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濒危物种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中国绿化基金会·自然中国--让生命起舞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吴兆喆 邓临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3 11:05:52

核心提示

中国绿化基金会(CGF)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自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后,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凝聚中外各方力量,为中国乃至世界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绿化基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公益品牌项目,吸引动员了数亿人次以不同方式加入中国生态公益事业,目前已成为涵盖国土绿化、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绿色低碳生活、生态扶贫助学、生态文明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大绿色理念公益机构,是中国在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领域专业性强、开展项目领域全面、规模募资成效显著的行业龙头基金会。

其中,“自然中国”项目是中国绿化基金会新培育项目中的佼佼者。“自然中国”旨在动员海内外社会力量,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关注并捐赠善款支持以自然保护地为基点的森林恢复、重点珍稀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科学研究、物种栖息地保护以及保护地周边的社区发展、社区公众意识教育、能力支撑建设等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地建设献智献力。

1.jpg

熊猫守护者见面会

近年来,中国绿化基金会创新推进“自然中国”品牌项目,亮点不胜枚举:“熊猫守护者”项目公众参与度不断提升,开发了一系列互动性较强的产品新功能;按照国家公园整体布局和相关要求,持续推进大熊猫、东北虎豹、雪豹等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参与推进国内关键候鸟栖息地综合保护,争取更多企业和社会公众支持;不断提高云南云龙天池自然观察节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将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打造成为可持续、可复制的科学恢复方案,提供解决地区自然生态问题的新思路;通过“有熊猫U Panda”全球青少年自然教育公益计划,联合五洲传播中心、新浪微公益、爱奇艺、可口可乐等企业及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方相关方,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在线上、线下开展自然教育与科普公益活动,提升公众自然保护意识和热情;启动雪豹保护项目仪式、顺利举办东北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稳步提升项目品牌建设……

熊猫守护者  网聚千万用户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3省。根据2014年国家林业局第四次调查显示,我国大熊猫数量为1864只。由于自然和人为干扰,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了33个局域种群,其中24个存在较高的生存危险,涉及大熊猫223只,约占整个野外种群总量的12%。

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是保护大熊猫种群的重中之重。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新浪微博共同发起“熊猫守护者”社会化生态保护公益行动,利用微博社交媒体开发线上互动产品,引导用户线上种竹,缓解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问题,推动秦岭等地自然生态建设。

目前,“熊猫守护者”已在陕西佛坪、楼观台、摩天岭、长青和太白等地完成植被修复竹林栽植55万蔸。线上种植的虚拟竹子由当地居民种植和管护,可以帮助当地居民创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双公益目标。

“熊猫守护者”打通了线上线下的藩篱,让线上用户能在社交、娱乐中随手公益。线上产品“熊猫守护者”上线两年来,开通用户超过2263万,话题阅读量超过148.7亿。以大熊猫保护带动的东北虎豹、雪豹、白眉长臂猿等野生动物保护互动新产品“森林驿站”上线后,话题阅读量超过29.4亿,讨论达1731万。这一虚拟与真实深度互融的公益创意,汇聚了政府、媒体、公益机构、明星、公众等各方力量,使每个用户能随时随地随手做公益。

2.jpg

大熊猫

与虎豹同行  守护森林王者

东北虎是健康森林的标志性物种。保护好一只雌性东北虎,就能保护好450平方公里森林。目前,全球野生东北虎不足500只,2014年我国境内监测到的野生东北虎有27只;野生东北豹是世界上最稀少的猫科动物,全球不超过70只,我国境内有42只;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以来,我国新发现的野生东北虎幼崽10只、幼豹6只。

中国绿化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发起“与虎豹同行”项目,通过公众意识教育、社区发展等方式,以城市行动、保护地行动、东北虎豹保护公益体验行活动,引导和带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以东北虎豹为旗舰物种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

项目计划实施智护虎豹、虎豹同行、虎豹扶贫3类活动,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虎豹监测科学研究,包括协助虎豹研究中心建设、参与监测系统研发、开发App等;对巡护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包括资助培训班和虎豹国际会议、邀请明星和志愿者参加宣传、城市和当地的宣传活动及互联网等多媒体宣传;围绕特色农业、生态体验等,对虎豹分布区内社区居民进行精准扶贫,根据当地特色,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对虎豹栖息地的干扰。

目前,项目已经帮助当地农户家庭开展蜜蜂养殖项目,培育形成了椴树蜜、杂花蜜及一系列深加工蜂蜜产品,并指导参加项目的农户参与到东北虎豹的保护工作中。

拯救绿孔雀  不让绿孔雀的生态和文化湮没

绿孔雀,曾在我国云南、西藏等地繁衍生息千万年,像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如今,云南野生绿孔雀的数量已不足500只,濒临灭绝的边缘。由于生存环境恶化等原因,使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一带的绿孔雀种群岌岌可危;与此同时,绿孔雀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动物,在我国多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谱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紧密结合体,是现存宝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的“绿孔雀濒危物种抢救专项基金”,旨在通过积极寻找并拯救野生绿孔雀,推动我国对绿孔雀等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并通过深入发掘和整理绿孔雀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推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专项基金包括“绿孔雀种群抢救及保护”和“绿孔雀传统文化传承”两个子项目。前者致力于绿孔雀的寻找、保护和繁育,保障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回升以及种群基因库免遭污染;后者则基于以绿孔雀为源头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承,包括相关的诗歌、绘画、舞蹈、服装、传统工艺品以及相关的其他技艺,唤起广大社会公众的关注和热情。

3.jpg

白眉长臂猿

保护亚洲象  走出人象之战困境

亚洲象是亚洲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是我国的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不仅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加以重点保护,而且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IUCN)附录Ⅰ物种严禁国际贸易。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野生亚洲象297头,栖息地面积约 7000 平方公里。

亚洲象种群目前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和威胁:从物种自身情况看,亚洲象作为大型动物,生育周期较长,繁殖率低,非常容易灭绝;从市场层面看,商家和买家对价格高昂的象牙制品趋之若鹜,致使亚洲象经常遭到偷猎者的袭击;从生存现状看,村庄、农田、道路将亚洲象栖息地分割成若干小片,使得亚洲象栖居的森林与人类生活区域交叉共存,人象之间冲突频发。

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亚洲象保护项目”,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携手合作,旨在以国际化视野为指导,在倡导区域合作的基础上,多角度、多途径保护亚洲象,缓解保护地人象冲突的现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地为保护亚洲象作出贡献;同时通过项目内容的达成,为其他国家亚洲象及其他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活动树立最佳实践样本。项目计划将扩大亚洲象的栖息地范围,一定程度上解决栖息地破碎的现状;降低公众对象牙制品的消费需求,减少偷盗猎的发生;提升公众对亚洲象的保护意识,主动拒绝参与伤害亚洲象的活动;提升亚洲象保护地居民抵御亚洲象肇事风险的能力;有效缓解人象冲突,确保当地居民和亚洲象能够和谐相处。

4.jpg

亚洲象  

物种100  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识

世界生物多样性在急剧减少!当前,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被砍伐。根据科学家们预估,在未来30年里,约有5%—10%的热带森林物种濒临灭绝。物种的大幅减少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敲响警钟,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

中国绿化基金会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主导实施了“物种100”(Wildlife Footprint)卫星跟踪项目,计划为中国境内的100个珍稀濒危物种安装卫星跟踪器,包括迁徙的鸟类以及部分水生、陆生动物,追踪到它们的生命足迹,解开地球生命的谜题,进而对物种的野外栖息地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科学规划与保护,助力中国自然保护公益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项目实施以来,已经为黄海之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安装了“物种100”项目的卫星跟踪器,实时追踪麋鹿的活动轨迹,这将为研究麋鹿种群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环境需求提供一手资料。未来一段时间,项目将借助科学设备和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针对中国境内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开展监测、科研与保护工作,通过信息开放平台,激励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物种100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项目,凝聚共识,推动实现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共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保护高黎贡山  提升生态环境和原住民生活福祉

高黎贡山是世界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已记载有高等植物256科1196属4897种及变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白眉长臂猿的重要栖息地。

中国绿化基金会、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腾讯公益携手发起设立“保护高黎贡山”项目,旨在通过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及参与,捐资支持自然资源调查、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原住民的替代生计、社会公众自然意识教育活动等方面建设,实现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项目组已购置了相关科研监测设备,举办了影像保护摄影培训、“为爱远征”等自然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出版了《高黎贡山的一千零一面》系列摄影作品丛书,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自然保护意识;同时,开展了腾冲黑泥潭、盈江苏典等东白眉长臂猿调查,初步掌握了东白眉长臂猿在中国的分布及资源情况,重点监测了大树杜鹃、长蕊木兰、红花木莲等珍稀植物,帮助原住民种植了咖啡、糯橄榄、白花木瓜等经济林,降低了他们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

守护云龙天池  物种和社区双受益

我国《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森林植被恢复在一些地区还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尤其是作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却缺乏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

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发起“云龙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森林科学恢复与监测,在恢复森林生态的同时,兼顾社区发展,让野生动植物和社区居民都能从森林恢复和保护中受益。

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完成了1000亩植被恢复工作。森林恢复部分主要工作包括幼苗培育、清林整地、植树造林、抚育管护,对火烧后的云南松林生态系统主要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过程进行长期监测,提供云南松林自然更新恢复的动态信息;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森林恢复实验中各项环境要素和生物多样性指标的差异,对森林恢复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恢复成效进行评估。

江豚保护专项  不让“唯一”受委屈

长江中生活着两种淡水鲸类动物——白鱀豚和长江江豚,这在世界各大河流生态系统中非常少见。长江江豚是我国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水生哺乳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然而,2006年科学家宣布了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保护长江江豚,保护长江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同寻常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011年,为了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中国绿化基金会通过自然中国专项基金围绕长江江豚的保护启动了江豚保护专项行动,与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起一系列保护江豚的重要行动。

9年来,项目组开展了“洞庭湖江豚守望”和“鄱阳湖江豚守望”两大活动,在江豚分布的洞庭湖、鄱阳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结合“地球一小时”“长江禁渔与增殖放流”开展了“留住江豚的微笑——湿地使者行动”“江豚守望”等子项目。

目前,项目组通过对16所高校大学生社团开展培训、暑期全流域调查、10座城市巡回展览宣传、明星志愿者参与、网络微博互动、媒体专栏与现场采访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了江豚保护的基础知识,绘制了江豚历史分布图和调查分布图,系统地宣传了“唯一”面临的威胁和生存危机。

5.jpg

江豚

雪豹守护行动  让雪域精灵在峭壁间腾挪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加剧,西藏布托湖湿地面临着诸多的威胁: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缺乏规范的旅游开发,游客活动对湿地、冰川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缺乏基础研究,保护政策缺乏相关的科学指导。

5.jpg

东北虎

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一汽丰田共同发起“青藏高原雪豹守护行动”项目,希望从科学研究、生态修复、社区发展和自然体验4个角度出发,为青藏高原东部草地恢复、水源涵养以及雪豹研究与保护等提供科学指导,保护雪豹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安全。

目前,项目组制订了丁青县雪豹调查方案,并针对布托湖湿地公园范围内的草场进行了摸底调查,确定项目范围内的放牧方式、轮牧时间、放牧单元、牧户数量和涉及村社等草地权属使用情况;在人熊冲突较为严重的甘岩乡进行了防熊电围栏试点,并对牧民进行了相应的使用培训;在丁青县中学,建立了一汽丰田雪豹科普基地,定期开展学生科普活动。

图片均由中国绿化基金会提供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