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林业矿业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塞上煤城跳脱“资源诅咒”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李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22 14:40:46

1.jpg

曾经的粉煤灰煤矸石堆放场如今变成了中华奇石园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被视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理论叫“资源诅咒”,又被称作“富足的矛盾”,指的是一些地区拥有大量某种不可再生资源却反而落入工业化落后、产业单一、难以转型的窘境。

经济学家将其归结为,对某种相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

历史上的荷兰、德国鲁尔区,现在的委内瑞拉、中东地区等,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受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产生的困扰。

在中国,有262个资源型城市,一部分资源开采已经枯竭、历史遗留问题多,一部分资源开发强度大、综合利用水平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2.jpg

宁夏石嘴山,因煤设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中国工业史上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记。

7月11日,中国矿业报记者随“走访新宁夏、见证新发展”媒体采访团走进石嘴山,目光所及之处,完全颠覆了记者对这个在新中国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老矿业城市的想象。

显然,这个“出门一身灰”的黑色城市,已经跳脱了“资源诅咒”。

据了解,近年来,石嘴山市把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实施“浴火重生”、“腾笼换鸟”、“无中生有”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2018年,石嘴山“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北、西三面与内蒙古毗邻,南与银川市接壤。东屏滔滔黄河水,西依巍巍贺兰山,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点,石嘴山是宁夏工业的“摇篮”,工业总产值曾一度占宁夏总量的近40%。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铁等多个“第一”均诞生于此。

石嘴山于1960年设市,下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石嘴山倚赖重工业和高耗能的产业结构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当地超过30岁的人的依然记得,过去进入石嘴山市,必须经过那座粉煤灰堆积的小山。环境问题一度是困扰这座城市的大问题。提起它,人们总是联想到煤炭、粉尘和灰蒙蒙的天。陪同记者的石嘴山宣传部的人员告诉记者,过去的石嘴山人,出门根本不敢穿白颜色的衣服。

3.jpg

近年来,石嘴山市加快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大力推进“两个转变”,即推动由宁夏工业的摇篮向科技创新的摇篮转变,由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转变。

实际上,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关心的大事。为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克服困难、转型升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

2007年,我国正式提出资源型城市概念。2011年,国务院开始进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解决资源型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实现城市转型。

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2017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支持辽宁中部(沈阳-鞍山-抚顺)、河北唐山、宁夏石嘴山等12个城市(经济区)建设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国家政策的扶持,给石嘴山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更加强大的活力。中国矿业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石嘴山把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实施园区、产业、企业转型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形成了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多元合金为主导的多元化工业体系。

位于大武口区的宁夏维尔铸造有限公司,曾是一家煤机铸件生产商,随着煤机铸件销售额逐年下降,市场日益萎缩。“公司把年销售收入的8%用于研发,用创新突破路径依赖,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该公司董事长王小宁对中国矿业报记者说,由维尔铸造参与研发的“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铝合金枕梁”,打破了我国高速动车组枕梁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王小宁是个名副其实的矿二代,他说企业80%以上的员工都是矿二代或矿三代。他拉着记者的手说,他的祖籍在安徽,能在这里见到老乡真是不容易。他向记者介绍,他的父辈是为了支持国家“三线建设”来到石嘴山的。企业大量招用矿工的后代,一是因为矿工的后代能吃苦,二是因为“矿工情节”。

4.jpg

记者采访宁夏维尔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宁(左)

为倒逼企业转型,石嘴山市设置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以亩均税收贡献率、单位能耗工业总产值等为指标的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排名对企业在政策享受、用地、用电、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措施。

此外,石嘴山还积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科技金融、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形成了以瓜菜、制种、草畜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体系。

“互联网+”成为石嘴山谋求转型的路径之一。以软件开发和电子信息技术为培育方向的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入驻企业27家;加快电子商务全域化,建设12个电子商务示范乡镇、40个示范村,140余种特色产品上线销售,电商交易额增长85.5%。

通过加速转型发展,曾经“灰头土脸”的石嘴山,如今已经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全面推进产业升级

建市近60年来,石嘴山在建立煤炭基地和“三线”建设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万建设者汇聚石嘴山,开发开拓,共建共享,形成了“五湖四海、自强不息”的石嘴山精神,铸就了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

石嘴山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宁东、蒙西两个国家千亿吨级煤田之间,是呼包银兰经济带、宁夏沿黄经济区、宁蒙陕乌金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发达,距银川河东机场100公里,包兰铁路、京藏高速、石银高速、109国道、110国道、244国道等贯穿全境,被列为全国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之一。

近年来,石嘴山不断加大开放力度,不断完善惠农陆路口岸功能,加深与天津港、曹妃甸港的互利合作,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宁夏惟一B型保税物流中心,带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较快增长。先后与6个国外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与16个国内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共赢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2018年,石嘴山市以“重大项目推进年”和“作风建设深化年”为抓手,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各项指标呈现良好态势。

《中国矿业报》记者获取的数据显示,2018年,石嘴山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5.92亿元,同比增长8%,居宁夏首位,高出自治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4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6.47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8亿元,增长5.4%。

加速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是石嘴山推进全市转型发展的规划路径。2018年,石嘴山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多元合金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4.7%、36.1%、13.8%、16.5%,新增工业税收7.2亿元。

经过调整,石嘴山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18年,非煤产业和非高载能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89.7%、23.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2%,降幅居宁夏首位。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石嘴山推进实施工业园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处置“僵尸企业”96家,盘活土地4577亩。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两化融合”,实施100个工业技改项目,引导94户企业开展行业对标升级,14家企业列为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两化融合”水平提升至35.47。

2.jpg

据了解,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试点通过国家终期验收,高新区获批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平罗工业园区获批全国绿色制造园区。

石嘴山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一主引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2018年,石嘴山安排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1109万元,争取自治区沿黄专项等资金1.96亿元,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90项。

与此同时,加强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新建碳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11个,成立中国氰胺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7家。

打造生态旅游城市

“黑”和“灰”,曾是石嘴山市的主色调,这座城市也因此上过全国污染城市“黑榜”。惨痛的现实让石嘴山人警醒:“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石嘴山,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坚持“两山”理论,彻底从黑色转变成绿色,从绿色转变成金色的需要,是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追赶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石嘴山市计划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一体化推动生态治理,建设成为“两山理论”的示范市。

2018年,石嘴山市申报的贺兰山东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获得国家10亿元资金支持。按照试点工程绩效目标,石嘴山将在3年内建成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最终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群众富的综合生态治理目标。

石嘴山市将重点抓好贺兰山、黄河、沙湖、星海湖和三、五排“一山一河两湖两沟”及水源地保护,全面做好太沙工业园、红果子工业园、崇岗煤炭集中区整治工作,不断改良农田生态系统,筑牢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屏障,努力将石嘴山打造成生态“大花园”。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是其中重点。自2017年以来,石嘴山市持续打好贺兰山清理整治攻坚战,投入整治资金14亿元,完成243个治理点整治任务,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1万亩,人工生态修复3500亩、自然修复8万亩,项目整治成果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的肯定。

3.jpg

去年以来,石嘴山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契机,淘汰关停5家14台燃煤火电机组,淘汰改造燃煤锅炉83个,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7%,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8.2%、11.4%。

石嘴山市是“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级老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遗留下来的洗煤厂、造纸厂、水泥厂、钢厂、糖厂等多处具有时代和地域特征的工业遗址,具有发展工业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石嘴山正在推进实施的工业旅游项目4个,其中石炭井工业旅游特色小镇、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大武口凉皮经济产业园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此外,还有2个续建项目:惠农区国家级矿山公园,该公园集矿山文化、科普体验、观光游览于一体,已被原国土资源部授予石嘴山国家矿山公园称号。华夏奇石山是集园林绿化、园林石、石文化展示于一体的4A级景区,由原粉煤灰场改造建设而成,已经成为石嘴山旅游一大亮点。

石嘴山历史悠久,秦朝时设浑怀障,西汉时设置第一个行政建制——廉县。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贺兰山岩画、古长城、北武当、平罗玉皇阁、田州塔等人文古迹,移民文化、贺兰山文化、塞上江南文化、回族文化交相辉映,汉、回、满各民族和谐交融,这些都为石嘴山的旅游产业创造了文化基础。

下一步,石嘴山将结合银川都市圈建设,开发一批全面满足游客休闲度假、参观博览、影视拍摄、科普体验、购物消费等多样化需求的工业旅游产品。力争用两年时间,建设一批工业旅游精品项目,完善工业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逐步构建特色化发展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点。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