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四川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为公园城市建设打下绿色生态本底 成都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年成效显著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罗与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6 09:42:04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在增加国土绿化、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助推农民脱贫致富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9年,我国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20年来,成都市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大胆地试、创新地干,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成都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实施、持续推进,成都林业迈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新征程。

1.jpg

退耕还林种厚朴。

20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32万亩

1999年,成都市率先在全国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试点,2001年,正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覆盖17个区(市)县、193个乡(镇)、1709个村,涉及农户29.3万户、农民111.5万人。截至2019年底,成都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32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7.9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75万亩),共计发放中央政策直补资金9.25亿元。

2.jpg

金堂县淮口镇光荣村退耕还林后的经济林。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上,成都市先后出台了一些地方配套政策:一是建立地方专项配套资金,市财政按照每亩退耕地每年40元标准,建立市级退耕还林巩固成果专项配套资金,每年安排1840万元,重点用于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抚育管理、病虫防治、后续产业等方面,参照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相对集中地进行安排;二是2013年2月,成都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增加退耕还林市级配套地方补贴,补助标准每年每亩20元,市级财政每年安排地方直补资金920余万元。

在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专项建设上,2008-2015年,成都市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专项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32.61万亩;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池1万口、以电代柴0.59万套、高效低排生物质炉0.14万套;补植补造14.56万亩;后续产业发展种植和丰产措施面积104.9万亩、养殖面积387.83万平方米、菌类培植904.325万袋。

在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市级专项配套建设上,2008-2015年,成都市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市级专项配套建设新建林业产业基地6.32万亩,实施高改和丰产措施2.1万亩、低产林改造5.85万亩、林下种植1.36万亩、林下生态养殖191万只、病虫害防治21.2万亩、林农技能培训24.4万人。

退耕还林成效显著 改善成都生态环境

2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成都市生态环境改善,缓解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水土流失,增强了森林防护功能,改善了人口密集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成都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打下了坚实的绿色生态本底,推动了木竹、林药、干果、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三产转移,带动了山丘区农民增收致富。

1.jpg

绿色龙泉山。

在生态效益方面。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成都市国土绿化步伐,成都市林业生态建设已步入治理大于破坏,森林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的新阶段。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监测报告》显示,调查样地郁闭度及物种丰富度、退耕地的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渗透系数、土壤有机质全P全K含量、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土壤酶活性等监测指标明显改善,并大幅高于对照农耕地,植被向森林群落正向演替,生物多样性增加,林地涵养水源保持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有显著改善,退耕地涵养水源能力达到1.26亿立方米,固土能力达到1.89万吨/年,在保育土壤、固定二氧化碳和供给氧气等方面的生态价值综合贡献折算每年达2.71亿元。

在经济效益方面。退耕还林工程在成都市的实施,推动了木竹、林药、干果、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了退耕农户转移就业。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形成的良好森林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了林农致富增收的又一渠道。都江堰市仅森林休闲游年产值便达到18.7亿元。通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龙泉枇杷种植4万亩,年产值1.88亿元,畅销全国各地,为退耕农户带来了年人均1200元以上的纯收入。彭州葛仙山镇依托退耕还林种植李子、梨、桃等果树,开办农家乐,形成“春赏花、夏品果”观花赏果的田园休闲旅游形态,年接待量达150万人次,年营业额(产值)4000万元。

2.jpg

林下中药材。

在社会效益方面。工程区(市)县以退耕还林建设为契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行林竹纸、林草畜、林药、林茶、林桑等治理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纯收入逐年增加。同时,退耕还林不仅有计划地将生产条件差的陡坡耕地退下来,优化了现有土地利用结构,而且还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和减缓了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保障。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而且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观念的转变,改变了山区农民长期以来广种薄收和轮歇耕种方式,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监测报告》显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继续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95%以上的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仍持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态度,退耕农户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