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林业矿业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曲靖,珠江源头最美森林城市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刘继广 霍兴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2 09:00:47

“珠流南国,得天独厚;沃水千里,源出马雄。”

曲靖市地处云南省东部,是珠江的源头和爨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入滇锁钥”、珠江源头第一市之称。

曲靖是彩云之南最美的城市之一,有林地面积2416.78万亩,占全市面积的55.67%,全市森林覆盖率44.27%,森林蓄积量达5950万立方米,林业产值达87.4亿元,境内有国家级、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23个,面积3034.08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面积10.2%。有人这样形容曲靖市的罗平县,“集桂林之灵秀,版纳之风情,九寨沟之幽静,三峡之险峻,黄果树之雄奇”。每年春节过后,罗平坝子便是油菜花金色的海洋,让到这里旅游的人们流连忘返。
曲靖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千里珠江,源远流长”,我国第三大河珠江源头发源于曲靖市沾益区的马雄山。同时,曲靖还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曲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曲靖全市人民以维护珠江源生态安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进程。2017年9月,《曲靖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家评审通过并由曲靖市政府批准实施,曲靖市创森工作正式启动。

曲靖市创森3年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由创建初期的43.33%增加到44.27%;全市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9163.36公顷,较创建初期增加了1456.49公顷;平均绿化覆盖率由 36.6%提高到40.47%;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由 27.36%增加到36.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76平方米增加到12.99平方米,净增4.23平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为主要指标的森林资源总量的整体提升。

创森撬动绿色发展,一幅“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的美丽画卷正在美丽的珠江源徐徐开启。

1.jpg

自然保护   会泽县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位推动 凝聚创森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曲靖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云南省委、省政府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决策部署,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森林曲靖的决定》《关于开展三年城乡绿化攻坚行动的意见》和《曲靖市2014-2016城乡绿化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森林曲靖”建设,举全市之力打造绿色宜居曲靖。

坚持高位推进,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文荣,市长李石松任双组长,四套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市财政、发改、林业等23个部门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区)书记、县(市、区)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兼主任、市林业和草原局长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兼副主任的办公室,作为全市创建森林城市的指挥、决策、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各部门协调推进的创森工作新机制。

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建设内涵。围绕总体规划,秉承全域创森新理念,立足“一核、四区、九心、百片、千廊、万家”建设布局,大力开展公园建设、游园建设、送苗活动、高铁沿线绿化、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发展林业产业,丰富生态文化,完善保障支撑。

坚持绩效考评,调动各方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创森工作的目标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建立创森工作台账。同时,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纳入《曲靖市年度县(市、区)综合考评》及《曲靖市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坚持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同绩效考评挂钩,有效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2017-2019年市级财政共安排创森经费6151万元,同时要求每年各县(市、区)安排创森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实行专账专户,确保专款专用。2016-2019年,曲靖市创建森林城市共投入58.43亿元。

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森林质量显著提升,资源保护全面加强,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森林文化更加丰富,曲靖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jpg

城区绿化   麒麟区全貌

工程带动 城乡绿化提档升级

曲靖市坚持高位推进、科学规划,政府主导、统筹发力,全民动手,先后组织实施“三年城乡绿化攻坚行动”“曲靖市农村增绿行动”“造林绿化三大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热潮。

在推进创森进程中,坚持城市与农村、生态与经济、整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做到“山、水、林、田、湖、草”融合,“乔木、灌藤、地被(草)、花卉”交融,“生态、产业、景观、宜居”并举,以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为重点,以城镇面山、生态修复为抓手,全力补足城市生态短板,突出生态景观建设,坚持造林与造景结合、绿化与美化同步,因景植绿、因绿配景,梯次搭配,营造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提升城市绿化档次水平。

采取规划建绿、腾地兴绿、拆迁见绿、见缝插绿、建园享绿等措施实施森林进城。全市新建城市公园19个、森林公园10个、湿地公园5个,改扩建公园10个,新建小游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37个,建成花园式景观大道7条36公里,改造提升地面停车场32个,创建森林城镇10个、森林社区20个、森林学校32个、森林单位50个。

目前,全市新造林65.17万亩,完成城镇面山植被恢复1.6万亩,面山景观改造1.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94个百分点。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34个,义务植树1333.64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93%,基本实现了森林围城。创建森林村庄33个、森林人家34个,新增乡村绿化面积6796.34公顷。新增道路绿化5713.54公里,新增水系绿化1981.51公里,构建了覆盖广泛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城际快速通道绿化全覆盖,全市道路平均林木绿化率由创建初期的55.01%提高到 85.19%,水岸林木绿化率由 66.22%提高到 86.46%,确保通道和水岸绿化日臻完善。新增村屯绿化面积6796.34公顷,确保乡村绿化全面达标。建成的多样性组团状的植物群落,绿化树种搭配合理,城区乔木种植比例由创建初期80.7%提高到82.07%,乡土树种使用率83.17%以上。滇朴、杜鹃作为市树、市花成为城市绿化美化的主角,为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森林树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3.jpg

珠江源头   马雄山的珠江源 沈良启摄

产业撬动 做大做强绿色经济

“海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人均不足4分地,人多地少的现状,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全镇人民脱贫奔小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给全镇人民带来生机,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乡村绿化美化与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产业扶贫相结合,走出一条‘产业跟着组织走、群众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成功发展之路”。宣威市海岱镇党委书记徐兴耀深有感慨地说。

海岱镇依托规划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投资1650万元,由13个村委会成立的16个生态产业扶贫合作社具体承担工程建设任务,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11万亩,建成5200亩刺梨示范基地,在全镇带动1.365万户农户规划种植刺梨2.13万亩,把荒山变青山,把高田、陡坡地变成“林海”。

2018年10月,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引进挂钩帮扶企业成立“海岱昆钢金福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52亿元,在大梨树村建成年产5000吨的刺梨果脯加工厂。全镇三农公司以生态产业基地为依托,整合价值500万元刺梨产业入股加工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每年按股金不低于6%比例分红,每年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不少于8000元收购订单,刺梨果实行保护价格收购,为每公斤8元。

截至今年6月,已生产刺梨罐头饮料571吨,创收1716万元,解决年固定用工50人、临时用工2310个,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383户1106人来自刺梨产业户均创收4100元,刺梨种植农户来自刺梨产业年户均收入3050元,刺梨产业已发展成为海岱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招牌产业。

打造“生态+产业+文化”品牌,实现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大发展、大提升。全市引导和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民发展林下种植、饲养、观光等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39.1万亩。

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扶持、典型带动等措施,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林农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28个,入社成员2890户,合作经营面积16.5万亩,其中12个林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抓住全市发展全域旅游和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新时机,发展林业新业态,依托全市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培育壮大森林旅游业,打造出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森林人家”、生态庄园、林家乐等,真正实现“山增绿、林增效、人增收”的目标。

将林业贴息贷款工作与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和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有机结合起来,用项目推动林业贴息贷款的发放,确保林业企业和林农得到资金扶持。

有序推进苗木产业发展。全市已发展苗木生产经营企业523家,生产经营总面积达3.34万亩,育苗面积3621.8亩,年可生产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油茶等造林绿化和经济林苗木2.06亿株。

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做大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在全市发展核桃406万亩,发展花椒16.7万亩,同时,引进企业规划发展油茶、油橄榄产业,已初见成效。

截至2018年底,曲靖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各类林业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达857.8 万亩,新增林产品精深加工基地4个,扶持发展省级龙头企业达49家,林业总产值达87.4 亿元。

4.jpg

珍稀动物   自然保护区内的牛背鹭

保护联动 构建生态保护大格局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绿色,曲靖市下足了功夫。

截至2019年,全市新增县级保护区4个,建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公益林等不同类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使全市自然保护区总数上升到23个,总面积达30.34万公顷。

会泽县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地调整规划与建设顺利推进,罗平县猕猴、岩羊、林麝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保护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宣威市桫椤、贵州苏铁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会泽县黄杉、松茸、红椿、金毛狗、海菜花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保护举措日趋完善,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全市范围内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重大案件,森林火灾发生率呈逐年降低趋势,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古树名木全部建档挂牌,保护率100%,森林资源安全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备。

5.jpg

公园建设   罗平县群众文化公园

宣传发动 掀起全社会创森热潮

在创建过程中,曲靖充分丰富活动载体,弘扬森林生态文化,丰富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内涵,向社会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以“陆良八老”为引领,着力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弘扬传播生态文明。举办市县级生态科普活动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80万份,“掌上曲靖”App宣传栏目刊出近1000余篇创森宣传材料,印发简报120期。

以创森进学校、进课堂为宣传重点,制作创森课件和创森科普教育片发放到全市所有大、中、小学中,组织每个班级上一节创森专题课,在中心城区重要路口或醒目位置安装大型户外“创森”广告牌,人民群众“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加强。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建绿,广泛开展树木认养活动,全市4881棵古树名木建档立卡,挂牌标识,均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地申报并成功创建富源补掌村等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建成陆良花木山林场等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5个。

曲靖市通过3年创森,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基本实现了市民推窗见绿、开门享绿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绿色理念已深入人心,实现了大地植绿与人心播绿双赢;在全市构建起科学合理、景观优美、多样性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城市新格局;城市绿色发展倒逼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生态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实现了生态惠民、林业利民、绿色乐民,大大提升了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如今的珠源大地,已经发展成为“碧水蓝天,树木葱郁,鸟雀啼鸣,鲜花满园”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城市。创森让珠源大地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