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浙江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绘山水画卷 展小镇风华——湖州市长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纪实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董耀顺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15 09:15:33

青石铺就的古韵街巷、清澈宜人的生态河道、红花绿树掩映下的街头游园、充满江南风貌特色的沿街建筑……如今,漫步长兴各个小城镇,你都能体会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美丽的人居环境,铺就了小城镇幸福的底色,更是小城镇蝶变新生的开篇。

今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上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朝着“将小城镇打造为连接城乡‘最美客厅’”的目标,完成了5个小城镇的“省考”,全新的长兴小城镇散发出“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味”的迷人气质,更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强劲活力。

风情仙山 踏美而来

仙山集镇位于泗安镇西部,与安徽省广德县交界。仙山村文化底蕴深厚,南有五千年马桥遗址,北有春秋战国古墓群。仙山村生态环境优美,境内的仙山湖获评国家4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游客络绎不绝。

仙山集镇全力推动综合整治,实现全域美丽的新风貌。首先对农民新村、道路沿线、卫生院等重点区域集中卫生整治,实现无乱堆物、无乱摆摊、无乱张贴、无乱竖牌、无乱抛洒、无乱放养;其次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健全保洁人员工作机制,实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严格执行“户分、村收、镇运”。

常态化开展“道乱占”“车乱开”整治,针对景观大道“摊乱摆”现象重点整治,整顿沿街商铺经营秩序,打击游商游贩,营造整洁有序的购物环境。统筹推进“线乱拉”整治,全面完成弱电线路“上改下”3公里,采用多线合一、多箱合一、穿管等技术进行入户线改造56户,并杆整治20处,拔除废弃线杆50余根。依法开展“房乱建”治理,农民建房实行“五到场”,建立三级违建监控网络,村划分网格并由村干部担任网格责任人,坚持每日巡查。

积极完善配套设施,镇容镇貌蝶变焕新。合理设置城乡公交线路,改造港湾式公交站台;新建仙山村文化礼堂及文化展厅,将原仙山小学教学楼改造为仙山村便民服务中心;新建2A级标准旅游公共厕所;新增景观大道路灯29盏,保证亮灯率达98%以上;埋设及改造雨污水管道3.6公里;修补破损路面270平方米;新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座,采用可渗水材料铺设环形健身步道约500米,增设群众健身点1处,儿童游乐区1处,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同时,仙山集镇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湿地风光·绿色仙山”为主题,打造全域景区化,成功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此外,仙山还引进工商资本承租村集体房屋,以养生度假为特色的仙山湖乡村酒店,每年租金收入15万元;引进开发慢生活精品民宿,村集体创收40万元,今年仙山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可达66万元,同比增长达200%。

仙山集镇围绕“一山一湖两寺院七古迹”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舞狮”“祠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仙山文化礼堂、文化展厅、墙绘等为宣传载体,大力挖掘人文特色,讲述仙山故事,在主要道路交叉口新建具有仙山特色的标志性绿植小品,设计了仙山集镇logo,彰显美丽乡村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点。

如何盘活存量资源,仙山集镇着实费了一番脑筋。当地把原仙山小学教学楼改造成为村便民服务中心,在原小学宿舍楼旧址上新建文化礼堂和运动场地,保留原有树木建设健身休闲游乐公园,打造成集村民办事、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艺术林城 幸福跃升

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是林城镇的一张历史文化金名片,为了实现城镇“景观风貌更别致,内涵文韵更丰富”的双重目标,林城镇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在整治过程中,拆除枪梗村大量的危旧房,利用枪梗村本身形似一条龙的区位优势,将其改造成百叶龙公园,西侧入口为龙头,东侧出口为龙尾,若隐若现。百叶龙公园的建成,给老百姓提供休闲游玩空间的同时,也成为了百叶龙文化的宣传和展示长廊。

放眼望去,总长度约2公里的滨河休闲绿道,现已成为老百姓早上晨跑、饭后散步的不二之选。承载着当地传统文化的展示牌分布在绿道沿线,成为让林城人更懂林城的文化窗口。

林城始终把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小城镇整治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全面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新建和改建公共厕所,尤其是农贸市场公厕,经过改造,解决长期存在的臭气问题,得到了老百姓极大的认可和赞扬;在林畎北路边和农贸市场南的节点位置,新建了两个健身场地,填补活动场地空白,同时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在幼儿园、信用社、农贸市场等车流量密集处,改造了3座停车场,新增停车位约350余个,进一步改善了交通秩序。

在特色宜居方面,林城通过拆除城中村大批违章建筑,按照传统、回归自然的理念,将其土地改造成美丽菜园。这样不仅减少了经费投入和后期维护的烦恼,还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背街小巷整治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行走在寻常巷陌中,犹如在城市和田园中自由穿梭,伴随着农耕体验区和农耕文化的展示,勾画出了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不禁让人“望得见菜园,记得住乡愁”。

能源小镇 宜居宜业

远看青山叠翠,近看交通纵横有序。画溪街道通过合理规划,突出产城融合,让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化环境、提升居民幸福获得感的同时,更加推动街道新能源产业发展,助推新能源特色小镇创建。

产业兴,小镇兴。当地依托超威、天能、中钢等龙头企业开展新能源产业链式的项目引推,先后引进国家能源局示范项目1个、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市“大好高”项目10个、县科技小微项目25个。浙能慧泽能源、天能锂电三期、超威创元二期、新创能源PACK系统、太湖能谷、隆芝耀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画溪街道全面启动了小镇客厅、新能源汽车展示展销中心、小镇商业综合体、小镇人才公寓、小镇农贸市场等项目;启动了画溪大道南延、中钢大道西延等一批交通项目;规划了新能源小学、新能源幼儿园和新能源小镇卫生院等项目。并且,全力推进3A级景区创建工作,发展以小镇客厅、超威和天能等“一中心两基地”为核心的工业旅游,先后启动了长和路改造、光明路改造、六里画溪长廊、天能西港改造、超威西港改造等项目,在小镇东南西北分别建设明门家风广场、王家村公园、包桥公园等8处节点。

旅游兴乡 利民惠民

水口乡位于长兴县西北部,历来以唐代贡品——紫笋茶、金沙泉而闻名,有“茶文化圣地、乡村游天堂”之美誉。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以来,水口乡始终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兴乡”发展战略,依托良好的自然、人文、区位等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乡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提升水口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口乡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的目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以构建全域旅游大景区的战略思维,按照“精致品质、全域美丽、以民为本”的工作思路,紧扣城乡融合发展主线,优化美丽环境、发展美丽经济、传承美丽人文,大力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全域人居环境和群众生活品质,把水口打造成一个全域风景的旅游大景区。

水口是个旅游乡镇,也是国内首批全乡域开放式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因此,在规划上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发挥地域特色,围绕“全域景区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域发展空间格局,把旅游、商贸、文化、生活、水、电、路、气及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亮点与特色。

一贯以“山水交融,生态优先”的理念,保护与发展并重齐行,在规划上,坚持顺应自然,保护好山、水、林等自然资源,保持乡村风貌。在整治上,坚持以“两点、三路、两河”为核心,以治水、治房、治路、治垃圾等为工作重点,全面优化全域生态环境,让水更清、山更幽。

以民生为小城镇整治的切入点,水口坚持产城融合,利民惠民,以民宿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农民致富,带动农民增收。近两年,特色民宿改造后户均收入增加30%。创新开展农家乐税收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县得部分全额返还,用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水口是一个开放式、综合型乡村旅游景区,创新突破体制机制,完善健全联动巡查机制是重点任务。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基本实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推行志愿者服务机制,成立“老娘舅”调解队、“半边天”调解队、“指南针”服务队、“平安志愿者”守护队等志愿者服务组织,在行业自律、纠纷调解、游客服务、交通引导、秩序维护、环境维护等方面开展网格化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创新“积分制”管理机制,结合民宿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规范民宿管理,全面建立农家乐名录库,实行编号积分制动态管理,实现全域镇容村貌的美丽蝶变。

初心不改 遇见美好生活

虹星桥镇文化底蕴深厚,自古繁华,境内虹星桥、蠡塘、观音桥三个古镇历史悠久。近年来,虹星桥镇党委政府通过创新文化机制,逐渐形成了一镇一韵、一村一品的“水韵虹溪”水乡文化特色,“刘井舞狮”“河桥船歌”“水韵民乐”等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虹星桥镇紧紧抓住机遇,把握好新318国道和长和公路交织而过的区位优势,努力在精致小城镇建设上做文章,新综合市场、市民广场、家纺大厦等一批重点城镇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城镇亮化工程、路灯LED节能改造项目等基础设施项目。绿化、亮化、美化齐头并进,集镇面貌日新月异,集镇品位提档升级。同时,围绕“一路一水一心两辐射主线”,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园特色小镇奠定强有力基础。

当地以“立面改造,老房修缮”来破“旧”, 以“管线地埋,空间拓展”来破“乱”,以“违建拆除,节点打造”来破“差”。不仅完成了线路“上改下”、集镇房屋立面改造、公园节点景观亮化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建设,实现“旧貌”换“新颜”,还将“刘井舞狮”等文化基因注入新建的主题广场、文化长廊……通过攻坚整治,实现了“颜值”“气质”双提升,一幅有特色、有品质、有风情的小镇画卷正徐徐展开。

满院花香四溢,古道韵味犹在。坚持管理为重,打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系列组合拳,整合城管、交管、市场监督、环保、派出所、行政村的力量,加大“六乱”整治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实施攻坚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乱停车”“乱占道”“乱摆摊”“乱建房”等集镇“顽疾”得到全面治理,乱堆乱放彻底清除,集镇秩序全面改善。

此外,当地坚持内外同修,通过开展“文明行动”“美丽庭院”评选等系列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提升群众文明意识和自律水平,彰显小镇文明水平。与此同时,注重人文底蕴,坚持以文化为魂,充分挖掘虹星桥文化底蕴,打好“美丽+文化”品牌,彰显虹星桥人文气质,在改造提升小镇“颜值”的同时,兼顾挖掘提升小镇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实现小镇的美丽蝶变。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