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贵州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贵阳市:护绿水青山“颜值” 享金山银山“红利”

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9 08:10:20

1.jpg

蓝天、碧水、绿植勾勒出一幅生态优美的城市画卷。
2.jpg
花溪区高坡乡田园风光。
3.jpg
花果园湿地公园。

护绿水青山“颜值” 享金山银山“红利”

——贵阳市生态文明委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题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贵阳知绿、护绿、更懂绿。

改革开放以来,贵阳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筑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底色愈发靓丽。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贵阳按照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旅游价值最大化的思路,通过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贵阳将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用“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把实干精神全面贯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找角度、瞄漏洞、补短板、治顽疾,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助力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事记

2001年8月

贵阳定位为“森林之城”

2002年

贵阳成为首个全国建设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

2004年11月

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07年

贵阳市委通过《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并在全国率先制定《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

2009年

国家环保部将贵阳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2010年

全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正式施行

2011年

贵阳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12年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挂牌成立。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系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城市规划

2013年

外交部批准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7年

《贵阳市2017环境状况公报》发布,贵阳全年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今天的贵阳,绿树成荫、碧水穿城。抬头仰望,天空是明媚的蓝;放眼四顾,大地是怡人的绿;凭栏远眺,河清岸绿、碧水如练。人人向往的天蓝、地绿、水清家园,在贵阳成为现实。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贵阳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的潜力。

改革开放40年来,贵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探索实践,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受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四面环山的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上世纪90年代,贵阳是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为走出“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恶性循环怪圈,2002年初,贵阳作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决定。随后,水泥厂、化工厂、卷烟厂、钢铁厂、火电厂、电池厂等污染大户搬出市区,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小企业被关停取缔,城市燃料由煤改气……有力措施步步推进,贵阳当年就摘掉“酸雨城市”的帽子。

通过系列举措,贵阳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

贵阳市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起步早、动作大、效果好。200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2012年,国家批复同意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保护青山绿水动真格,攥指成拳,才能守护好生态这道底线。自此以后,全市上下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纵深推进“蓝天”“碧水”“绿地”“清洁”“田园”保护计划,建设“千园之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6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主要河流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3.7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PM2.5等六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严格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全面实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双十”工程,在去年南明河治理实现除臭目标基础上,今年全面启动18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和19条排污大沟整治,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验收;划定县级以上城镇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双千”工程,全面完成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和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4.2∶38.8∶57,“四型”产业为主的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成为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重点改革取得新成效。推动实施68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措施,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环境损害赔偿等试点工作,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政府、民间“双河长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督察、环境信息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体系。

环境监管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六个一律”利剑行动,仅去年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12起、林业违法案件569起,持续发出爽爽贵阳拒绝污染的最强音。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贵阳人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怀揣着将河山妆成锦绣、把故土绘成丹青的壮志,不断推动着贵阳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曾经的“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更是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如今,在贵阳的土地上,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亮点

扶贫攻坚做足生态文章


站山岗,眺远方,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如今的贵阳,山色如黛,碧空如镜,河道整洁,清波荡漾……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这得益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贵阳市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的方针策略。

2018年,《贵阳市高一格扶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贵阳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8年扶贫解困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全市生态扶贫工作的重点攻坚任务之一,就是实施“小康寨”生态宜居工程,对乡村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乡村经济发展。一时间,绿盈盈的山上,果子、竹子、林子成为致富的好宝贝。

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利用省会城市优势,贵阳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找准自身特色,打造了“开阳富硒枇杷”“修文猕猴桃”“下坝樱桃”“阿栗杨梅”“永乐艳红桃”等一系列特色农业品牌,助推林业产业提质升级,让农民获得了更多实惠——

开阳富硒枇杷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覆盖8个乡镇,带动2万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南明区永乐乡凭借永乐艳红桃的品牌效应,果子畅销市场,旅游风生水起;

白云区沙文镇对门山村依靠海棠产业,春赏花搞观光、秋收获卖果实、闲时售苗木,四季有钱赚……

环保督察常态化制度化

11月初,一股环保督察的凌厉之风在贵阳刮起。面对中央铁腕治污的信心和决心,我市各地各部门绷紧绷牢责任弦,切实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过程作为整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过程, 在认真查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件的同时,举一反三,自加压力,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着力增强群众对环境改善的获得感。

一个月间,我市累计接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投诉件966件(重点关注64件),占全省2681件案件总数的36.03%,去掉重复投诉189件,实际问题数达777个。截至12月5日,办理率达100%,已办结764件(含重复投诉147件,重点关注44件),办结率为79.09%。

中央环保督察,紧盯突出环境问题,动真碰硬,针对性强。贵阳市更是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为契机,着力解决环境顽疾,提升环境质量和品质:各市直部门和各区(市、县)陆续开展了渣场、矿山砂石、畜禽养殖、倒土场、油烟、噪音、扬尘、生态破坏、城市黑臭水体等9个专项整治行动,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建设短板,健全完善相关监管机制,推动我市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借助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的契机,贵阳将直面问题、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持续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认真分析总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分门别类、找准症结,明确措施,坚决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持续抓好信访投诉办理。持续抓好督察组交办信访件办理,加大督察力度,对短期不能办理的,一个问题一个方案推进整改落实。

推进督察整改成果转化。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优势。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20年前完成主城区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改造任务。

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不断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高位推动机制、严格问责机制、强化保障机制,筑牢生态环保基础。

放眼全市,开展工业污染源整治、小流域整治,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为契机,贵阳正加快先行先试步伐,将环保督察常态化制度化,向“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迈进。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