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陕西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科技支撑让世界见证陕西绿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张行勇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26 06:12:02

147116_lix_1574669073246_b.jpg

陕西变绿离不开数代科技人员不懈的创新努力及科技成果应用所起到的引领、支撑作用。

按照陕西省编委印发的《陕西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11月11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正式挂牌,并向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长青、佛坪、周至、宁太管理分局授牌,这标志着秦岭生态环境建设翻开了新篇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陕西,特别是在陕北和关中地区生活过的人们,应该对山头无林、黄沙漫天的景象不陌生。如今再到陕西,一幅幅绿色景象、生态画廊,足以让人感叹:陕西变了,陕西绿了!

这其中有数代科技人员不懈的创新努力及科技成果的应用所起到的引领、支撑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摸清秦岭生物资源的家底,中国科学院、现陕西省科学院所属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立“秦岭生物资源科学考察队”,对秦岭生物资源进行大规模地物种种类和分布区域及生物量的调查。
1978年前后,陕西省科学院成立,下属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安植物园及在“秦岭生物资源科学考察队”基础上成立的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主要工作是研究秦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利用。

1984年7月,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成立 “秦岭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组”,主要围绕商洛地区内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展开试验示范研究。经过多年攻关,摸索出一套综合开发秦岭生物资源及建立农村科学示范基地的经验。

近四十年来,中科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先后出版了《秦岭植物志》《秦岭兽类志》《秦岭鸟类志》《秦岭鱼类志》《秦岭昆虫志》等系列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充分依托“两院合一”的管理运行优势,围绕陕西省建设创新型省份,通过在省属研究所全面实施“一所一品”重大产业化战略规划,以“一所一品”规划支撑“一县一业”发展,助力产业扶贫方面等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日,陕西省动物所所长金学林牵头组织编制了《秦岭生物多样保护规划》,对秦岭未来7年(2019—2025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战略、任务及措施提出了规划。

此外,在延安退耕还林还草的进程中,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一直提供科学研究理论依据和试验监测数据、示范支撑、引领。连续20年主持国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科技攻关,为国家生态建设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于科技的引领与支持,历经70年不懈努力,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3.3%提高到43.06%,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三秦大地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平均值2倍。

目前,全省共建立7类自然保护地共251个,总面积近450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14.54%。陕西境内拥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近800种,种子植物近4000种,分别占全国的近30%和15%,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为18和85种,省级保护动物52种,“三有”野生动物436种;分布国家Ⅰ、Ⅱ级保护野生植物29种,地方重点保护植物183种;保存天然古树70余万株,千亩以上古树群有17个树种28大片,在全国名列前茅。秦岭“四宝”的种群和栖息地面积呈“双增长”。朱鹮种群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目前的3500余只,其中野外种群达3100余只,栖息地面积达2100多万亩,被国际保护组织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大熊猫种群达371只,野外种群由273只增为345只,野外遇见率、数量增幅和密度居全国之首,栖息地面积达540多万亩,秦岭被称为“世界大熊猫保护旗帜地”;羚牛、金丝猴种群分别达4000、5000只。另外,全省林麝圈养种群数量22000余头,野外种群约5000只,占全国总量70%以上,为全国第一,栖息地面积达4800余万亩。金钱豹种群数量为250余只,栖息地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延安最新调查显示,原麝野外种群800余只,华北豹野外种群约28只。

美国宇航局监测显示,中国是全球绿色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其中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增绿最为明显。陕西省气象局监测数据反映,以陕北地区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是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这足以说明,科技支撑让世界见证陕西绿!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