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绿色金融

旗下栏目: 循环经济 清洁能源 绿色金融

IIGF年会分论坛三:ESG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6 20:33:10

1.jpg

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高层对话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举办,同期还举行了主题为ESG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围绕该话题进行探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的总经理苑志宏,中证指数公司研发部副总监赵永刚,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洪,嘉实基金研究部ESG研究主管韩晓燕,分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主持。

分论坛三:ESG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

前两个论坛主要从宏观视角出发,这个论坛则聚焦于微观部分,讨论ESG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非常感谢五位重量级嘉宾的到场。

第一位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刘锋。第二位是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的总经理苑志宏。下一位是中证指数公司的研发部副总监赵永刚。接下来是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洪。最后一位是嘉实基金研究部ESG研究主管韩晓燕。

2.jpg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加强市场有效性的建设有助于ESG推广

非常高兴来到中央财经大学,和大家探讨绿色金融的问题。

作为来自券商的代表,我主要从资本市场角度谈谈对绿色金融的看法。任何一个项目或者是企业要获得投资者的青睐,首先你的资产或投资在资本市场上要有价值体现,也就是说要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因此,判断一家企业是否能从环境、社会责任,甚至公司治理上为企业创造价值,不论是学者还是投资者都十分关注。

作为亚洲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银河证券在亚金协的要求下,牵头开展了对亚洲地区绿色金融实践的研究。我们收集了15个国家的43个案例,将这些案例单独来看,其中分了6个门类的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等,同时设计了7个可比的指标,比如碳排放量、可再生水资源、绿色能源、森林覆盖面积、绿色金融政策、可持续投资,绿色债券等,用这些指标去衡量绿色金融的成效。今年年底,《绿色金融实践报告》会正式发布。

我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公司治理要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才能够真正做到正向的选择。如果市场有效,一个上市公司在ESG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市场会对它有一个负面评价,并会反映到股价中;做得好的时候有一个正向反馈,股价就会上涨,形成正向激励。那这个企业本身就会有动力主动去完善ESG方面的表现,甚至包括一些投入。因此,可以设计并建立一个正向激励的机制。通过对几个市场的检验,我们发现如果市场的有效性提高,比如在信息披露、绿色和ESG的指标披露方面变得有效,那么市场就会对这些绩效有一个正向的反应。这种东西与其说去天天强调,天天检查,天天鼓励,让它加强公司治理,或者用绿色环保指标天天去检测它的表现,还不如加强市场有效性的建设,这样效率会更高一些。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谢谢。  

3.jpg

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苑志宏:切实践行ESG理念,全方位实施ESG策略

今年年初,ESG开始作为华夏银行资管部核心的策略,我自己给部门提出的想法就是践行ESG理念、实施ESG策略。为什么是两句话呢?第一,我觉得ESG是一个策略,刚才各位专家都提到了,实际上它可以提供超额收益,同时在风险控制、风险预警方面有非常有力的作用。这个我觉得是一种策略,资管机构可以去实施,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第二,ESG也是一种理念,所谓的理念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作为一家金融机构或者一家国有的金融机构,不挣钱也得干。所以我说两句话,一个叫践行理念,一个叫实施策略。

今年到目前我们做了几件事,第一是加入了UN PRI,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在3月19日的时候加入了UN PRI,是国内首家商业银行资管机构成员,这也代表了我们的一个态度;第二,把ESG全面融入了业务流程中。当然作为资管机构,最终落地还是要在管理的产品上。到目前为止,华夏资管于今年4月发了第一支ESG主题的理财产品,目前发了八期,金额超过了80亿元,在国内的资管机构里面这个规模是比较大的,或者说最大的。

现在也在和包括中证指数公司与其他的机构探讨合作,进行ESG指数编制,以及ESG股票策略产品的开发。ESG会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去坚持的核心策略,在基础工作,包括产品的发行创设、发售方面都会做更多的努力。谢谢。

4.jpg

中证指数公司研发部副总监赵永刚:对ESG的固有共识制约了ESG投资的发展

首先非常感谢王教授和施教授的邀请。也很高兴见证了我们和中央财经大学合作的两条指数发布上线。

在上午的演讲中施教授提到了一个数据,GSIA在2018年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超过了30.7万亿美元,但是这里面结构是比较失衡的,大概99.5%是主动管理产品,被动产品微乎其微。而ESG相关的ETF基金规模并不大,我个人认为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缺乏明晰的标准。投资者很难区分ESG投资与影响力投资、社会责任投资、责任投资、可持续投资的区别。而且即使对ESG投资,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提供ESG数据或者标准的机构大概有100到200家,每一家都是一套标准。应用到投资领域,这些标准之间的结果可能不具有可比性,甚至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投资机构在使用时顾虑比较大。

第二个原因,对ESG的固有共识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摩根士丹利在2018年做了一个调查报告,63%的个人投资者和67%的机构都认为ESG投资会损害经济绩效,不认同会创造价值。这种固有共识其实是对ESG投资的一种误解,但在推广ESG投资时,说服投资者接受一个跟传统投资理念完全相悖的投资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打破固有共识需要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育。

第三个原因,ESG相关基金表现没有明显好于传统股票投资基金。研究表明, 2004年到2018年所有可持续投资基金中位值和传统基金中位值非常接近,没有明显好于传统基金。如果选择ESG产品但没有给投资人带来正收益,甚至是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的话,这个压力是比较大的。

但未来可以期待的是,市场上的一些机构对积极使用ESG投资的比例在提升。2018年GSIA最新数据表明,关于ESG整合策略的应用已经超过了18万亿美元,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从侧面也可以证明机构其实已经在积极运用这份信息。虽然这个信息暂时没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但能显著降低组合风险,从学术和实践研究中都可以得到证实。所以我觉得正如刚才刘锋总讲到的,当市场越来越有效了,大家都运用到这份信息,溢价就会出来了。如果投资时完全不考虑这份信息,是没有溢价的。谢谢大家。

5.jpg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洪:用绿色金融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

前不久中央已经明确,将江苏的苏州吴江地区、浙江嘉兴嘉善地区、上海青浦地区作为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的试验区。成立试验区以后,实际也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江苏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采取了很多举措。

首先从战略规划的层面来讲,江苏银行早在2013年就已把绿色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在今年新的五年规划中,绿色金融的发展就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江苏银行在2013年时绿色信贷余额只有65亿,但是到今年6月,绿色信贷的余额已经超过800亿。

第二,江苏银行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来支撑绿色金融业务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提供服务。在组织架构、信贷规模、考核激励和系统支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未来会将企业ESG评级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判条件,高的会享受一定的优惠利率。 

第三,做好服务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产品,或者说有不断持续更新的产品和服务。江苏银行在这些年在跟江苏省产业研究院、生态环境厅,包括财政部合作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此外,江苏银行在今年上半年获批了200亿的绿色金融债,首期100亿已经发行完毕,这也正是通过产品完善支持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6.jpg

嘉实基金研究部ESG研究主管韩晓燕:ESG可被分离成有溢价的因子

嘉实基金组建了在国内公募基金行业里最大的一支专门的ESG研究团队,目前这个ESG研究团队已经有六位研究员,两位在香港,四位在北京,主要负责的是构建A股和港股,以及亚洲股票的ESG研究框架,以及出具一些对内的ESG投资研究报告。

目前嘉实基金已经大致构建好了自己的评估体系和一些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下又构建了整个覆盖股票池和接近1000家上市公司的基础ESG数据以及初步的第一版ESG评估结果,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做到月度更新。另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是缺乏一些比较关键的维度,可想而知基础的ESG数据在当前国内是很薄弱的。基于这个基础的数据库和评级结果,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有效性的研究和评估。从过去四年的数据和评估结果上来看,ESG因子总体来说在A股市场上是有一个超额回报的,并且如果拆分来看E、S、G三个方面,其实跟预先认知不太一样的是,S方面的信息还是蛮有效的,比如数值上比率很高,并且单因子的超额回报高于E和G。此外,E也是很强的一个因子反而G因子的超额回报略低于E和S。

我们已经将这个结论应用到了策略里,包括主动的、权益的策略,还有被动的、指数的一些策略,希望以深耕研究的方式来切实发现ESG因子的价值,并且把这个价值或者这个信息推给客户,其中包括一些比较大型的机构投资人,比如说养老基金,还有主权基金。其实在国内推动ESG的最大挑战就是在客户层面或者在产品层面。客户群体存在一个固有认知,觉得做ESG就是一个纯的投入,可能会影响财务业绩。但其实这个影响就像一个循环,可能从短期来说它产生了一定的成本,造成短期业绩向下,但从长期而言,它能够带来更多的协同效应,比如说盈利质量的提升、未来对于环保政策的准备,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这种社会问题的能力是更好的。

2.jpg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学术界应把ESG变成定价因子

非常感谢五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事实上,在研究ESG作用结果时必须控制一些其他因素,包括利润率等,中财大绿金院的研究也建立在控制利润率和公司规模等其他指标的基础之上,并先后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和《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与债券违约机率相关性研究》两份报告,这两份报告也作为绿金委年会成果与中英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成果发布。学术研究结果证明,企业ESG表现与长期公司绩效是呈正相关的,同时与债券违约机率呈负相关。而关于ESG的管理可能会造成企业成本的上升的问题,从学术上也可以证明,当一家企业做了ESG投入,长期结果是有益的,它会更可持续发展,这也同时反映出一件事,ESG是个软信息,代表企业的管理品质,可以支持企业更好发展,这是财报中无法体现出来的。

两周前我在牛津大学参加一个可持续金融研讨会,会上法国一位教授有篇文章,其中用MorningStar的数据去分析国际上的基金,将其分为ESG基金与非ESG基金。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用传统的定价模型发现非ESG基金的α是正的,ESG基金的α是负的。他将ESG分数放入定价因子,结果发现样本ESG基金的α转为正数,但是全样本和非ESG基金的α是负的。这也就是说,如果ESG是一个风险,把它放在定价因子里面考虑,ESG基金的表现就可以击败非ESG基金。但是如果不把ESG因子视为风险,非ESG基金就会击败ESG基金。所以学术界必须想办法把ESG因子变成定价因子,让大家一起认识到这一风险,现在学术界正在这方面努力。市场上看到的都是绝对报酬,如果考虑到相对报酬,也还有更多可以探讨的内容。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