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林业矿业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城区型废弃矿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2)

来源:《中国矿业》 作者:罗萍嘉 田亚琦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03 00:25:58

三、城区型废弃矿区地下空间协同开发策略

对于一个城市或者地区来讲,“一些特殊项目的运作对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促发和推进作用”。同样,以开发城区型废弃矿区地下空间为主的特殊项目能够将城市资源整合,迸发城市新活力。

3.1 利用废弃矿井下的地热资源,开发能源政策指导下的城市“新能源”基地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实现生态转型的一大途径。据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煤矿的高温矿井共有62个,其中约60%的矿井常年温度处于30~35 ℃。煤矿地下空间的丰富而稳定的地热资源等待被利用。室温调节以及热能发电是对废弃矿井下的地热资源研究的主要体现。

3.1.1 利用地源热泵系统调解地面用户室温

利用地热资源调节室温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地热水直接注入供暖管道,但仅能为地面用户供暖;第二种是利用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废弃矿井下的巷道常年温度相对稳定,夏季地下温度低于地上温度,冬季地下温度却高于地面建筑内温度。而地源热泵调节室温的特点就是将废弃矿井当作换热器,通过浅层地表的水、土壤等交换热量,再将其通过地源热泵输送至室内温度调节系统中,这样便可以在不需要其他辅助热源及冷却设备的条件下,实现地面建筑内用户冬夏季调节室温的需求。

3.1.2 利用矿区地热资源进行发电

利用废弃矿井下的地热能,建立新型的地热能发电站。发电的过程主要是以热蒸气为主的,地热能产生的热蒸气输进涡轮机中,使涡轮机转动发电,使用后的热蒸气再注回到管道中。利用地热资源发电的整个过程中,热蒸气的产生不需要任何固体燃料的加热,仅仅依靠地热能。除此之外,建立周边社区供热及热循环系统。通过地热能进行发电,大大减少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城市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符合城市转型的要求。荷兰海尔伦市利用煤炭矿井下的地热能建成的新型发电站是比较著名的一个案例。此发电站的建成不仅产生电能,而且调节附近300多处建筑的室内温度,从而使当地的CO2排放量减少了55%。

基于此,以徐州市卧牛矿矿区为例。卧牛矿业废弃地位于徐州市西南方向,距城市中心区仅8 km,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不仅有京杭大运河,还紧靠铁路线,是典型的城区型废弃矿区。卧牛矿废弃后阻碍城市的发展,所以徐州市将卧牛矿废弃地定为重点规划地块,区域的发展潜力巨大。由于卧牛矿周边大面积土地都被划为居住用地,并且卧牛矿内地下遗留3条大巷,总长约57.84 km。在针对现代节能建筑供暖时,6 km的巷道配合高效热泵机组可以提供6万多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因此,在加固后的废弃矿井下引入地源热泵、涡轮机等新技术,利用地热资源,为周边居民提供清洁能源,并调节建筑室温,使卧牛矿成为徐州市的新能源基地,并推动徐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要结合相应的政策奖励。比如政府应鼓励地产公司与煤炭企业共同合作进行地下巷道的开发利用;对于前期投入较大的项目,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等。

3.2 利用废弃矿井下的特殊环境建立地下医学机构等,发展地下宜居城市,满足城市空间发展的政策

当前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激增、住房紧张以及空间紧凑等问题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据预测,21世纪末期地下空间将成为全球1/3~2/3人口主要的生活工作空间,所以地下空间是人类扩展城市空间的首选目标,而地下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同样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据意大利国家地下核物理研究所的一项关于低辐射环境下对生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深地低辐射环境中细胞生长发育减缓。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矿井巷道全部位于岩石之中,矿物盐层中含有的某些物质弥漫在空气中,产生的医学效应对治疗或改善某些呼吸疾病有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岩洞疗法”。位于罗马尼亚一个盐矿下200 m的地下疗养院就是运用岩洞疗法的典型案例,由于盐矿下常年温度保持在12 ℃,并且空气中含有氯化钠、雄黄,对治愈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的功效。由此可见,利用一定深度下具有独特而又稳定环境的城区型废弃矿井大量的地下空间,建立地下医学、地下疗养院等场所,在缓解城市空间紧张等社会问题的同时,还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并且推动了矿井转型以及职工分流,是符合城市生态转型的一大重要举措。

以北京市门头沟煤矿为例。根据谢和平院士论文《深地医学研究进展及构想》中的内容,为实现“十三五”期间提出的煤炭产能全部退出北京市的目标,门头沟煤矿可依托北京市大量的科研人员以及优质的医疗资源,建立我国的深地医学实验室,进行医学基础研究。门头沟煤矿位于北京市下辖的市辖区门头沟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井田面积达63.2 km2,最深处有超过1 000 m的地表覆盖岩土层,矿井深度介于650~1 400 m之间,深度合适,矿井成型,方便快速改造。同时,可选取安全的矿井结合“洞穴疗法”建立地下疗养机构,有利于北京市严重的空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道疾病、变应性鼻炎等病症的恢复。

3.3 开发“文化小生境”概念下的废弃矿区地下空间,形成文化政策指导下的城市新形象

文化小生境是指文化特性在同一区域内相互作用而形成所处区域内特有的文化环境。因此,城区型矿区和周边建筑、环境特点组成其独有的有价值的文化小生境,成为城市工业遗产的一部分,是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象征。工业遗产产生于废弃的矿区以及工业基地,一些城市居民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不充分,认为是工业遗产的存在导致城市发展的停滞不前。

升级城市遗产类文化,能够使本地居民的归属感增加。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当升级城区型废弃矿区的工业遗产文化,通过文化教育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文化空间,实现产业转型的同时,增强居民对工业遗产的认同感,从而实现城区型矿区·城市的协同发展。具体方法如下:利用现有的废弃矿井地下设备及资源,经过二次开发和部分修复重建,重现不同时期煤矿的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以及真实采煤场景,并利用地面与地下存在的高差,构建如地下瀑布等地下生态景观,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开发以教育、参观、娱乐、体验为主的矿区主题公园等。德国鲁尔区是发挥文教产业的典型代表之一,特别是在废弃矿井原址上建造的波鸿市德国国家煤炭博物馆,以矿井地下空间的互动体验项目最为出名。德国煤炭博物馆的建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年接待大约60万名参观者,其中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慕名参观者,在开发了旅游产业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工业遗产的认同,促进了该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已建成的矿井地下空间的项目有紧邻山西大同市区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四川乐山的嘉阳国家矿山公园等。对此,以徐州夏桥煤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夏桥煤矿始建于1882年,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位于徐州贾汪中心城区的西南部,交通便利,地块价值高。夏桥煤矿废弃后,闲置的废弃土地、地区经济衰退、文化传承湮灭以及大量下岗工人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夏桥矿所在地贾汪区的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废弃地保留了完整的矿井设备、工业厂房以及铁路等,并且还具有红色文化背景。所以,根据《贾汪区总体规划(2004~2020年)》,可建设特色矿业文化主题公园,以地面博物馆、文化广场以及矿井地下体验为主,让参观者不仅能看到夏桥矿的发展历史,学习到相关煤炭知识,也能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到煤矿工人的不易。通过这种集科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项目,塑造努力拼搏,忘我奉献的“徐州精神”,做到文化的延续,促进城市的发展。

四、结  论

1) 城区型废弃矿井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生态转型的新途径。

2) 本文将“矿城”协同理论介入城区型废弃矿区地下空间开发研究中,并构建以政策决策系统、监测评估系统、规划系统与目标系统为基础城市生态转型复合系统。

3) 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条件以及城市生态转型复合系统,提出三种分别以新能源、空间拓展以及工业文化为指导的城区型废弃矿区地下空间的开发策略,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作者简介

罗萍嘉(1977—),女,四川乐山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城市更新设计、废弃矿区生态转型方面的研究,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田亚琦(1992—),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废弃矿区生态转型、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研究,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