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葛千涛:创造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品牌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10 11:58:51

龙泉市宝溪乡在浙江南部却靠近福建,是个偏僻的山村。以前人们总是谈及它的青瓷和宝剑。而今,一个人给龙泉带来了一种新的变化。他就是著名艺术家、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葛千涛。他用几年时间,做了一件让建筑师和竹研究者为之震撼的大事:创造了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的品牌。

葛千涛

融入竹乡文脉

葛千涛以竹为媒介、举办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的想法萌发于2009年。他看过多次在各大城市举办的建筑、艺术类的双年展。他认为,目前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双年展,大多是概念化的形式,展示的作品基本上是放在一个“盒子”里的建筑模型,由于建筑的“非在地性”,其学术价值因抽象而模糊。其次,西方美术体制下双年展的“发动机”显老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得年展更接近掌握话语权的利益集团或学术霸权们自娱自乐的派对或沙龙。

他没有简单地抱怨,而是反复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他和建筑师扬旭反复讨论,策划了以自然材料“竹”为媒介、以村落为空间的“在地”的建筑实践。与常规双年展的“临展”方式所不同的是,竹建筑双年展从创建之初,就融入了村落的文脉、肌理,成为村庄的一部分。他希望通过竹建筑实践,从本质上探索中国乡土建设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以“在地”的方式,研究当地的生活、文化、习俗,就地研发竹材的可适性与新用途。

葛千涛努力将“在地”设计与村民生活融为一体,共建魅力竹乡。如今,这个已经落成的竹建筑社区,在岁月流逝和自然变化中,呈现着竹建筑旺盛的生命,以竹为载体,营造出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社区,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竹建筑双年展现场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摄

迎接严峻挑战

举办国际竹建筑双年展是极其有意义的事情。但要将想法变成现实,到处都面对着挑战。

上海至龙泉约500多公里,从龙泉至宝溪乡64公里。上海至宝溪开车需要9个半小时。4年多时间里,葛千涛来回跑了100多趟。从龙泉至宝溪的山路,颠簸、狭窄而曲折,每逢下雨道路湿滑,驾车非常危险。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

比这更困难的是,如何说服当地人理解竹文化的内涵。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当地人的思想较为封闭。在他们眼里,竹子就是用来搭建脚手架、盖鸡棚、做筷子用的,搞什么竹建筑、办什么双年展呢?葛千涛耐心地说服村干部和乡亲们,给他们描绘美好的前景。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参照的类似这样的“成功案例”。他认为,要创新,有人质疑很正常。但葛千涛相信,时间将见证一切。

如何让建筑师的作品“落地”?一般的国际双年展,展示之后就全部拆除了。而当地则希望双年展的竹建筑能一直保留下去。如何让国际竹建筑双年展作品真正做到“在地”,是他必须面对的挑战。

对于乡土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试图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一种“在地”的可以链接传统与未来的路径。宝溪乡盛产竹,竹就成为了葛千涛及团队进行乡土建设的重要载体,也自然而然地构筑起了他们与建筑师、建设者村民的心理默契和精神纽带。在他看来,它能为“场所精神,乡土建设”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载体、容器。“双年展”是他们在乡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实践。

重塑竹乡魅力

近几年来,葛千涛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住在宝溪乡的溪头村。经过努力运作,来自世界各国著名建筑艺术家的竹建筑作品已经落成。宝溪乡的竹乡魅力,展现在了世人眼前。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由来自8个国家的11位国际级建筑师共同设计、打造完成。营建过程中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人流,有建筑师、设计师、大专院校的师生,开幕后适逢国庆长假,每天参观人数破万。国际竹建筑双年展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双年展,由专业团队运营。2016年,葛千涛邀请国际竹藤组织成为双年展的联合主办方。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项目协调员刘可为说:“葛先生所策划的此次双年展,不仅对INBAR成员国,乃至对世界竹建筑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都将发挥独特而长期的影响和作用。”

“在地”的竹建筑双年展,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彻底颠覆了以概念为主体的展览模式、以城市为核心的双年展形式。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对“在地”认识、梳理、总结,以“在地”设计,重新构筑起当地人对自身文化的再认识。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阮仪三先生称赞:竹建筑双年展的影响无可限量。丰富的景观创造了很好的艺术天地,同时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正是双年展的魅力所在。

这个没有围墙的“社区”与传统村落隔溪互动,历史与文化、当代与传统、时尚与乡土在此交汇,这一创新的乡村聚落形式,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此游学、观光、驻村创作。

如何让当地村民形成对竹文化的认同?葛千涛的办法是,充分利用村民熟悉的有关竹的“低技术”。他所倡导的“低技术”生态建筑,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类型的建筑,而是从“与环境友善”的角度出发进行营建,表达的是回归自然和传统。它带动的是村民,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家园建设,传递的是一种可持续的乡村建设理念。

通过自己“在地”竹建筑的实践,葛千涛使村民重新认识自然材料,开始用竹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村民与各类工匠已将各种“低技术”应用到家园建设中。这不仅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也让村民们重新认识了竹子的重要。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