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浙江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浙江桐庐探索“1+x”地灾治理新模式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朱松涛 尹芳 吴安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27 16:38:32

7月19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郑金龙来到该县分水镇城西村西坞口后山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检查刚刚完工的隐患点一期治理工程质量。他欣喜地告诉记者,这是该县探索“1+X”地灾治理新模式的试点,将灾害治理与后期利用相结合,不但能消除地灾威胁,还能增加建设用地,促进生态保护,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新产业打下基础。

桐庐县“八山半水半分田”,是浙江省杭州市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之一,全县经认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30处,受威胁群众251户1020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同时,可利用土地相对较少,开展地灾治理能不能把发展的需要也考虑进去?

为此,该县选定直接威胁居民62户233人的分水镇城西村西坞口后山地质灾害隐患点,试点探索“地质灾害治理+”理念下的隐患治理新模式。针对该隐患点“后缘裂缝、前缘臌胀、坡脚渗水”等特点,桐庐县邀请规划、建设、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专家参与制定治理方案,通过对工程难易程度、综合效益等方面比对,最终决定通过“削坡造地”实施治理。“该方案不仅可减少800多万元工程造价,且施工难度小,实施完工后还可直接产生6800平方米的新增建设用地。”桐庐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适介绍。

治理工程的综合效应首先体现在实现“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保护”上。工程以削方减载为主,由坡顶开始向下分级削坡,并对形成的6级坡坡面进行加固、绿化,修筑排水工程、挡墙。施工产生大量的表土资源、土石方资源等可充分再利用,共挖方20.44万立方米,其中用于回填压脚2000立方米,余下的20.24万立方米土石方就近用于分水镇客运中心、下白沙沿江道路填方工程以及该县的“千亩水田万亩垦地”造田造地工程,减少了异地取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了生态保护。

其次,工程也实现了“地质灾害治理+用地保障”。该县城建办主任陈建法介绍,工程治理形成了4个平台,其中两个宽敞平台可利用,新增建设用地9500平方米,再加上二期治理工程可产生建设用地5000平方米,该治理工程总计可增加1.45万平方米建设用地。

同时,地灾治理工程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打下基础。工程将隐患点治理与周边自然生态景观融合并修建道路,完善了乡村基础设施。依托已建好的基础实施,新增的建设用地将用于建设新小区或民居民宿。工程现场属于典型的低丘缓坡资源,是实施“坡地村镇”的良好场地,分水镇将以此为平台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新经济,进一步促进农户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