研人员换乘橡皮艇靠近鲸鱼,为它们安装吸盘式追踪器。同时,考察船和橡皮艇分别启动声呐系统,探测磷虾群分布范围,并用多层拖网采集磷虾样品。

追踪器显示出了鲸鱼的水下轨迹。原来,座头鲸会在夜间先下潜到几百米水深处,随后上浮突袭磷虾群,并吐出气泡将虾群围赶到水面,最后张开大口吞食。每年5月~8月,海湾里的座头鲸可吞食14万吨的磷虾。

期待科学新发现

座头鲸为什么捕食前总要先下潜、由下而上地攻击磷虾群?周朦说:“因为磷虾的眼睛长在头顶上,只能朝上看,不能朝下看。”就这样,座头鲸可从磷虾的视觉盲区发起攻击。

磷虾作为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是企鹅、海豹和鲸鱼的主要捕食对象。因此,捕食者的数量与分布和磷虾规模息息相关。此外,在南大洋分布着约10种磷虾,包括人们熟知的南极大磷虾。

磷虾是一大类生物的统称,不仅分布在南极,在我国近海也有。“我们通常吃的虾米、虾皮就是磷虾。”周朦介绍,从分类上说,磷虾其实不是虾,而是介于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之间的一种甲壳类生物。

关于南大洋的磷虾,还存在许多科学未解之谜。比如磷虾在冬季吃什么?产卵场在哪里?生活史是怎样的?周朦介绍,运用传统研究手段,可以获知磷虾数量、个体尺寸与种群分布,但只有通过现代基因研究方法,才能查清磷虾吃了哪些食物,以及磷虾是否有不同的种群。

此次在阿蒙森海开展调查,周朦带领科研团队也将尝试研究磷虾的季节性迁移、生物量等内容,预期在南大洋中层鱼类和磷虾分布、南大洋初级生产力组成等方面取得新发现。

严格管控磷虾捕捞

朱国平从2010年开始参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工作,十分熟悉南极磷虾捕捞情况。

研究发现,磷虾群在南大洋海域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从大的范围来说,大西洋区的密度最高,其次是印度洋区,太平洋区最低。科学家观测到的高密度磷虾群在1立方米水体中含有3万只个体。

目前,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将南大洋磷虾分布的海域划分了若干区块进行细化管理。以靠近阿根廷一侧的“48区”为例,估测的磷虾生物量超过561万吨,捕捞限额为62万吨。这62万吨又被分散到“48区”的各个亚区中,其中南极半岛区域的捕捞限额为15.5万吨,一旦捕捞量超过这一数值,该区域就将关闭,禁止继续捕捞。

朱国平介绍,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南极磷虾这一最大的潜在蛋白质资源,科学家需评估整个南大洋生态系统现状,结合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声学、海洋化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保护。

一只小小的磷虾,承载着具有全球影响的研究课题。在烟波浩淼的南大洋上,仍然蕴藏着诸多有待人类探索的科学之谜。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