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林业矿业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在全球无树土地广植1.2万亿棵树 可吸收2/3人为碳排放

来源:环境资讯中心 作者:姜唯 林大利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17 17:05:30

发表于“科学”期刊的最新论文分析,截至目前为止,在全世界种下上万亿棵树是应对气候危机最有效也最省钱的办法。树木生长便能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科学家估计,这种规模的全球性植树计划可以吸收多达2/3人为碳排。

科学家首先计算在不缩减农田或都市地区的情况下,可以种植多少树木,发现全球有17亿公顷的无树土地,可供1.2万亿棵原生树苗自然生长。这个面积约占全球陆地的11%,相当于美国和中国的面积总和。分布在热带地区的无树土地可以完全100%种满,其他地区的会比较稀疏些,平均大约一半的面积可被树冠覆盖。

研究中的“无树土地”明确排除了农地和都会用地,但包含放牧地,因为研究人员认为,部分的树木覆盖对牲畜也有好处。

15841940572_414cee5e68_c.jpg

苏门答腊雨林。彭瑞祥摄。

根据卫报报道,研究团队动员数百人测量Google Earth上80,000张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中的树木覆盖面积。接着,用人工智慧运算将这些资料与10个关键土壤、地形和气候因素相结合,画出全球可植树地图。

结果显示全球陆地还有2/3即87亿公顷的面积适合种植森林,而其中55亿公顷的土地上已经有树木。剩下32亿公顷的无树土地中,15亿公顷已经是农地,17亿公顷是过去劣化或植被稀疏的潜在林地。

研究主持人、瑞士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克劳瑟(Tom Crowther)教授对卫报表示,这项新的定量研究显示,重建森林不仅是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之一,而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令我震惊的是植树的效果。我原本认为重建森林的效果可排进前10名,结果发现它比其他所有气候变化解决方案都强大得多。”

48253960912_deb2623996_c.jpg

雪山的冷杉林。彭瑞祥摄。

克劳瑟强调,淘汰化石燃料和防止森林破坏导致碳排增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阻止气候危机恶化的必要条件,因为研究所设想的森林重建,仍需花上50至100年才能完全吸收2,000亿吨的碳排。

但是植树不需等到特朗普转念相信气候变化,也不需等到科学家提出将二氧化碳排出大气层的高深技术,克劳瑟说,“现在马上就能做,最便宜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种树、捐款给森林复育组织,以及避开不负责任的伐林企业来发挥影响力。”

其他科学家们都同意,必须从大气中除去碳才能避免气候灾难,但技术性的解决方案难以发挥大规模的作用。

同样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者巴斯丁(Jean-François Bastin)说,“各国政府必须立刻将森林重建纳入国家减排策略中。”

前联合国气候首长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也说,“总算有研究针对全球到底有多少土地可以种树而不影响粮食生产或都市生活进行权威性的评估。这对政府和私部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引。”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卡斯特罗(René Castro)指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确切的可种树土地面积、这些土地的所在位置,以及可以储存多少碳。”

不过,该研究虽然确定了植树的潜力,但没有谈到如何资助和实践全球植树计划。

克劳瑟认为,最有效的计划就是花每棵树30美分的成本进行复育工作,3000亿美元就能种下1万亿棵,“是截至目前为止最便宜的解决方案”。他指出,用奖励金鼓励地主种树是唯一的实践办法,而对亿万富翁慈善家们和大众募款3000亿美元并非遥不可及。

世界各地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植树活动,克劳瑟说,“全球都很有潜力。就碳捕获的效果而言,热带地区报酬率最高(树冠覆盖率为100%),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潜在森林重建面积有约一半在全世界最大的六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和澳洲。

然而,也有些科学家表示,研究高估了大规模植树的吸碳能力。伦敦大学学院的路易斯(Simon Lewis)教授提醒,植树前就已经在土地中的碳并没有被算入,而且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最大的碳储存量。他指出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1.5℃报告也有计算过本世纪新森林封存了570亿吨碳的情境。

其他科学家则补充,应避免单一栽培人工林,并尊重当地居民和原住民,才能确保成功复育森林、减少碳排放和增加野生动植物。

(编辑:Frank)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