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100名改革先锋中,包括这些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战线的楷模

来源:生态话题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0 11:31:30

12月18日,新华社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100名改革先锋名单中,有三位突出贡献者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他们是:

王有德(回族)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

李保国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杰桑.索南达杰(藏族)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原县委副书记,治多县西部工委原书记

这三位,一位是“这辈子决心要跟沙子干到底”的全国治沙英雄,一位是为太行山林果业发展呕心沥血、奉献毕生心血的太行新愚公,一位是为保护可可西里献出宝贵生命的环保英雄。他们是林业人的楷模,他们的人生也是许许多多林业人的真实写照。

王有德: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王有德

30年前的宁夏白芨滩林场荒芜破败、人心惶惶。他不等不靠,外拓生存空间,内改经营机制,带领干部职工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现在,他虽已年过六旬,但工作激情犹在,退休后又开始了二次创业。

这是治沙英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王有德的人生。

2014年,王有德退休了,但放不下从事了近40年的防沙治沙事业。在台湾企业家陆晋德的支持下,王有德发起创建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

谈起基金会未来的发展,王有德踌躇满志:“沙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带来收入,形成利润。利润拿出来又可以继续发展沙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王有德1976年进入林业部门工作,历任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场长。30多年来,他带领干部职工在风沙线上筑起了一道道生态屏障,摸索出外围灌木固沙林,周边乔灌防护林,内部经果林、养殖业、牧草种植、沙漠旅游业“六位一体”的治沙模式。他总结并实践的通过发展沙产业反哺社会的经营理念,让林场走出了困境,建起沙地果园5000多亩、苗圃5000多亩,兴办经营实体,对外承揽绿化工程,每年反哺治沙10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林场生态环境和职工生活条件。

“搞生态治理,既富了民,又治理了环境。”这是王有德几十年治沙得出的经验。对于自己退而不休的生活,他说:“白芨滩目前仍有60多万亩荒漠尚未治理,我要继续发挥余热。基金会已与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签订了《沙漠绿化生态治理协议书》,准备在银川市东大门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王有德为自己订立了“生命不息,防沙不止”的人生信条。他说:“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土地、荒山变成绿洲,就是我的价值;当地百姓能找到幸福之术,就是我的价值。只要生命不息,就治沙不止,坚持到底。”

李保国:与巍巍太行相融 与山区百姓相依

李保国  孙阁摄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说,“李教授30多年和山区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既是老师,更像亲人……”扎根山区35年的时间里,他推广36项林业技术,让140万亩荒山披绿,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李保国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一个知识分子勇于帮助山区百姓脱贫的“富民情怀”。

2016年4月,他的骨灰被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百姓相依。他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后来者走上科技扶贫的道路。

“农民教授”的“富民情怀”

“李老师在世的时候,很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他每周都要来一两次,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指导农民怎样管理树木、怎样造地、怎样节水灌溉。”平山县葫芦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美合回忆说,当时的李老师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大褂,特别平易近人。

当地果农说,李保国每次到山区授课,百姓们都会把他围起来,有说有笑,那股子亲热劲儿就好像是家里来了亲戚。站在果农中间的李保国,看不出和农民有什么区别。

“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个人就能吃两个,大家都能吃得饱。”教农民疏花,李保国讲得生动有趣,果农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35年来,李保国每年深入山区200多天。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保国下乡不是“走过场”,他不仅“身在太行”,更是“全心投入、情洒太行”。

从内丘县岗底到邢台县前南峪,从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到平山县葫芦峪,太行山的每片果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曾有同行说,李教授的课题个个都“土得掉渣”。但正是这些接地气、冒热气的项目一次次帮助山区百姓拔“穷根”、甩“穷帽”,使在贫瘠山沟里“刨食”的10万农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这些年,李保国赢得过许多荣誉称号,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二字。农民出身的他,从未放弃过“三农”情怀。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看不了他们过苦日子,让父老乡亲们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李保国就像一颗种子,在巍巍太行牢牢扎根,茁壮成长,用自己的生命绿了山林,富了乡亲。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也印在了山区农民的心中。”

脚踩黄土地 背靠太行山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从此,他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起了脚踩黄土地、背靠太行山的“农民教授”。

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最急迫的愿望。

“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初到邢台县前南峪,为了摸清解当地山区的特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的足迹遍布山上的犄角旮旯。“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为李保国生活的真实写照。

风里、雨里、土里……李保国白天一头扎进山区实地走访,晚上彻夜耕读,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结合当地实际,大胆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治山方略。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如今的前南峪青葱依旧,林木覆盖率高达90.7%。

同样受益的还有内丘县岗底村。岗底村的苹果,曾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小黑蛋子,“咬第一口都是皮,再咬第二口就是果核了。”

李保国到岗底村之后,一座山接着一座山考察,详细记录每一道沟谷的坡度、土质特征、地貌类型和植被情况,最终拿出来为岗底量身定制的苹果无公害管理方案。经他培育的富岗苹果卖出了百元1个的“天价”。在李保国的帮助下,岗底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3万多元。

“李老师是我们村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岗底的今天。”李保国20年的老朋友、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回忆起往事,涕泪交加。

前南峪、岗底只是李保国日常工作的缩影。30多年来,大山就是李保国的实验基地,田间地头就是他授课的教室;30多年来,李保国用科技之手,培育了太行山上一连串闪光的“富民宝藏”。

太行新愚公 漫山花果香

2002年河北农业大学校庆时,富岗山庄撰写碑文,称赞李保国等科研人员扎根山区的精神。现如今,这座碑仍矗立在河北农大的中心花园。

李保国的学生们说,“我们会擦干眼泪,学着独立,早日完成科研试验、毕业论文。沿着您的脚步,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太行山更绿。”

近年,岗底村果农杨小平的果林里又新栽培了一大批苹果树苗,不久的将来,这片果林就会郁郁葱葱,硕果累累。

30多年来,李保国将几十项科技富民的“种子”播撒在太行山上。那些经李保国之手培育出来的农业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要继承他的遗志,继续走“科技兴太行”的发展道路,带动和帮助更多山区百姓脱贫致富。

2016年4月12日,河北省委决定,追授李保国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4月13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作出决定,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让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出来。

年年太行山披绿、漫山花果飘香之时,人们总会忆起,那名用毕生的心血与汗水,让这片贫瘠土地改换新颜的“太行新愚公”――李保国。

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索南达杰是青海玉树治多县索加乡人,1974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后担任索加乡党委书记、治多县县委副书记。

1991年,治多县人民政府将他《关于管理和开发可可西里的报告》的提案上报玉树州人民政府,请示成立可可西里保护机构。

1992年7月,索南达杰组织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的队伍:治多县西部工委(别称野牦牛队),并兼任西部工委书记。可可西里富含丰富的矿产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引起许多盗猎者的觊觎,他们结党营私,帮派勾结,西部工委成立的目的便是专门负责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

索南达杰任内曾12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亲自进行野外生态调查及以藏羚羊为主的环境生态保育工作,共计抓获非法持枪盗猎集团8伙,有效打击了盗猎者的嚣张气焰。

对于盗猎者的无法无天,索南达杰曾叹到:“这里不是无人区,而是无法区。”他在到可可西里亲自考察过后,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及“高山草场保护办公室”。另外他也对保护可可西里地区的矿产(包括金矿与盐矿)做出贡献。

他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了“西部林业公安分局”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4年1月18日,40岁的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无人区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40℃的风雪塑成一尊冰雕,成为包括了藏族群众的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心中的英雄。

在杰桑.索南达杰英勇事迹的影响下,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可可西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源地区也被确定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自他开始形成的“生态保护坚守精神”代代相传。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