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林业矿业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北京告急!半个世纪,从“一棵松”到“一片海”(2)

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 谢芳 鲍瑞敏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9-17 10:10:03

4.“会战”

1964年初春,王尚海和中层干部跑遍了林场的山山岭岭,最终发现了“马蹄坑”。

马蹄坑因形如马蹄踏痕而得名,位于林场东北部10公里处,三面环山,南临一条小河,共有760亩地,地势平缓,适宜机械作业。王尚海决定在这里进行“大会战”。

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们分析了前两次失败的原因,得出结论,外地引进的树苗在调运过程中容易失水、伤热,而且极难适应塞罕坝寒冷、干燥的恶劣气候,要想成功,必须自己育苗。

技术人员们不分昼夜在林场中考察,经过数月的调查研究和开会讨论,终于研究出技术改造方案。

一方面,他们改进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了全光育苗的成功,并摸索出培育“大胡子、矮胖子”,即根系发达、苗木敦实的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实现了苗木自给;

另一方面,他们改进了苏联的造林机械和植苗锹,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技术,提高植苗速度。

【注:“三锹半”的第一锹是松土,要直立,先往里晃动一下,再把苗放进去;第二锹是填埋,先填里,再往外;第三锹是压土,把前一锹压实;最后半锹是让土更结实。】

除此之外,林场还辅之以分级造林、地表重耙等配套措施。赵振宇在考察过程中还发现了拥有十几米长根系的黄柳,他将沙坡横向挖沟,再把黄柳一道道埋进去,流沙被固定住了,树也能种活了。直到现在,塞罕坝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育苗造林的技术,在业界依旧领先。

苗有了,地选好了,塞罕坝再次开种。

1964年4月,王尚海精心挑选了120名员工,带头吃住在山上,每天,各种机械一响,“马蹄坑造林大会战”就开始了:指挥和技术人员随时靠近机车进行具体指导;投苗员紧紧盯准相应的标准线,尽量缩短苗木根部的曝光;各行上扶踩的人一丝不苟地调整深浅度,扶正或在漏植点补栽苗木。

就这样,经过30多天的奋斗,马蹄坑造林688亩,到10月初,所植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9%以上。这是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

1989年底,病重的王尚海在承德一所医院的病床上用手艰难地指向北方,说出了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塞……罕……坝……”

这年12月24日,遵从王尚海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松林也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1.jpg

当年“马蹄坑造林大会战”的幼林地。图源 | 新华网

找到科学的方法后,造林则要“提速”了。按照当时林业部的要求,林场要在20年左右把150万亩的土地全部绿化,其中要造林100多万亩,这就意味着20年里每年要造林5万亩左右。

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到每一个上坝拓荒者身上。这其中,有六个女孩子格外引人注目。她们分别是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备荣、李如意、王桂珍。

1964年的夏天,她们六人正在河北省承德二中读高三,住同一个宿舍。闲聊时,陈彦娴经常畅想自己今后的人生,要像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一样,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后来,她听说邻居刘文仕被任命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场长,那里正在大规模机械化造林。六个人一合计,决定放弃高考,一同申请去塞罕坝造林。

就这样,十八九岁的她们从承德启程,在路上颠簸了两天两夜后,上了坝。

上坝后,陈彦娴没有如愿开上拖拉机,而是被分配到千层板林场苗圃,负责育苗工作。从掏大粪做有机肥开始,这六位姑娘吃着土豆、咸菜,喝着雪水、雨水,开始了辛勤的工作。为了掌握好播种时盖土的薄厚和压实度,她们拿播种用的滚桶和刮板一遍一遍练习,手臂肿了也不停,她们时常要在寒冷冬日里扎进泥塘作业,走六七里地到山上运送砍下来的残木,“马蹄坑造林大会战”的胜利也有她们的一份功劳。

陈彦娴的妈妈心疼女儿,专门跑到林场劝她回家,并给她安排好了工作,但陈彦娴坚持留在坝上,一直待到了退休。这就是著名的“六女上坝”故事。

从1962年到1982年的20年中,哪怕是经历了1977年的罕见“雨凇”灾害和1980年的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第一代塞罕坝人仍在沙地荒原上成功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达七成,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塞罕坝的生态坏境得到了恢复。

5.守护

植树造林讲究“三分造、七分管”,塞罕坝大面积造林成功之后,需要精心看护和管理。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营林场改革的浪潮,塞罕坝机械林场也开始了探索。与此同时,“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并在1979年被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作为“三北”防护林环北京、天津区段的主要组成部分,塞罕坝的重要性有增无减。

从1983年开始,塞罕坝的主要任务由造林转向森林抚育和经营。林场的树种复杂,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等不同树种的抚育要求各不相同,需要建立精细的营林体系,针对不同树种实施差异化经营模式。

第二代塞罕坝人也是在这一时期加入的。1984年,刘海莹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放弃了老家秦皇岛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塞罕坝做了一名基层林场技术员,樟子松造林技术难题,就是他解决的。如今,塞罕坝林场内落叶松面积达68万亩,是第一大树种,樟子松则有14万亩,排第二。

生物病害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对森林的侵蚀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林场也十分重视森林有害生物的预防。

塞罕坝第三乡林场森保股股长朱凤恩自1979年开始,就致力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4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防虫得抓最佳时机,太早的话,虫子没孵出来,效果不好;太晚的话,虫子长成了,耐药性强,防治难度也很大。”他经常捕捉不同种类、不同成长期的害虫,用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的农药分别喷洒,记录死亡时间,最终找出了适用于不同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最佳防虫药品,计算出不同强度虫害下的用药浓度和喷药频率。

2002年,松毛虫袭击塞罕坝,局部地区受灾严重,朱凤恩每天凌晨1点半就带领技术人员和喷药工人开始工作,晚上10点才能回家休息。就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最终打败了松毛虫。后来,河北省在制定有关喷烟机防治病虫害的地方标准时,主要经验数据大多都由塞罕坝提供。

现在的塞罕坝依旧重视有害生物测报,定期开展有害生物联防会议。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地针对不同的有害生物,采用飞机防治、物理防治、天敌防治等多种办法,有的放矢。

除了这些工作,塞罕坝还有一个永远绕不开的问题:防火。

塞罕坝林场中,森林集中连片分布,林下、路边蒿草茂密,可燃物载量丰厚。此外,这里降水量较少,干燥多风,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威胁树木安全。因此,林场建立不久,就设立了瞭望站点,起名“望海楼”,通过人工瞭望的方式防控森林火灾。

“望海楼”其实是“望火楼”,之所以称作“海”,一是为了避讳“火”字,二是期盼树木早日成林海。

“望海楼”历经四代更迭,最初只是一人多高的马架子,三角形的房顶上盖满茅草,前面提到的第一代塞罕坝人——19岁的孟继芝,就是在这样的马架子上完成防火瞭望工作。

第二代“望海楼”是一间简单的红砖房,上面有一个孤零零的窗户,一个烟囱;第三代是一间平房,配上稍高一些的瞭望楼;如今的第四代,则拥有了五层高的瞭望塔。

1.jpg

几代“望海楼”图片。图源 | 郭香玉 新华网

2006年,刘军和齐淑艳夫妇上坝成为塞罕坝的瞭望员,他们是来接替前一对瞭望员夫妻的——那对夫妇的孩子自出生后就待在林里,3岁了还不会说话,见陌生人就跑,为了孩子的成长,夫妻俩申请调换了岗位。

刘军和齐淑艳所在的亮兵台“望海楼”海拔1940米,是林场最高的“望海楼”。每年,两人要在瞭望点驻守至少六个月,重复登上16米高的瞭望台瞭望,隔15分钟做一次记录,一天之中要瞭望96次。

现在的塞罕坝有九对夫妻“望海楼”,他们一个记录本、一副望远镜、一部电话,一望就是十数年。

2.jpg

刘军、齐淑艳夫妇在“望海楼”前。图源 | 刘少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

6.卫士

2005-2010年期间,第三代塞罕坝人也上了坝,80后扑火员陆建就是其中之一。其实,陆建是标准的“林三代”,1962年,陆建的祖父就来到塞罕坝,成为了第一代务林人,后来陆建的父亲陆爱国在林场出生,成为一名瞭望员。

像陆建这样的“林三代”,在塞罕坝有很多。前文提到的赵振宇1962年上坝,1967年他的女儿在林场出生,后来成为第二代务林人,1992年,他的外孙女王崇出生,毕业后成为第三代务林人。

在三代人的努力下,今天的塞罕坝已经成为华北地区耀眼的绿宝石:森林面积达115万亩,森林覆盖率82%,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至10倍。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塞罕坝成为珍贵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这里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保护植物9种。

2010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有林场建设标兵”称号,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国有林场。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授予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环境领域的最高荣誉。此后的考察中,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更是高度评价塞罕坝不仅对华北、对中国意义重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也有很好的鼓励作用和启迪。

除了改变环境,塞罕坝还改善了当地人的收入,为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

为守护好这片林海,林场广开大门,吸引大家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中,每年能为当地的百姓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年均发放劳务资金6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

年近60岁的袁怀东已经在塞罕坝林场工作了30年,他表示林场的活儿一年到头都干不完——春季植树、夏季喷药、秋季割草、冬季剪枝。在林场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下,许多人都成了掌握多项林业技能的“土专家”。

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1993年5月,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获批组建,林场在园内打造了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亮兵台、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到2007年时,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1.jpg

2021年6月27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晨景。图源:杨世尧|新华社

现在,塞罕坝已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每年生态旅游相关收入超过6亿元,推动了100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自1961年的选址开始,到今年的“楷模”称号,从荒漠上的一棵孤零零的落叶松开始,到现在的一片茫茫林海,在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塞罕坝用60年时间,摆脱了荒凉和贫困,拥有了绿色和新生。

如今,那棵被称为“功勋树”的落叶松依旧矗立在塞罕坝,它的身边是亿万棵树木,它们静默在华北大地上,继续见证塞罕坝新的黎明。

参考资料:

1.塞罕坝之歌——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52年艰苦造林纪实|王国平、耿建扩、周洪双.光明日报.2014-03-18

2.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郭香玉.新华网.2017-08-04

3.学习进行时|塞罕坝,习近平为何如此关注|金佳绪.新华网.2021-8-24

4.塞罕坝林场研究(1962-2017)——兼及生态环境视角|高海南.河北师范大学.2019-06

5.关于清帝北巡的两点思考|王朓朓、孙福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24期

6.木兰围场放垦与生态变迁|毕宪明.承德日报.2008-07-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8.口述:半个多世纪、三代人、一件事儿|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08-25

9.王尚海:塞罕坝上“一棵松”|马彦铭.河北新闻网.2017-06-28

10.赵振宇:愿做林场“螺丝钉”|潘文静、李巍.河北新闻网.2017-07-13

11.陈彦娴:“六女上坝”谱壮歌|马彦铭.河北新闻网.2017-07-24

12.塞罕坝夫妻“望海楼”的故事|刘少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8-31

13.用生命书写绿色传奇——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55年艰苦奋斗造林纪|潘文静、段丽茜、李巍.河北日报.2017-07-26

14.刘海莹:绿水青山展抱负|霍艳恩.河北新闻网.2017-08-06

15.塞罕坝守望者:三代人,半个多世纪,写就一片绿洲传奇|李照.荔枝新闻.2019-10-01

16.科学经营 增林扩绿 推进林场生态建设——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大唤起林场生态建设纪实|王春风.中国林业.2012-06(下)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