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林业矿业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打造国有林场扶贫贵州样板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8 16:48:01

编者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为帮助国有贫困林场尽快脱贫解困,中央财政从1998年开始安排扶贫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国有贫困林场建设发展。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50多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科技推广及培训等。

各地从国有林场实际出发,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和智力扶贫的作用,创新扶贫机制,提高扶贫效果,实现了财政扶贫与国有林场改革、生态建设相互协调、互相促进,推动了国有林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国有林场代管乡镇、村及周边贫困人口脱贫。

本报今日刊出部分省份国有林场扶贫工作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这里是林场利用扶贫资金为职工开办的花木公司”。

“这里是林场利用扶贫资金兴建的苗木基地”。

“这里是林场利用扶贫资金兴建的管护用房”。

贵州省独山县国有林场场长何可权带领笔者参观林场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时难抑兴奋之情。

由“输血”到“造血”,贵州省国有林场扶贫走出了一条不寻常之路!

贵州地处西部,是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山区省份之一。贵州脱贫,关键在山区;林业脱贫,关键在林场。

截至目前,贵州省国有林场虽然已全面完成了改革的主体任务,但是,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全省共有国有林场105个,总经营面积555万亩,现有在职职工3867人。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人才匮乏的职工队伍是制约贵州国有林场长足发展的两大瓶颈。

“如果不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从1998年开始连续20年一直对国有林场实施扶贫‘输血’工程,贵州国有林场就很难有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贵州省林业局营林总站张乃春总站长说。

在财政部和原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贵州省1998~2018年共争取中央扶贫资金20242万元,主要用于贫困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森林保护和培育3个方面。

20年磨一剑!国家扶持贵州贫困国有林场的资金量逐年增加,不但有效改善了贫困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了珍贵的国有林资源,而且有力助推了贵州的脱贫攻坚。

改善基础设施

通过实施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缓解和改善了部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条件,重点解决了部分林场通电和饮水安全问题。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国有林场通过实施扶贫资金项目,结束了该场老旧工区几十年不通电的历史。2010年春节前,林场职工家里安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

在独山县利用扶贫资金新建的苗木基地旁,一幢利用扶贫资金新建的3层管护房拔地而起。何可权激动地说:“要不是有扶贫资金,要盖这样的管护房连想都不敢想。”

增强经济实力

独山县国有林场自1957年建场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投资渠道不畅、自身无资金、贷款无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为彻底改变像独山县国有林场这样的贫困状况,提高林场职工收入,贵州省利用扶贫资金重点扶持了一些具有产业发展潜力和实施条件的林场。

独山县国有林场利用60万元中央扶贫资金用于森林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以独山国有林场为基础建立的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创收50万元以上,同时,还解决了5个职工家属的就业。

中央扶贫资金投入习水县土河林场(习水省级森林公园)后,引起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带动项目资金投入7000余万元,使林场森林旅游接待能力显著提升,年经营收入达3000万元,缴纳国家税收510万元,同时,也给林场周边群众创造了良好商机,带活了几十家餐饮、娱乐、购物商家。

六枝特区花德河林场利用中央扶贫资金投入林下经济基地建设,引进5家民营企业和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种植面积100余亩。积极为“三变”改革,为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探路。

此外,还有部分林场充分利用林场有利条件,发展特色种植业,提升林场自身的“造血”能力,前景光明。林场鼓励职工家属通过参股、承包等形式参与项目实施和管理,不仅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增加了林场职工的家庭收入。

保护森林资源

贵州省在扶贫资金项目安排上,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与森林公园建设相结合,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发展珍稀树种与景观改造相结合,既改善了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又方便了职工生活,促进了森林旅游业发展。同时,积极为森林公园开展招商引资及经营活动创造条件,拓展渠道,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不仅提升了林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为林场周边的精准扶贫户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有力地促进了林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省直属国有龙里林场从2006年开始至2017年,在原国家林业局和原省林业厅的关心支持下,贫困林场建设共投入资金1871.4万元,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林场的发展尤其是龙架山森林公园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张光辉场长说:“扶贫资金对林场的发展和招商引资的撬动作用十分明显。”

一是带动了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快速发展。年游客数量从最初不足10万人发展到现在超过70万人,森林公园已成为省会贵阳市风景优美的后花园和龙里县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二是带动了脱贫致富。一棵松村民组有20多户村民,他们利用森林公园蓬勃发展的契机开办农家乐,根据今年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调查数据,公园内村组依靠经营农家乐等年总收入已超过2000万元,村民全部脱贫进入小康。

三是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过去龙架山周围都是一些村庄,随着龙架山森林公园一步步发展壮大,这里的房地产业方兴未艾,房价每平方米已经接近5000元,远远超过了县城房价,龙里县城的中心位置也慢慢向这里转移。另外,随着林场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和实力的不断提高,一些大型上市企业如绿城和融创等房地产巨头和林场达成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方面的项目合作。

壮大扶贫力量

贵州省通过实施中央贫困国有林场扶贫资金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项目,带动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贫困国有林场的支持。各地在国有贫困林场实施扶贫资金项目过程中,采取国家出一点,有关部门拿一点,林场自筹一点,职工集一点的做法,有效形成了社会资源共同帮扶贫困林场的局面。壮大了扶贫力量,扶贫效果十分显著。

2001年,独山县国有林场开始建设翠泉省级森林公园,2004年景区成为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景区累计投入3.5亿元,发展成以森林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特色的森林旅游景区。

据不完全统计,独山县国有林场从2006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50万元,这些资金如雨后甘霖,促进了独山县国有林场的跨越式发展。

贵州省国有林场用20年扶贫路证明,国有林场扶贫资金的设立,是国有林场跳出资源危困经济危困窘境、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美丽嬗变的“源头活水”。

逐步把国有林场建设成为“管理科学、经营有序、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的现代化管理林场,把林场打造成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品亮点、社会和谐发展的展示品牌,这是贵州省国有林场提出的“十三五”发展蓝图。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