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绿色金融

旗下栏目: 循环经济 清洁能源 绿色金融

IIGF年会分论坛一:金融供给侧改革精准支持绿色发展体系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4 22:57:51

1.jpg

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高层对话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举办,同期还举行了主题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精准支持绿色发展体系分论坛。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专职委员卢汉文,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理事长安宜,中国土木集团公司原董事长、中铁建投资部原副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吴万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刘宏海围绕该话题进行探讨。分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史英哲教授主持。

分论坛一:金融供给侧改革精准支持绿色发展体系

1.jpg

主持人史英哲: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叫做金融供给侧改革精准支持绿色发展体系。大家知道今年年初,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供给侧改革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中使金融脱虚向实支持绿色发展?我们今天请来了几位重量级嘉宾,第一位是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第二位是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专职委员卢汉文;第三位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理事长安宜;第四位是中国土木集团公司原董事长、中国铁建投资部原副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吴万良;最后一位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刘宏海。 

2.jpg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环保产业已进入有条件、有能力处理解决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我想谈几个方面的信息。第一是环保现在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在绿色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于生态环保的促进以及对绿色金融的间接推动,都是由需求引导供给的。去年3月,生态环境部组建,整合了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能,同时进行了内部的机构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部对于绿色金融和其他经济政策体系的发展,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之下,法规、政策等制度措施方面的发展很快。去年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习总书记系统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表明了“六个坚持”。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乎生态环境保护的部分,需要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来支撑。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在其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谈到绿色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到明年年底,三大攻坚战之下七大标志性的战役,都会产生巨大的需求。

目前我国没有很健全、很成熟的生态环保资金运作机制。中央说我国进入了关键期、攻坚期和有条件、有能力来处理解决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觉得这个窗口期可以有很多的解读,既包括了党中央的重视、公众的共识,也涵盖了我们金融机构包括学术机构共同的呼吁和认识。习总书记提到了有条件、有能力来逐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就要把窗口期由条件转化为现实,还需要资金投入予以保障。就是环保面临的有利形势。

环境经济政策方面。过去有排污费改税、脱硫脱销电价、污水处理等价格调节,有煤改油、煤改气的电价、气价优惠等政策补贴,还有信贷、保险、税收、债券等市场工具。这些机制的发展都非常迅速。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促进的。中财大绿金院作为学术团队一直在不断的引导和呼吁,各大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探索形成实践,政府部门再总结提炼形成金融、保险、税收的措施,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可喜的是,我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模式,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下,我国在信贷、保险、价格、税收以及补偿机制方面的进展令人鼓舞。我自己有一个观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最多,中国的环境治理任务最为艰巨。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面临的任务,我们要淘汰落后产能,要升级现有的产能,要培育新的产能。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需要金融的支持。所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境治理实验场,我们的绿色金融研究院也是最好的、最大的、和实践场靠得最近的实验室。希望大家能力所能及绿色金融从理论到实践转化,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1.jpg

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专职委员卢汉文:发展绿色金融,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前途光明

大家下午好。我觉得今天讨论金融供给侧改革恰逢其时。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一方面中美贸易争端,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在全球普遍经济放缓,甚至有些国家出现发展停滞的情况下,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要搞好发展,而且还要绿色发展,所以探讨金融供给侧改革意义非常重大。

我想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做交流。

第一,供给侧改革的演进。2015年11月10日,就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提出了这个概念;然后在2016年1月27日,在第12次会议上,由习总书记主持,全面部署研究了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工作方案;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总书记在报告当中更详细的讲解了具体内容。随着这几年的改革发展,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的界定已经很清晰。其实就是通过增加有效的、高效优质的供给,改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通过结构调整,将资源配置加以矫正。从原来粗放的土地、资金、劳动力为主,慢慢要调整到创新型劳动要素为主,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金融供给侧改革虽然是今年年初提出来的,但早在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中,也包含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第二,发展绿色金融就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理解有四个方面:第一,优化融资结构。过去大家都在说逐利,现在我们要强调投给谁,将资本更多的引导向中西部、向中小微企业、向实体经济、向绿色产业;第二,金融机构过去大银行比较多,现在更多要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有接地气的金融机构;第三,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主要针对过去的市场融资,例如股权投资等;第四,对于我们银行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要更有个性化的、丰富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当下,我们要发展绿色金融产品。

从业务情况来看,开发银行今年上半年对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大概发放了2088亿。上半年节能减排的贷款大概是1056亿。我们现在的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了两万亿。节能减排的口径贷款余额上半年我们达到了1.38万亿。同时,国开行重点发展绿色金融,健全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大绿色金融创新的力度,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的三大攻坚战,推进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支持循环经济、新能源发电、污水处理,助力建设美丽中国,以上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发展绿色金融,就是以实际行动来贯彻中央的金融供给侧改革。

第三,发展绿色金融、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前途光明。一方面,政策要更加完善,特别是政策要落地。最近几年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用于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产业,但是优惠政策还要逐步落地,要考虑生态效益怎么转化成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创新还需要再加强,包括怎么样完善和增强担保体系,使原来企业,特别是中小环保企业能够迈过融资门槛。我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绿色金融会逐步的完善和发展,然后给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助推之力。谢谢大家。

2.jpg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理事长安宜:环保、生态产业还将迎来第二个春天

如果从一个实体环保企业发展到今天有些什么感触、心得,或者有什么难处,我有几点总结。

第一,做绿色产业,对于什么是绿色的、绿色标准是什么,已经到了需要规范化整理的时候。只有规范化标准化的情况下,才能实实在在的让金融资源真正投到绿色产业上,起到资源配置和支持作用。简言之,哪里好资本血液就流到哪里,哪里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对生产产生破坏就要减少甚至停止支持。

第二,资本总体投入规模和现在环境生态融资需求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我没有特别量化的数字,但是感觉面对窗口期和机遇期的时候,作为单个企业而言觉得工作有很多,就是干不过来,资金支持也确实不够。从负债上讲,即便有银行的信贷支持,企业也会受到资产负债率的限制;而权益资本投入又不足。从宏观角度来讲,整个社会权益性资产不足,财政已经有资金缺口,即便引入社会资金依然有很大的缺口,侧面说明了我们的环境压力和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后续需要补偿的事情特别多。

第三,2012年国家把节能环保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那时开始环境保护产业成为了非常热的产业,这几年群雄割据,很快出现了大洗牌,尤其前几年借助PPP,有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有些杠杆用得太足,这几年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在融资环境稍微差、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暂时跟不上的情况下,处在一个比较难受的阶段。现在就特别需要抓紧推进市场化、提升政策服务、加大整合,的确需要资本雄厚、科技发达、孕育能力强的龙头环境保护企业来做好行业引导。当然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能一股独大,也不能一手遮天,但是一定要有一些真正的能力强的企业,产生高的效益和运营效果。在此过程中,真正的好企业必须进行平台化和数字化转型,真正把大量的科技、资金等一系列业内相关的企业做成垂直企业,整合到这个平台上,一起把这个工作做好。

第四,现在做环境企业很重要的一点还是科技优先。资本是逐利的,不管是权益也好、负债也好,科技含量对效益的提升是显著的,对资本的吸引力也是显著的。所以说专业公司做专业的事情,这块一定要大力的扶持。
此外,从环境治理的角度来讲,越来越强调综合治理。可以说,环境产业也好,生态产业也好,现在是通过第一次大的发展之后进行整合,下一步还会迎来第二个春天。

1.jpg

中国土木集团公司原董事长、中国铁建投资部原副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吴万良:绿色发展需协调好各方利益

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我想讲以下两点,第一,有一些比我们发展得好,也有一些比我们落后;有一些国家的标准比我们高,有一些国家标准比我们低,也有一些国家虽然落后,但是绿水青山,还没有变成金山银山。发展和环保这两项工作如何促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一带一路”沿线,我们的企业参与到竞争当中,发现欧洲的企业很多方面价格比我们高,除了劳动力和其他费用之外,就是环境保护费用比我们高。从供给侧改革来说,我们国内的产品,政府在制定产品价格的时候,也要适当的考虑环境保护在产品价值当中的费用。正因为存在这样的劣势,所以对绿金院来说,在“一带一路”上应该是市场很大,很有机会、有作为。

第二点,说到底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始终是矛盾和伴随的。就是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或者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是局部的利益,国家要考虑整体的利益。企业要考虑眼前的利益,但社会要考虑长远的利益。那如何把握这个度?要靠我们的专业机构,就像绿金院这样的专业机构对这个度提出各种各样的参数、模型,再通过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加以传导。因为市场才是山里的神仙,才能够把握好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持环境的平衡。

谢谢。

2.jpg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刘宏海: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让金融供给侧改革助力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我认为绿色金融在整个金融供给侧中还不够,比如说到2019年一季度,最大规模的绿色信贷是9.74万亿,占贷款总规模的9.9%。而我们的全世界最大的绿色债券在中国,年发行量2000多亿人民币。整体来看,总绿色供给量供给不足。在2017年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我测算过仅京津冀地区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大概就有五万亿。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金融供给侧改革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形成机制。因为绿色金融要解决的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外部性的内部化必须有外部机制和比较强的约束才能实现。这里面主要的机制第一是财政政策的引导,第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我们20多年前学金融的时候,金融被作为一个总量政策;在过去的十多年实践中,金融逐渐从总量政策向结构政策转变,这是机制的供给。

二是要有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供给。当前缺乏一个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落实到银行是什么情况呢?我放的贷款哪一笔是绿色信贷,哪一笔不是绿色信贷,银行很难确定,这是第一个基础设施。第二个基础设施,对于信息披露的强制要求。第三个基础设施,是我们基于绿色金融基本定义的核算和结算体系还远远没有考虑周到。

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绿色金融核算体系和结算体系,绿色金融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还会停留在概念基础上。
三是金融供给侧改革支持绿色金融,我认为需要增加绿色金融的主体和总量。现在绿色金融主体是商业银行,但债券、股票、保险、基金,从体量的角度来还没有达到这些金融工具应该起到的作用。绿色金融供给的主体应该与社会运行规范实施的主体结合,比如说养老基金,养老基金是一个长期资金的供给者,并且环境治理的好坏也影响养老成本的高低,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要远远高于发放信贷银行的利益一致性的程度,我觉得养老基金将来应该成为金融长期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最后,无论是金融还是环保,大家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要保证它的商业可持续和社会和持续的同步推进,谢谢。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