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四川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四川公益诉讼助力川西高原脆弱生态保护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曹颖频 周雅丽 余晶晶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4-15 10:24:00

4月9日上午,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检察院“绿色格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室挂牌成立。

格聂地区是集雪山冰川、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湿地温泉等地质地貌和诸多文化遗存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区。去年备受关注的视频《丁真的世界》中,白马少年丁真围着骑马、歌唱的“格聂之眼”,就是该地区的一处著名景观。就在一个月前,检察机关发布短视频《看见·守护》,讲述公益诉讼检察官守护“格聂之眼”生态环境的故事。成立“绿色格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室,是当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把保护高原生态环境资源作为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众所周知,川西高原位于四川省西部与青海、西藏交界处,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有人间瑶池黄龙,还有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然而,由于地理垂直分布明显,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加上高海拔高寒干旱,这里生态极其脆弱。一旦破坏,就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2019年以来,四川省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将川西高原生态保护作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的重点,指导阿坝、甘孜、凉山州检察机关围绕川西高原生态区位和自然资源禀赋特点,探索川西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公益诉讼保护的‘四川方案’。”四川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周永杰说。

1.jpg

壤塘县检察院在现场送达检察建议

“格聂之眼”的“黑眼圈”消失了

当地主管部门在“格聂之眼”周围设置1500米防护栏,在必经公路两旁设置了6处保护草原生态标示标牌,安排专人在旅游高峰期轮流值班,提示游客文明旅游。

一个直径几十米的湖泊静谧地躺在格聂神山下。湖面,蓝天雪山倒映,恰似巨眼清澈;湖中,水草交会相印,正如瞳孔闪耀。

这就是著名的“格聂之眼”。

但正如《看见·守护》中所说,这只被称为“通往天堂的眼睛”曾遭到车轮打圈碾压,一度黯然神伤。

2019年“五一”期间,有自驾游车队在“格聂之眼”绕圈行驶,景点周围约1.8亩高寒草皮、植被遭反复碾压,破坏严重,明亮的“大眼睛”有了“黑眼圈”。

“看到自驾车队碾压草坪的视频,感觉自己的心在被蹂躏!”甘孜州理塘县检察院检察官唐明说,从2010年8月到理塘县检察院工作,因开展法治宣讲、环保宣传等工作,他曾五六次近距离接触“格聂之眼”,对大自然馈赠的这只“神奇大眼睛”充满特殊感情。

获得线索后,四川检察机关及时介入调查,赴“格聂之眼”实地调查取证,依法向当地主管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草原植被,并加强格聂景区重要景点的保护。

据悉,通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检察机关推动当地主管部门在“格聂之眼”周围设置1500米防护栏,在必经公路两旁设置了6处保护草原生态标示标牌,安排专人在旅游高峰期轮流值班,提示游客文明旅游。在草地修复过程中,当地主管部门还邀请专业治理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当地群众也积极参与其中,以期“格聂之眼”早日恢复美丽容颜。

经过一年多的涵养,“格聂之眼”景观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来。

再次见到美丽洁净到不带一丝杂质的“格聂之眼”,唐明非常激动,“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官,我们推动、参与并见证了‘格聂之眼’重现生机。”

2.jpg

检察官在川西高原开展调查

尕卡岭山顶草原垃圾不见了

昔日垃圾遍地的草原恢复了勃勃生机,五彩缤纷的野花摇曳婀娜,牛群悠闲自在地吃着青草,美丽和谐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从阿坝州壤塘县城出发,想到达南木达或中壤塘,都要翻过一座山,这就是尕卡岭。如果有人对尕卡岭这个名称陌生,那也一定听说过“九道拐”。尕卡岭上有九道连续的急弯,从高处看仿佛一条要腾空跃起的巨龙潜伏于林海之中。领略过九道拐,就来到了海拔3900余米的尕卡岭山顶。

有人说,如果到了壤塘,一定要去尕卡岭。露营山顶,与星辰共眠,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烦恼。因为那里保留着不为外界打扰的原始美。然而,人们在山顶野餐、夜卧牧场、细数繁星的同时,也给高山草原绿色生态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2020年6月,壤塘县检察院履职中发现,尕卡岭山顶草原上有游客露营、野餐后留下的大量饮料瓶、啤酒罐、塑料袋等生活垃圾,且多处存在人为打碎的玻璃酒瓶碎渣,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经调查核实,壤塘县检察院认为相关单位怠于履职,致使草原生态受到威胁,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处于受损状态。2020年6月15日,壤塘县检察院依法分别向怠于履职单位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草原上的垃圾,恢复草原植被和环境原状,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好草原资源。

据案件承办检察官高培介绍,为增强仪式感,使被宣告单位更直观地感受到草原被破坏的现状,激发其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壤塘县检察院将公开宣告场所移到公益诉讼线索发现地,大家席地而坐,召开草原圆桌会议。

检察建议发出后,主管部门组织清理该处固体废物75公斤,组建100余人的专项整治组清理草原垃圾共4吨,其中,酒瓶、塑料瓶等固体废物约1吨。

针对夏季草原游客增多的情况,主管部门还在辖区内草原开展“每周一整治,日常勤管理”行动,在尕卡岭、观景台、堡尔牧场设立“爱护环境卫生”藏汉宣传栏,并成立宣传组,加强“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宣传,让保护环境理念深入人心,受众达500余人次。

2020年7月24日,壤塘县检察院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进,发现尕卡岭山顶草原上的垃圾已被清理干净,“爱护环境卫生”宣传牌立在醒目位置。“昔日垃圾遍地的草原恢复了勃勃生机,五彩缤纷的野花摇曳婀娜,牛群悠闲自在地吃着青草,美丽和谐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高培说。

别让钙华景观再受伤

在查清案件事实、厘清责任部门后,康定市检察院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在亚拢沟钙华滩周围设置防护栏,禁止车辆进入,并加大文明旅游告示力度。

川西高原钙华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有享誉世界的九寨、黄龙自然景区,还有亚洲最大的甘孜州亚拢沟钙华滩。

钙华滩的钙华层是由含有大量矿物质的水流在地表产生化学沉淀后形成的,形成速度非常缓慢,一年只生长零点几毫米至几毫米,一旦遭到破坏,几乎无法修复。

2020年5月,网络上出现一段康定市甲根坝镇雅哈垭口之下的亚拢沟钙华滩被汽车碾压的视频,引起四川省检察院高度关注。该院在与省生态环境厅联系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同时,积极指导甘孜州两级检察院成立专案组及时介入调查。

办案检察官现场走访调查发现,亚拢沟钙华滩多次被汽车碾压,现场有多处车轮痕迹,钙华面部分破碎,汽车长期碾压已在钙华滩形成横穿便道。

在查清案件事实、厘清责任部门后,康定市检察院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在亚拢沟钙华滩周围设置防护栏,禁止车辆进入,并加大文明旅游告示力度。

如今到亚拢沟钙华滩的游人会发现,那里不仅设置了1100米的网围栏和22个标示牌,还有专职管护员定期巡护。

甘孜州两级检察院以此事件为契机,在全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保护生态资源,服务全域旅游”专项监督活动,并推动州委、州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生态敏感区执法管理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

无独有偶。2020年12月,黄龙风景名胜区上万年的钙华池被10余名游客踩踏事件发生后,四川省检察院、阿坝州检察院、松潘县检察院第一时间前往黄龙风景名胜区对相关部门履职情况进行调查取证,督促主管部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联动机制,强化景区监控,并发布旅游提示,严禁游客脱离游览栈道进入彩池、滩流等钙华地带。

3.jpg

“格聂之眼”——通往天堂的眼睛

湿地重回安宁

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川西高原湿地面积广阔,检察机关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发力,全力织密湿地生态红线“防护网”。

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川西高原湿地面积广阔,检察机关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发力,全力织密湿地生态红线“防护网”。

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处在黄河九曲第一湾的位置。2019年,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三级检察机关会同河长办联合巡河中发现,该县辖曼牧场内的废弃木屋和“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综合用房存在占用湿地的情形。

走访调查后,若尔盖县检察院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促使废弃木屋和综合用房被拆除并清理。

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有违法倾倒建筑垃圾问题。阿坝州松潘县检察院采用公开宣告送达的方式将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送达被建议单位,督促被建议单位按检察建议的内容进行全面整治,目前,已累计清理建筑垃圾、土渣约5吨。

2019年,凉山州检察机关也在积极行动。据了解,同年8月底,川滇两省省州(市)县三级检察院、河长办、生态环境部门联合两地泸沽湖管理委员会开展泸沽湖生态环境联合巡查督查行动。活动中,发现凉山州盐源县南民族团结进步新村文化广场停车场占用泸沽湖湿地保护区现象。

2019年9月,盐源县检察院接到交办案件后,迅速展开调查,到相关部门调取项目资料,到现场核实情况,走访周边群众、游客。经了解,该停车场的修建并未取得相关许可,属于违建,但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附近景区停车难题,部分群众、游客对该项目表示认可。“只有合理有序开发景区,才能使景区健康持续发展”,检察官边调查取证,边向周围人群进行释法说理,宣传景区保护、建设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周围群众表示理解,并支持该项目进行整改。最终,停车场被拆除,植被被恢复,湿地得到了保护。

在此基础上,盐源县检察院构建“检察公益诉讼+河湖长制+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治理新模式,加强与当地河湖长办、生态环境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动问题整治,并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在川西高原调查取证时都会被大自然的馈赠所震撼,保护好川西高原生态,我们责无旁贷。”四川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说。正是这份守护生态安全屏障的初心和担当,让四川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扛起了保护川西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使命。

据了解,两年来,四川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涉及川西高原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393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936件,发布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273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50件。通过办案督促修复被污染、破坏、违法占用的林地、耕地、湿地、草原2380亩,督促清理垃圾和固体废物577吨,恢复被污染水源地269亩。 

4.jpg

风中拴紧宣传标牌

【检察官手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辽阔壮美的川西高原是川藏线G317、G318的必经之地,是长江、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也是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的家园。这里如世外桃源般的高山草原、冰川湖泊令人神往,在川西高原的山川河流间徒步,与雪山同行,与日月共沐,是无数游客的旅行打卡必选项。川西高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由于高寒干旱高海拔,此地生态极其脆弱。

近年来,四川省检察院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地处川西高原的阿坝、甘孜、凉山三地检察机关切实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相关主管部门建章立制,保护川西高原脆弱生态。

不论是戴上“黑眼圈”的“格聂之眼”、被碾压的亚拢沟钙华滩,还是尕卡岭山顶的草原污染,都是不文明行为给大自然留下的伤害。在指导办理案件时,承办检察官无一例外地表示,看着被游客露营留下的垃圾污染的草原、自驾游车队碾压后的高山草甸和钙华滩,真的是说不出来的心痛。为了更好地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检察机关也在积极与文旅部门沟通协作,采取积极举措,共同守护川西高原脆弱生态。

生态保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每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承担保护生态责任。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时,呵护好这片美丽家园,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让子孙后代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见花香。

(四川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 余晶晶)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