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四川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四川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两年间

来源:中国林业网 作者:暮冬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5 11:03:23

为了保护全国国土面积的0.3%,四川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两年间。

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图

 

如今,大熊猫已成四川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图片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大熊猫国家公园·探索历程

2013年底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时,我省提出依托宝兴、芦山等灾区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2015年2月28日

原国家林业局野保司首次确认,在四川等地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

2015年11月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建立以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特殊生态类型为主题的国家公园”写入四川“十三五”规划。

2016年1月26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决定,依托珍稀物种建设一批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2016年4月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大熊猫、东北虎豹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编制工作。

2016年5月

作为牵头省份,四川与陕西、甘肃合作,研究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定范围、机构人员安置、划定区域内自然资源财产处置等事宜。当年8月,川陕甘三省编制的相关方案上报中央。

2017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大熊猫国家体制试点全面启动。

2017年4月

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2018年10月29日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川陕甘三省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揭牌。

2019年1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七个分局挂牌。

2019年1月15日

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成立。

9月29日,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开幕。

作为“三九大”之一,大熊猫不仅代表着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也汇聚了四川地域文化与特色。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回顾过往成就,更期待未来发展之路。

从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开始,大熊猫逐步成为四川乃至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

作为中国的特有物种,大熊猫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川陕甘三省,活动区域不到全国国土面积的0.3%。2017年以来,为了保护这0.3%,作为牵头省份四川全面试点国家公园体制,不断探索更高层次更好的保护。一个大熊猫安居乐业、伞护作用充分发挥的国家公园正阔步走来。

坚定一个方向

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实现原真性、完整性保护

这是全社会对四川的期盼——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自然遗产。为此,必须坚持国家公园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部分极小种群生存不容乐观,保护机制体制有待提升。因此,必须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真正“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

如何守护大熊猫最后的家园,如何保护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3%?

四川的思索从未停止,早在20多年前,部分市州和林业部门就发出倡议:建设国家公园,探索更高层次的保护地模式。

随后,倡议逐步转化为现实。2013年,借助“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省委、省政府将“雅安大熊猫公园建设”纳入了相关规划。2014年至2016年初,四川在成都、绵阳、雅安市开始前期探索。地方探索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是在2016年。这一年末,中央审议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明确川陕甘三省主体责任。

主体责任的背后,是四川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从现实角度看,四川大熊猫栖居区面积20177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4.36%;四川划入区拥有大熊猫野生种群1205只,占全国总量七成以上;四川聚集了全国大部分大熊猫科研资源,积累了最丰富的保护经验,构筑了最健全的保护地体系。

主体责任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压力。
放眼国内,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尚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如何把中央的部署与四川的实际相结合,为国家公园做出四川贡献?

审视自身,四川划入区横跨7个市州,境内设有各类保护地63个,土地利用性质多样、自然资源权属复杂、机构职能交叉现象普遍。同时,栖息地破碎化、保护与发展协调难、机构分散重叠、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够等困境仍然存在。
压力当前,四川响亮作答:勇于担责,高位推动,扎实推进。就在中央下发试点方案当月,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随后,组建高规格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开始,四川清晰标注国家公园试点思路、方式和目标——

有章法,锁定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这个核心,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整合跨地区、跨部门管护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公园。

有特色,五大试点任务――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建生态保护运行机制、开展生态体验和科普宣教――逐一清晰,把中央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可执行可操作的“四川行动”。

高起点,试点之初,由7位院士领衔、横跨多个学科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宣告成立,组建高级别智库,对接国际标准,结合四川实际,不断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出谋划策。

快节奏,两年多来,我省先后与中央有关部门和陕西、甘肃两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印发推动工作落实的文件80余份,涵盖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定标、科学区划、机构设置、人为管控等方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