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台湾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资源回收不利用 令人一个头两个大的「薄片塑胶」

来源:台湾环境资讯中心 作者:林静梅 许中熹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8-14 10:24:13

五颜六色的利乐包、牛奶盒,还有纸杯、纸餐盒,通通倒入这处巨大的散浆机,没一会儿搅碎的纸容器被温水吞噬,褪去颜色,变成一大锅泥色奶昔。岛内唯一的纸容器处理厂,搅碎后透过浮力,把纸浆跟容器上的塑胶膜分选出来,最后产出纸浆跟塑胶粒两种二次料。

从2016年开始,回收率从一个月大概2、300吨到现在一个月2000多吨,大概成长七八倍。纸容器一向被当成纸类,混在一起回收,过去回收量始终不如预期。2015年环保署调高回收清除处理补贴费率,提高经济诱因,让回收者有意愿花工、花时间把它挑出来,回收量因而有明显成长。连泰纸业公司总经理连文泓指出,回收量约成长七八倍,他强调纸容器在所有容器里面,最受价格诱因的影响,因为它的材质轻,价格原料又特别便宜,所以一定要有很强的经济诱因,才能提升回收量。

处理后的纸浆跟塑胶粒都能外销出口,让回收后再利用,不成问题,但业者指出,容器上塑胶膜、材质越来越复杂,令人头痛。以纸杯来看,过去多用韧性好的PE,但现在咖啡杯需耐高温,改用PP。以前回收PE可做塑料袋,但现在混了韧性不够的PP,只能做更低价的填充料。如果这层膜,用的是生物可分解的PLA材质,更麻烦。连文泓表示,PLA跟纸比较像,不该跟塑胶放在一起。混在一起就会让它的料不纯,价值下降。

43532751552_1f618e6c17_b.jpg

回收后再制成塑料袋的材质PE韧性才够,但咖啡杯是耐高温的PP材质,会影响后制成的塑胶韧性。

复杂,甚至标示不明的材质,增加后端处理业者的麻烦,造成收料意愿降低,第一线从事回收的志工有亲身经历。慈济内湖环保教育站志工陈明贤指出,他们不收标示不清楚或复合材料的物品,因为最后端的处理厂不好处理,回收商也不愿意收。

29708908578_ba67fa6923_b.jpg

复杂,甚至标示不明的材质,增加后端处理业者的麻烦。

从公司行号等处收来的资源回收物,一车车载进慈济内湖环保教育站,为了确保东西能依材质分类好,大批志工窝在容器堆里,细心拣选,还得特别挑出这些俗称「薄片塑胶」的东西,包括鸡蛋盒、饼干或是蛋糕盒,部分咖啡杯,还有水果盒、装玩具的塑胶软壳,这类东西需要另行处理,它们让更后端的回收业者,一个头两个大。

塑胶分类厂负责人李灯照说,只要塑胶掺到这种薄片,处理厂就不会要,因为这些东西标示不清、材质不明,结果造成他们厂区内堆置300多公吨的塑胶,无处可去。

29708908118_a3277c840c_b.jpg

「薄片塑胶」这类东西需要另行处理,它们让更后端的回收业者,一个头两个大。

岛内资源回收体系,是建立在「延伸制造者责任」的精神,环保署先从源头向制造、输入业者,收取「回收清除处理费」,作为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依照不同材质,订定不同费率,再把钱拿来补贴后端,从事回收跟再处理的业者。

29708908498_e1d62d6b3c_b.jpg

岛内资源回收体系,是建立在「延伸制造者责任」的精神。

回收后有钱补贴的物品,就是依废清法第十五条,由主管机关公告的应回收项目,包括食品类平板容器,也就是拿来装食物的薄片塑胶,回收了有钱拿。但废清法又有另一条:第五条第六项,也明列清洁队应回收塑胶类废弃物,象是装玩具、电池这类软壳薄片塑胶虽然要回收,但并没有在源头向制造、输入业者收钱,因此就算认真回收,也没补贴可拿。

29708908268_879ca4e925_b (1).jpg

废弃物清理法明列了回收是否有补贴的项目。

没分类好,有补贴跟没补贴的,通通混在一起,加上材质复杂,导致后端处理厂不收。以现行制度,若处理厂不收,回收厂也就领不到补贴,回收业者呼吁,政府应该在源头统一材质,否则问题无解。

回收业者喊话,呼吁中央从源头统一所有薄片塑胶材质,这样不管怎么收,都没问题,环保署清楚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仍表示需要审慎评估。现实是,如果单采某一种、而排除其他材质,可能会被指控有图利之嫌。

环保署曾在2016年估算,全台有6000公吨薄片塑胶堆置回收厂内,当年5月与业者开会研商,最后环保署指示各县市,协助业者「进厂焚化」,也就是烧掉处理。官员表示,当时回收业者扬言,若不解决去化问题,就全面拒收清洁队的回收物,「中央」才会协调焚化先解燃眉之急。而此次事件也暴露,物品回收后没有再利用市场,收了可能也是徒然。

29708907988_d15aea8028_b.jpg

环保署曾在2016年估算,全台有6000公吨薄片塑胶堆置回收厂内。

环保团体点出,长久以来,环保署只重视并宣扬国内资源回收率有多高,却不谈回收后的再处理利用率。

而公告应回收的项目,如果民众经劝导后仍不回收,会被罚1200到6000元,但官方却指示送进焚化炉?环保署回收基管会指出,在国外这类石化制品常因杂质过多,无法做物质回收,最后以焚化处理,这是在能源回收;废管处则说,会推动更有效率的能源回收方式。

台湾有傲人的资源回收率,但这个数字并不代表回收后的再处理率一样突出,物品回收了没有再利用,只能打回一般垃圾处理。从薄片塑胶的困境,可看到民众丢进回收桶的行为,并非结束,而是挑战的开始,当后端处理市场,无法支撑民众的丢弃时,唯有慎选材质、节制使用一次性塑胶用品,才有可能减轻废弃物衍生的棘手问题。

(本文字体已经过繁简转换,编辑:James)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