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清洁能源

旗下栏目: 循环经济 清洁能源 绿色金融

乙醇汽油推广再遇波折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李玲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1-02 11:42:29

近日,中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石油分公司(下称“中石化徐州分公司”)的一份《告客户书》引发了市场关注。《告客户书》指出,“公司近期将停止供应92#乙醇汽油,后期油库发货更改为92#车用汽油,请客户尽快将未提的乙醇汽油提走。”

除了徐州,据记者了解,当前安徽宿州、山东临沂、山东枣庄等多地也已开始或准备停止供应乙醇汽油,转供普通汽油。

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是国家战略性举措,本世纪初便开始在我国多个省市进行试点。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乙醇汽油全国基本覆盖;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有序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直辖市榜上有名,这意味着全国推广乙醇汽油的省级行政区将增至26个,期间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接连出台。

在此背景之下,多地乙醇汽油推广工作为何突然“喊停”?推广遇挫会对这一战略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多地停售乙醇汽油

《实施方案》指出,乙醇汽油排放较为清洁,且可消化陈化粮库存,因此推广乙醇汽油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调控粮食市场,促进农业农村和区域经济发展。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陈化粮问题引发各界高度关注的新形势下,《实施方案》提出了“2020年实现乙醇汽油全国基本覆盖”的目标。但由于此后推广并不顺利,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19年底召开会议,将全国覆盖的推广计划调整为“鼓励但不强制”。不过,国家能源局今年发布的《2020年能源监管重点任务清单》中,乙醇汽油推广专项监管仍位列其中,监管内容包括安徽、江苏、山东等地乙醇汽油推广运行情况。

而当记者日前致电江苏徐州一家中石化加油站时,对方表示:“现在已经加不了乙醇汽油了,我们这边中石化的加油站最近全部都已经置换成了普通汽油,至于后面会不会重新卖乙醇汽油,我们也不太清楚。”

当地一家中石油下属加油站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他们已接到停售乙醇汽油的通知,并已开始置换为普通汽油。除了江苏徐州,记者还调研了山东枣庄、临沂及安徽宿州等地的多个加油站,多数已将乙醇汽油置换或即将置换为普通汽油。“我们现在还没开始置换,但最近已在准备更换汽油标牌,应该近期就会换成普通汽油。”安徽宿州一中石化加油站工作人员称。

原料稀缺推涨乙醇价格

对于停止供应乙醇汽油的原因,中石化徐州分公司在《告客户书》中给出的解释是“今年以来乙醇厂家生产大幅减少,上游炼厂乙醇组分油供应严重不足”。此外,中石化徐州分公司表示,如果未来汽油市场需求恢复正常、乙醇供应增加,那么企业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恢复乙醇汽油正常供应。

据悉,当前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量中,87%的原料来源是玉米。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工艺技术成熟,并且适用于陈化水稻、小麦等农作物。该工艺可副产玉米油、酒糟蛋白饲料等,整体效益较好,是目前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主流技术路线。

“停售的根本原因是燃料乙醇价格涨得太快,导致乙醇汽油出现价格倒挂。”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军告诉记者,“乙醇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玉米价格太高了。我国玉米主产地‘东三省’今年受台风影响,导致原料稀缺、燃料乙醇价格上涨。现在乙醇价格已经涨到7000元/吨左右了,而去年同期只有4500元/吨左右,差不多每吨上涨了2000多元,涨了一半左右。”

来自隆众资讯的数据显示,国庆节后,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乙醇价格上涨明显,成交价格坚挺,其中华南东莞95%乙醇成交主流价格在6800元/吨左右,云南地区糖蜜乙醇主流成交价在7000元/吨左右,华南福建地区玉米乙醇成交在7200元/吨左右。

东明石化采购部工作人员李振表示:“当前的燃料乙醇价格太高,下游企业根本承受不了。加上当前汽油行业整体行情也不太好,所以近期我们购买燃料乙醇的量有所减少。并且现在乙醇汽油价格倒挂,销售乙醇汽油属于赔本买卖。要不是为了维持现有客户,我们也早就退出了。”

但另据记者了解,在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近期玉米价格上涨,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需求旺盛,多元主体收购积极性比较高。二是成本增加,农民惜售希望卖出好价钱。三是资本炒作,价格看涨预期增加。魏百刚表示,今年玉米丰收已成定局,前期竞拍玉米陆续出库上市。部分库存稻谷小麦也可以用于饲料替代,供给有保障,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缺乏支撑。

低成本“非粮”技术亟需突破

事实上,由于主要原料是玉米、稻谷等粮食作物,生物燃料乙醇早前也曾因“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颇受质疑。如今玉米市场价格又引发了乙醇汽油的经济性、可持续性等新问题。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指出,要实现乙醇汽油的大范围推广,首先应加快“非粮”乙醇技术的研发升级,尽快实现非粮乙醇技术的商业化。

“当前的市场状况对推广乙醇汽油整体是很不利的。”国家车用乙醇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特约顾问乔映宾直言,“但是推广乙醇汽油可以促进二氧化碳减排,从环保角度讲是很有利的。并且目前国家仍在倡导,并没有因为市场的变化就决定不推广了。”

“目前生物燃料乙醇过于依赖单一的原料来源,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企业若没有经济收益,生物燃料乙醇就推广不起来。我国现在也在探索纤维素制乙醇、甜高粱制乙醇等技术路线,但目前来看,因成本过高等问题暂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如果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实现燃料乙醇来源的多元化,将更有利于乙醇汽油的推广。”乔映宾进一步指出。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市场营销所高级工程师张哲也表示,燃料乙醇的推广,需要发展“非粮”技术,并且是低成本的“非粮”技术。但现在“非粮”技术更多集中在科研示范阶段,不适合大规模产业化。“乙醇汽油是个好东西,关键是乙醇怎么来,消耗粮食多了肯定不行。”

评论:乙醇汽油必须摆脱粮食依赖

中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石油分公司一则停售乙醇汽油的通知,日前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震动,在行业外也引发了热议。事实上,乙醇汽油自诞生之日起,就享受到了与其“较低市场份额”极不相称的“极高市场关注度”。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广受关注的当下,这一“停售”通知的发布,更是直接触动了民众本已敏感的神经,也再次暴露出生物燃料乙醇行业“以粮食为主要生产原料”的短板。在此紧要时刻,有必要重新审视行业发展思路,立足长远调整优化技术路线。      

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既符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战略方向,又有助于解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焚烧问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既利于解决“陈化粮”问题,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又有助于提高我国对粮食生产、库存和价格的调控能力;既利于促进农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带动农业增效,又有助于提高农林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先进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换言之,推广乙醇汽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另外,发展乙醇汽油“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齐备: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大战略,为乙醇汽油行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国内每年可利用的秸秆和林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沛原料基础;20多年的行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智力保障。      

但乙醇汽油行业的短板同样明显。“87%的原料来源为玉米”的生产结构,是悬在行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是我国生物燃料乙醇行业的“七寸”。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因此,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不能、也绝不该建立在高比例依赖粮食原料的基础之上。但现实是,当前全球成熟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无不是以玉米、小麦、稻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要原料,“与人争粮”“与粮争地”始终是行业发展绕不开的难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前来看,乙醇汽油的生产和使用是能源问题,也是粮食安全问题;没有粮食安全的支撑,技术再先进、规划再宏大也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行业发展不可持续。      

穷则变、变则通。要想实现大规模、可持续发展,行业必须另辟蹊径,从“粮食”转向“非粮”。即另起炉灶,转向以资源丰富的玉米秸秆、干草、树叶和其它种类的植物纤维材料为主,减少对粮食作物的依赖。在粮食原料制备乙醇技术已经高度商业化的今天,“另立门户”式的技术升级之路注定艰辛,但计从长远不得不走。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此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探索。2001年,为了解决大量“陈化粮”处理问题,我国正式启动生物燃料乙醇试点,但经历5年快速发展后,“与人争粮”转而成为主要问题,因此从2006年起,我国暂停了粮食为基础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并陆续在广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地建成多个非粮燃料乙醇示范项目或产业化装置,且此类项目目前已具备产业化示范条件。      

实干为要。燃料乙醇的核心问题从来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如何发展”。“停售”只是行业发展中的小波折,不应以偏概全、刻意夸大其负面影响;同时,“停售”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未雨绸缪的思维不可或缺。“非粮燃料乙醇”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应该成为行业、企业和主管部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唯有如此,才能让乙醇汽油发展与粮食脱钩,从而助力实现粮食、能源“双安全”。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