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濒危物种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守护赤水河廿余载,只为鱼儿归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刘如楠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8-10 08:55:51

绿水青山、飞瀑直下,游鱼嬉戏、白鹭成行,这是夏日赤水河畔的景象。在河边走一遭,当地的百姓纷纷感慨:“现在的生态越来越好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鱼儿从长江游迁至此,繁衍生息。而为了留住河里的鱼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员没少下功夫。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三代科研人接力调查、监测、育苗,给这条河流的鱼类资源及生态系统变化做了连续完整的记录。

近日,位于贵州赤水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及赤水河河流生态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赤水河站)正式成立,常年奔波在整个流域的研究者们有了驻扎的营地。

在赤水河站养殖区,《中国科学报》记者看到,一排排模拟自然河道落差和环境的室外梯级流水养殖系统,亲鱼池、催产池、孵化池等已初具规模,未来这里将成为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与种群保护基地。

“避难所”难避难

长江上游是我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最丰富的水域之一,共有鱼类286种,其中仅分布于该水域的特有鱼类就有124种,比例之高远超国内其他水系。然而,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和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推进,长江上游江段的水温、径流等生态要素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调查显示,受威胁鱼类多达79种,占长江上游鱼类物种总数的1/3。

“三峡大坝使约600公里的江段形成河谷型水库,水流显著变缓,水深增大。像圆口铜鱼、岩原鲤和长薄鳅等适应流水生活的特有鱼类,由于栖息地丧失而被迫向上游流水江段迁移。”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赤水河站站长刘焕章告诉《中国科学报》。

而赤水河干流保持着自然河流的特征,且流程长、流量大,人类干扰相对较少。于是,赤水河成了长江上游众多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避难所”。“我们的调查显示,赤水河分布有鱼类167种,包括白鲟、长江鲟、胭脂鱼等11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及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刘飞说,“这些珍稀特有鱼类绝大部分可以在此完成整个生活史过程,极大地丰富了赤水河的鱼类多样性。”

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整个干流及部分源头支流均被纳入了该保护区,受保护河段长达600多公里。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人员正是从这时起,开始对赤水河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研究。

刘焕章介绍,目前中科院水生所在赤水河流域共设立了5个固定观测点,每年按季节进行4次常规监测采样。“最初大家只能临时租住在河边的村镇中。缺少养殖装置,就用塑料盆、水桶替代,在出租屋里一字排开,把捕捞上来的鱼卵、鱼苗撒进去,蹲坐在地上观察、记录。”他说。

对他们而言,外在的、简陋的实验条件还相对容易克服,最大的挑战来自人们对鱼类保护的漠视。

多年来,刘飞遭受了许多冷眼,“向当地渔民、渔政打听情况时,常常被反问‘你们问这干吗’。说明来意后,对方也经常以‘不清楚、不知道’的理由拒绝配合”。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专门的渔船和工具,进行捕捞采样时往往需要依靠当地渔民的帮助。可是,看到他们一网一网地捕捞上来那么多鱼,不乏一些珍贵的品种时,我内心又十分矛盾。”刘飞告诉《中国科学报》,尤其是用电鱼机进行捕捞,一竿子下去,水里的各种生物,哪怕是还没孵化的鱼卵,多半都会死亡。

虽然这种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早已被明令禁止,但仍有一些渔民顶风作案。“渔民捕捞上来的鱼,由于生长自天然河流,价格不菲,可以卖到几十至几百元不等,最高可达800元每斤,其他的留作自己吃。还有一些没什么经济价值的小鱼则被拿去喂鸡、喂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他说。

“前些年,岩原鲤等中大型鱼类还是幼苗的时候就被捕捞了,有的土著鱼类已经从监测范围内消失。”刘飞认为,过度捕捞是破坏赤水河水生生物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

数罟不入 鱼群渐归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个早已被先人阐明的道理,从书本走到实际中,在赤水河花了十几年。

2016年底,当时的农业部提出赤水河流域于201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渔。自此,赤水河成为了长江流域首条实施全面“十年禁渔”的一级支流。

随着保护力度的增大,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现在开展科研监测工作时,从上到下都很配合,不搭理、不理解的情况基本没有了。”刘飞说,“在长江大保护的形势下,我们的工作内容也变得多样化。以前只是常规监测,如今要对禁渔等保护修复措施的效果做一些针对性的评估。”

渔民“洗脚上岸”后,鱼群逐渐回归了。中科院水生所于2020年编制的《赤水河禁渔监测、保护评估及规划制定中期总结报告》显示,流域内全面禁渔以来,鱼类资源明显恢复,多样性水平逐步提升。

报告显示,主要江段渔获物中,特有鱼类由此前的21.8种/年上升至22.7种/年,监测江段消失多年的土著鱼类被重新采集到。长江鲟的采集数量由禁渔之前的0.1尾/年上升至3.0尾/年,胭脂鱼由3.4尾/年上升至5.7尾/年。同时,鱼类的平均体重增加明显。

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亓磊表示,“以前我们很难全部掌握赤水河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习性等,保护变得尤为困难。科研人员多年来的调查研究使本底数据逐渐清晰。在修复、保护方面,有了科学研究做指导,我们的措施实施起来有据可依,成效很明显。”

亓磊认为,作为长江大保护的试点,赤水河禁渔的举措、成效为长江十年禁渔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珍稀鱼类有了人工繁殖家园

为了对禁渔之后鱼类资源的恢复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监测,对一些珍稀特有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为其野外种群修复提供样本来源,近年来,中科院水生所在赤水河站配置了鱼探仪及环境DNA监测系统等仪器设备,以监测部分常规采样无法监测到的种类。

“在此工作的研究人员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实验研究,多种仪器设备也需要得到合理归置。”刘焕章说,2015年,中科院水生所启动赤水河建站工作,一期工程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

20多年前,为了赤水河的鱼儿们,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一个人奔走呼号。此后,赤水河站陆续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前来,这其中包括刘焕章、刘飞,还有更年轻的研究者,如博士生余梵冬等人。今年是余梵冬常驻赤水河边的第3年,他笑称自己是“鱼苗宝宝的专职护理工”,微信头像是一条鱼,网名叫“小鱼”,在社交动态上发布的内容大部分与鱼有关。

目前,赤水河站有固定研究人员23人,已有毕业和在读研究生30人,鱼类和生态保护的队伍正在逐渐壮大。

刘焕章介绍,未来,赤水河站还将继续开展河流鱼类多样性的起源与维持机制、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沿着赤水河走一遭,不难发现,很多地方都在通过人工搭建生态鱼巢、修复天然水域产卵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等措施,补充和恢复渔业资源种群、数量。

曹文宣曾站在已经灭绝的鱼类模型前发出倡议,“给长江十年,养中华命脉”“爱她,就让她喘口气”。如今,鱼群成团成簇的景象正在赤水河中慢慢重现。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