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甘肃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之路——张掖市甘州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尾菜处理见闻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杨唯伟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12 09:21:40

QQ截图20191212092241.png

尾菜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在粉碎尾菜。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尾菜处理,是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张掖市甘州区作为农业大区,总耕地面积139万亩,玉米、蔬菜等农作物覆膜播种面积达106.16万亩,种植蔬菜38万亩。覆膜技术持续助农增收的同时,不断产生废旧农膜,甘州区每年地膜使用量达6800余吨、棚膜3000余吨,同时产生尾菜达40余万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制约着耕地可持续利用。

对此,甘州区持续推进各项举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81%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58%以上。

这里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什么典型经验?在尾菜处理利用上有哪些可借鉴之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甘州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尾菜处理现场,亲睹变废为宝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政府引导交售 废膜回收变宝

走进位于上秦镇的朱从喜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厂,但见一大堆黑色废旧农膜前,工作人员忙着挑选,抖掉农膜中包裹的土渣,这只是废旧农膜“变废为宝”的第一个环节。经过挑选后,再经过破碎、清洗、干燥、造粒,最终变成再生塑料颗粒,变废为宝,销售到农膜加工厂,实现了循环利用。

“按照7∶1的比例,农户交售废旧农膜来换取新农膜,不仅减少了大量污染,还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所以很受农户欢迎。在收农膜的时候,回收站外都排着长队。”上秦镇干部秦旭介绍。

上秦镇耕地面积3.5万亩,是甘州区万亩高原夏菜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2019年覆膜面积达3.1万亩。近些年随着全镇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地积极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利用本地废旧农膜回收企业开展回收利用。

朱从喜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厂,就是上秦镇主要的农膜回收点,这里每年可回收废旧地膜达1200余吨、棚膜2300吨、滴灌带2500吨,年生产再生塑料颗粒4200吨。

如果说回收点是根据地,工作机制则是助推剂。上秦镇在宣传动员、项目组织、监督指导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排队叫号制”,是当地在推动回收的一个亮点。“因为回收量大、农户众多,在公示的废旧农膜集中交售期内,都是由镇政府委派工作人员发放号牌、按号过秤并登记,形成交售台账。”秦旭介绍,之后,镇里根据台账对农户、回收网点或企业予以相应补贴,有效防范项目资金使用风险,为项目顺利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这也是甘州区持续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不断强化网络建设方面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区已建成有具体标准的废旧地膜回收点17个,培育回收大户50家,指导建设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厂8家,形成了村有临时回收点、乡镇有集中收购点、区级有加工处理厂的回收处理网络,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创造了更为有力的基础条件。

尾菜综合利用 还田肥沃农田

与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不同,甘州区处理尾菜更加丰富多样。

走进甘州区尾菜处理中心的加工车间里,一番火热的景象,大型机器轰轰作响,工人们将各类尾菜进行粉碎,随后将粉碎后的尾菜运往发酵池,和玉米秸秆、牛羊粪、菌渣等废弃物混合,经发酵加工,生产有机肥。

“用尾菜生产的有机肥施到菜地里,不仅能够增加土壤生物活性,还能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蔬菜品质,推动蔬菜产业绿色发展。”甘州区尾菜处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提升全区尾菜处理能力,2017年甘州区依托30万吨尾菜无害化处理加工生态肥项目,开工建设甘州区尾菜处理中心,每年可消化处理尾菜30万吨、牛羊粪10万吨,生产有机肥达15万吨。

为了使尾菜处理中心迅速启动运行,今年当地给予处理中心拉运每吨尾菜30元运费补贴。明年起,中心与区内37家蔬菜保鲜企业签订尾菜拉运处理协议,由蔬菜保鲜企业交付每吨尾菜40元处理费。同时建立尾菜拉运处理台账,年终由尾菜处理中心给企业兑付同等价值的有机肥。

除了这种集中处理的方式,在田间地头处理尾菜,也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

位于甘州区乌江镇谢家湾村的供港蔬菜基地,记者看到,机器在蔬菜地上不断进行碾压,碾压后的蔬菜将经过天然发酵,被直接当作肥料使用。这是尾菜的直接还田处理方式,通常是基地针对最后一茬蔬菜的尾菜处理方式。据了解,从6月份开始,基地对前3茬蔬菜产生的尾菜,集中堆沤处理。

在蔬菜基地里,集中陈列着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堆沤池,只见菜农一边将废弃菜叶倒入池中,一边加入发酵菌,之后进行附土,用塑料膜进行覆盖,一步步将尾菜制成肥料。

通过直接还田、堆沤处理等方式,供港蔬菜基地还建立起了“蔬菜种植—尾菜—肥料—蔬菜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实现了不覆膜、不施化肥的绿色生产方式,使基地内3000亩蔬菜地所产生的尾菜基本都得到有效处理。

不仅大型蔬菜基地,甘州区引导督促农民和收购企业在田间地头对蔬菜分拣和精选,将大部分尾菜就地就近消化,减轻了流通环节尾菜处理利用压力。通过推广尾菜堆沤肥、直接还田等肥料化处理利用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群众将尾菜就地就近处理利用,保障了蔬菜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同时,甘州区探索尾菜处理利用上的多种方式。位于甘州区的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神洲牧场,在全省尾菜处理利用指导专家组的指导下,通过将西兰花、甘蓝、菜花、萝卜等蔬菜的尾菜和玉米芯混合青贮,探索尾菜、玉米芯等新型尾菜的饲料化利用。

在牧场,记者看到了尾菜饲料化利用的样品,看似和传统饲料无异,仔细一瞧,未完全粉碎的蔬菜纤维在土色的粉状饲料中略为突出。“我们从今年8月12日开窖后,饲喂的效果良好,新鲜的蔬菜维生素含量较高,能间接的补充牛所需的维生素,还能起到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牧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