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陕西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水润 水美 水富 三秦大地人水和谐百业兴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齐卉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14 07:01:05

1.jpg

在历史的长河里,40年转瞬即逝。改革开放的40年,是陕西省水利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瞩目成就的40年。这40年,陕西水利走出了一条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的治水兴水之路,给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耀眼夺目的答卷。这40年,陕西省先后投入上千亿元用于水利建设,通过工程建设,夯实水利发展根基;通过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通过科学探索,完善治水方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治水实践,实现了“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

从漫灌到滴灌

节水改造夯实农业基础


“我们这里过去都是种小麦、玉米,一亩地只有千把块钱的收入。自从修渠到地头,种上葡萄以后,一亩地至少能收入1万块钱。”11月25日,记者来到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的葡萄产业园,村民张雨武正在大棚里修剪葡萄树。

张雨武告诉记者,如今园区里实施节水灌溉,大棚里都接上了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管道,灌溉不仅省水省时,还省力省钱。现在全村几乎家家都种葡萄,还带动了周边的村民。村民除了管理自家的葡萄园,还能到产业园打工,一个月能多挣一两千块钱。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40年来,陕西省农田灌溉事业长足发展,先后建成了石门水库、石堡川水库、冯家山水库、桃曲坡水库等水利工程,累计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86处,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2处,设施灌溉面积达236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64万亩,基本形成了蓄、引、提、调结合,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灌溉网络。

1998年以来,全省先后对12个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累计安排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投资50.04亿元,衬砌改造干支渠道3508千米,各类建筑物19483座,新增改善灌溉面积515万亩,年均节水1.96亿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9.73万吨,经济效益约6亿元。

2009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8处大型灌区88座泵站的更新改造项目建设,累计安排投资16.48亿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56.52万亩,改善排涝面积96.36万亩,年均增产粮食53.48万吨。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副局长李浩清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小农水和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灌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大规模调整,特色农业发展迅猛,灌区东部已经形成了近10万亩的酥梨冬枣基地,中部形成了近20万亩的葡萄生产基地,西部形成了近1万亩的甜瓜生产基地,成为陕西省重要的粮果产业基地。

从解决吃水难到用上安全水

农村用水更清更畅更放心


“这水真甜哪!吃了几十年的天池水(集雨窖水),往后的水再也不苦、不胀肚子了,真要感谢党和政府哩!”居住在海拔1200米大山深处的略阳县黑河镇高家坎村的谭旭升老人清楚地记得,当看着清亮的自来水从自家水龙头涌出时,他用近乎颤抖的双手捧了一口尝了尝,双眼满含泪水。

从关中平原到陕南山区再到陕北黄土高原,在整个三秦大地上,这些年来,每当甘甜的自来水引入百姓家时,相同或相似的一幕都在上演。

陕西省各地水质差异较大,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饮水工程建设成本高。过去我省大部分农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不少人因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造成“因水而病、因水而贫”。

就谭旭升老人所处的略阳县来说,“十二五”末,全县还有5个村9个组群众生活用水需要靠人背畜驮,60%的村组供水保证率低。“为了水,吵过架干过仗。”谭旭升告诉记者,水资源短缺,大家都格外珍惜水。挑水回家的路上,一滴水都舍不得洒出来,走路都很小心。

正是“水”让谭旭升过上了新生活,而依靠水利改变的,又岂止是一个略阳县呢!

40年来,全省先后实施了“世行改水”“甘露工程”“防氟改水”“饮水解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等工程项目,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列为“民生八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摆在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全省农村群众饮水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镇安县大坪镇凤凰村村民匡运林今年78岁,儿女外出打工,只有老两口儿在家。以前吃水,是在房后的沟里挖了两个水潭,山上渗出来的水流到潭里,沉淀后,上游的水潭用于饮水,下游的水潭用于洗衣服。水潭离家500多米,都是山路,以前是挑水吃,后来年纪大了挑不动,就是两个人抬水吃。

2018年,镇安县饮水安全工作队铺设饮水管道1700多米,给他们家安装了自来水,老两口儿激动得一夜未眠。

2006年至2015年,我省累计完成投资137亿元,解决了2288万名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5%,自来水普及率达81%,群众饮水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基本解决了农村“吃水难”问题。进入“十三五”后,结合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我省及时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省累计完成饮水安全投资41.53亿元,解决和改善了6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134.61万人,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2016年以来,我县12.5万农村人口实现了安全饮水。不仅如此,我们还对2016年至2017年已建成的66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了水质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管网末梢水化验力度,确保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水。”略阳县水利局局长张建国说。

如今,水龙头轻轻一拧,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农民喝上了甘甜的幸福水,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

河长制湖长制实现全覆盖

人水和谐处处生态美


12月1日一大早,旬阳县双河镇莲花村村民田志香吃了早饭,拿上两个大号的袋子和自制的长钳子,喊上邻居李顺梅和刘其爱,一起去河边捡拾垃圾。和她们一起前往的,还有村上其他十几位妇女。寒冬里,冷风刺骨,她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裹得严严实实,一路聊着天,结伴沿着河岸,做起了“清道夫”。

这是一支女子护河队。她们怀揣着保护生态家园的质朴愿望,无论严寒酷暑,每月定期在河道两岸、公路沿线开展环境整治,默默地为守护青山绿水贡献力量。

朱先萍是女子护河队的队长,也是旬阳县双河镇高坪社区的一位留守妇女。她告诉记者,以前,河里的垃圾从未有人清理过,一到夏季,河边经常散发阵阵臭味。也有人电鱼毒鱼,鱼儿濒临绝迹。“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也提高了。守护绿水青山,不仅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也是为一江清水送北京贡献自己的力量。”朱先萍说,最开始,只有7名妇女一起清理河道,如今,夏季雨季过后,垃圾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名村民自觉加入清理河道的行动中来。

留守妇女自发组织治水护河的义举,让镇干部深受感动。双河镇党委书记胡广涛说:“镇里非常支持,镇上不但为她们购买了团体意外险,还筹措资金,为她们购买统一的服装,让她们的行动感召更多人,传递正能量。”现在,在女子护河队的带领下,双河镇17个村2个社区都成立了义务团队,共同守护家乡的河流。

去年6月底,陕西省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工作和责任体系,制定出台系列配套制度;今年6月底全面建成了河长制,河长体系实现全覆盖;此外,湖长制工作和责任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局面基本形成。

2011年以来,陕西省全力对渭河进行综合治理,两岸630公里堤防全线贯通,渭河这条母亲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已逐步成为现实。
 
渭河生态区管理局局长党德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我们坚持人水和谐、柔性治水的理念,采取了堤防加固、滩面整治、污染治理、水量调度和绿化美化等一系列重大措施。”

夏季,在渭河咸阳城市段的人造沙滩上,市民可以躺在草棚凉亭下享受惬意的傍晚。渭河沿岸铺设了健身步道及园区路,每日前来健身的“暴走团”就多达2万余人,标准足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所免费为市民开放。渭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河流生态公园,去年荣获首届全国“最美家乡河”称号。

近年来,陕西省还全面加快汉江、丹江、延河、泾河、无定河综合治理,黄河粗泥沙来源区水保治理等水生态工程,启动渭河生态区、西安渼陂湖、渭南卤阳湖等水系生态修复。河道旧貌换新颜,人民群众对水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上升。
 
水利硕果盈枝头

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陕西省陆续建成了西安黑河金盆、李家河,宝鸡市石头河水库等引水工程,相继启动了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系统推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水源工程。进入“十三五”,我省系统谋划了十大水源工程及十大水生态工程,全面提升完善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农业高效灌溉、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能力,有效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水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全省全面加快汉江、丹江、延河、泾河、无定河综合治理,黄河粗泥沙来源区水保治理等水生态工程,启动渭河生态区、西安渼陂湖、渭南卤阳湖等水系生态修复。

河长湖长制全面推进。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湖长制,全面建成了河长制。全省共设立市级河长124名、县(市、区)级河长986名、乡(镇、街办)级河长4087名、村级河长3万名。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局面基本形成。

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陕西省先后制定出台了《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陕西省节水型社会发展纲要》等文件,用水效率明显提高,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2017年全省用水总量92.09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3.4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6.69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65,用水效率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全省全面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江河库渠水系联通联控联调,2017年汛末13座大型水库蓄水40.67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2.9亿立方米。渭河生态基流持续稳定在5立方米/秒以上,保障率达到92%。

民生水利项目惠及三秦百姓。陕西省先后实施了“世行改水”“甘露工程”等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省累计完成饮水安全投资41.53亿元,解决和改善了6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累计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86处。1998年以来,新增改善灌溉面积515万亩,年均节水1.96亿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9.73万吨,经济效益约6亿元。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丰硕。全省全面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三大重点工程”,综合治理小流域200条,累计建成淤地坝3万多座,列全国第一。基本形成了“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生态、发展一方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局面。

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提升。陕西省相继启动了安康城堤、汉江平川段治理、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治理等工程,防洪保安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江河堤防累计达7332公里,其中达标堤防4743公里,保护人数1109万人,保护耕地599.58千公顷。加强水文站网、防汛预警设施和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建成了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防汛可视会商系统,有效指挥和成功迎战了10余次特大洪涝灾害。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