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青海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海滨藏城,无限风光在“湟鱼”——青海湖封湖育鱼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郑思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12 08:58:49

res01_attpic_brief.jpg

学生们放流“湟鱼宝宝”。

湟鱼,青藏高原独特地理环境孕育出的水中精灵。它让青海湖更显灵动,也让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居民沐浴着它的恩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湟鱼哺育了千万个家庭,让他们免于饥饿;多年之后,湟鱼仍旧是他们的发展之基,相互依存,只不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已悄然转变。

如今,曾靠着捕鱼为生的渔郎们早已成为了湟鱼最坚实的守护者,湟鱼洄游的“奇迹”也惠泽环湖地区,不仅令当地经济社会得到有序发展,人民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湟鱼已不仅仅是青海湖里的精灵,也不单单是环湖地区生态稳中向好的重要保障,更已成为环湖地区群众心中最重要的精神标识。

res04_attpic_brief.jpg

湟鱼洄游通道。

昔日渔郎换新颜

6月16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阴雨绵绵。眼前,泉吉乡桥头的泉吉河滔滔不绝,依旧不停地“吸吮”上天“赐予”的甘露,以便储备足够的水量,来保证一年一度湟鱼洄游通道的畅通无阻。而这条河的不远处,就是曾经的高原渔村——新泉村。

孙生珠今年60岁,是新泉村的老渔郎之一。

1958年,为了开荒,孙生珠的父亲孙富元带着儿女从海晏县迁至刚察县泉吉乡新泉村,两年后,孙生珠出生,成了家里第一个土生土长的刚察人。

作为内陆省份,拥有一个自古被称之为“西海”的浩瀚青海湖已是上天的眷顾,而湖中孕育出的丰富鱼类资源又让“西海”之名实至名归。这样的天然优势造就了一个高原“奇景”——群山环绕、草场丰沛的青藏高原有了一个以打鱼为生的村落。

据孙生珠回忆,那时的新泉村不过百来户人家,家家以打鱼为生,村里时时刻刻都飘散着一股鱼腥味。那时湟鱼不仅是新泉村村民们的重要口粮,也是他们换取其他生活物资的重要“货币”。

17岁那年,孙生珠第一次跟着朋友去青海湖捕鱼,那段经历令他至今难忘。

1977年4月的春天,青海湖已经开湖,此时夕阳渐渐散去了它最后的余晖。17岁的孙生珠跟着朋友第一次去青海湖捕捞湟鱼,甚是兴奋。但当他真的坐着皮筏子进入青海湖深处,摇摆不定的船身、呼啸的“海风”、击打在皮筏子上的浪花,让孙生珠害怕得趴在皮筏子上一动不动。那个漆黑寒冷的夜晚让孙生珠永生难忘。但为了生计,此后的十余年,孙生珠不得不重复着这种犹如过鬼门关般的经历。

直到全省第三次封湖育鱼末期,孙生珠意识到:湟鱼不能再捕了。这与当地渔政工作人员不断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不无关系。

随着全省不断加大封湖育鱼力度,禁捕的宣传力度、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也在逐渐增加。此外,越往后孙生珠也逐渐认清了一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青海湖的湟鱼数量越来越少,个头也越来越小。

2000年,孙生珠走出新泉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很快,孙生珠发现,外出务工远比捕鱼要赚得多得多。于是孙生珠从一个普通工人干起,一直干到了包工头。

孙生珠家的年收入从当渔郎时的五六百元,增加到了现在的四五十万元。如今,孙生珠已经在西宁买了房,儿女们也都事业有成。“大儿子是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小儿子跟着我跑工程,女儿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说起儿女,孙生珠脸上不禁露出些许自豪的神情。孙生珠知道,正是封湖育鱼的举措和禁捕打击力度、宣传力度的加大,改变了他们的看法,也改变了他们的活法,让他们的后代子孙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如今,湟鱼不再是他们维持温饱的食物,转而成为新泉村发展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生物资源。与此同时,围绕湟鱼所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已经逐渐成为整个刚察县、海北州,乃至整个环湖地区最重要的文化标识。

res07_attpic_brief.jpg

青海湖观鱼放流节期间的赛马会。 刚察县文体旅游广电局供图

文旅发展新内涵

“鱼鸟天堂·藏城刚察”是刚察县对于自己新的定位。

这个坐落在“西海”之滨的海滨藏城,正因湟鱼,迎来了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二春。

如今,围绕湟鱼洄游另一条重要河流沙柳河兴建的湟鱼家园已颇具规模,这里也已经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一个增殖放流地,每年在这里举办的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节都会吸引大量的当地群众和游客前来参与。而由此延伸出的各项文体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

“去年我们放流了1100万尾湟鱼,今年预计放流1400万尾。”刚察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才旦说,最近几年,放流的湟鱼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参与人数也在逐渐递增。“2019年刚察县旅游接待人数达1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亿元左右。可以说,观鱼放流给刚察县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才旦的工作经历与刚察县的旅游产业发展一直相互交织。早年间,才旦在曾经的鸟岛景区工作。那时刚察县的旅游产业主要依靠鸟岛。但之后由于各种原因,鸟岛的游客人数大幅锐减,刚察县的旅游收益和城市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彼时,湟鱼的增殖放流在刚察县已经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活动。同时,刚察县也意识到,保护和禁捕湟鱼不能单单依靠渔政部门和政府的宣传,而是要靠广大群众,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湟鱼的生态环保意识。

于是,2005年,刚察县自发举办了首届观鱼放流活动,并逐渐将这一活动延伸为一项生态环保教育活动。随着活动影响力的扩大,2011年,观鱼节迎来了蜕变。从这一年起,观鱼放流不再是刚察县自发的环保活动,而转变成为一项全省参与的保护湟鱼活动。刚察县也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二次创业。

如今,观鱼放流不仅为刚察县旅游创收,更为重要的是,观鱼放流已经成为当地民族团结最重要的平台。

才旦说,每年观鱼放流期间,都会举办环湖赛马会、青海湖高原徒步赛、藏城杯民族传统射箭赛、民歌大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过去,我们普通群众对于捕捞湟鱼的行为采取的是不举报、不参与的观望态度。如今不一样了,保护湟鱼的生态意识已经家喻户晓,深入到全县各族群众心里,并且已经将这一环保意识很好的传承给了下一代。”才旦说。

走在刚察县街头,有关于湟鱼的文化标识随处可见。湟鱼已不仅仅是这里的生物资源,围绕着湟鱼所开展的一系列文体活动正在改变着这个滨海藏城的面貌。

包括县城在内的沙流河地区被评为4A级景区、祭海大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刚察县打造环湖地区藏式风情城镇……这一切的成就与未来都源于湟鱼,源于湟鱼种群数量增加带来的变化与机遇。

res10_attpic_brief.jpg

洄游湟鱼。

拓宽产业发展路

“一湖一鱼”是上天赋予刚察县的两件瑰宝,也是刚察县独有的文化优势。

作为青海版图上的蓝宝石,青海湖因其独特的魅力享誉中外。近些年,更因环湖赛的举办而频频“露面”。平如镜,色同天,湖边黄色的油菜花与碧绿的广袤草场点缀湖岸,让人仿佛置身画境。

这如画般的湖景却也脱离不开湟鱼的参与。

作为青海湖生态链的核心,因为有了湟鱼,青海湖才能保持良好水生生物—鱼类—鸟类—草原复合生态共生体系,才能让青海湖保持如今这般令人窒息的美丽,才得以让青海湖惠及环湖群众,享受良好生态带给他们的福祉。

如今,进入刚察县城,入口处湟鱼壁画的壮美大气,掠过仓央嘉措文化广场的剪影,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风格独特的藏式小楼和一条条宽阔干净的马路。谁又能想到十几年前,这里仅仅只有一条街道。

近些年,随着刚察县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完善,知名度不断提升,前往刚察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农牧民群众也纷纷放下牧鞭,拓宽了创业思路,创收方式有了大变化。环湖地区有草场的发展起了帐篷宾馆,有牲畜的向游客卖起了自家农畜产品,有手艺的在县上开起了藏餐吧。

泉吉乡扎苏合村牧民奎渌的帐篷宾馆每年旅游季都会坐满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每年旅游季他都能赚得上万元的收入。

借着环湖周边旅游业发展的东风,刚察县将普氏原羚保护区、仓央嘉措文化广场、沙柳河景区湟鱼家园等景点串联在一起,打造出了数条高原海滨藏城旅游精品路线。此外,刚察县还借助自身地域优势,打造了诸如环湖大美之旅、祁连山人文之旅、昆仑文化寻踪之旅等特色联动旅游线路。

同时,刚察县依托高原海滨藏城建设、沙柳河生态走廊及湟鱼家园的打造,以青海湖观鱼放流、三牲拉布则民间祭祀等民俗传统节庆活动为文化主线,引导、扶持民间手工艺人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环保宝瓶、嘛呢石刻、圣湖哈达、民族服饰等文化旅游产品。刚察县梦之湖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利用公司收购、农户加工等方式,将刚察县所有的石刻艺人、卡丝刺绣艺人、标本艺人、藏族服饰艺人及其业余爱好者带动起来,研发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价值的文化衫、掐丝唐卡、酸奶等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并注册了“梦之湖”牌文化旅游产品商标。如今,这样的企业已有30多家。各乡镇也发挥其自身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组建了以加工牛羊育肥、帐篷加工、炒面糌粑加工、熏料等文化旅游产品为主的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夏宗帐篷藏服营销专业合作社、伊克乌兰乡角什科贡麻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作为青海省打造的第一个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如今,前往刚察县旅游的游客不仅可以游览青海湖鸟岛、探秘湟鱼洄游,还可以观看多媒体歌舞剧《洁白的仙鹤》,实地感悟仓央嘉措诗歌主题歌舞剧,进一步提升了刚察“湟鱼文化”“祭海文化”“昆仑文化”等文化内涵和“鱼鸟天堂、藏城刚察”的文化旅游发展定位。

记者观点

保护湟鱼民生之福

保护湟鱼带来的不仅仅是湟鱼种群数量的转变。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这种感觉愈发的强烈。

新泉村以往一直是渔政部门重点监督对象,这或许也是刚察县渔政部门办公地点临近新泉村设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泉村,这个距离青海湖直线距离只有十几公里的村子曾是全县远近闻名的渔村。一网千斤曾是这个村的辉煌。但这辉煌下,换来的不过是每年不足千元的收入,却付出了湟鱼种群数量锐减、环湖地区生态恶化的惨痛代价。

在渔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老一辈渔郎们及时转变观念,通过自身努力开辟了一条条远胜于捕鱼的创收渠道,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保护湟鱼的理念及时传导给下一代,给后辈子孙留下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而在经历了年少时的困苦,“渔三代”们也逐渐尝到了湟鱼种群恢复带来的益处。每年湟鱼洄游的奇迹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而由此产生的旅游收益让这些“渔三代”们更加坚定了守护湟鱼、守护青海湖生态的信念。

这一信念,正在逐渐转化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坚定自信。走在刚察县街头,随便问一人,他们都会坚定地告诉你,这里的人们早已禁食湟鱼。街头随处可见的“鱼鸟天堂”字样,彰显着这里的人们对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信心。

沙柳河畔,湟鱼家园。这里已经成为刚察县最重要的湟鱼增殖放流地,成为刚察县发展文旅产业新的起点,是刚察县发展民生事业、团结各族干部群众新的依托。

每年的观鱼放流已经成为整个县、整个海北藏族自治州最为重要的节庆活动。围绕着湟鱼洄游,增殖放流,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县域的经济发展有了新的推动力。

几十年的封湖育鱼不仅挽救了湟鱼种群,改变了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改变了这里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更为重要的是,湟鱼种群数量的增加,让湟鱼洄游的壮观景象逐渐被世人熟知,并正在成为我省又一重要的文旅品牌,更是早已成为刚察县重要的文化符号。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