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气候变化

旗下栏目: 净气技术 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

致命热浪影响全球

来源:环境与健康观察 作者:塔尼娅·刘易斯(Tany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7 16:44:44

2003年,一场惊人的热浪席卷欧洲,科学家估计有数万人因此死亡。其中大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有一些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但因为气候变化,这种极端天气变得更加普遍,影响的人群也不限于老人和病人。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气候变暖不仅会直接威胁生命,还会造成数十亿小时的劳动力损失,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温床,降低作物产量。

这份报告发布于《柳叶刀》(Lancet),代表了“柳叶刀倒计时”( Lancet Countdown)的最新发现。“柳叶刀倒计时”是一个国际研究组织联盟,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合作。这个联盟会追踪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影响,以及政府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

“气候变化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免受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柳叶刀倒计时”的执行主任、上述报告的共同作者之一尼克·瓦茨(Nick Watts)说,“这段时间我们已经目睹了这些影响。”

报告发现,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容易受到与高温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的影响,尤其是欧洲和地中海东部地区――很可能是因为那里有更多的老年人生活在城市中。年龄超过65岁的成年人尤其危险,患有心脏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也会面临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居住地的平均温度变化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分别为0.8℃与0.3℃。与2000年相比,2017年有超过1.57亿次“暴晒事件”(按每人每次计算)。

与1986年至2005年相比,在2000年到2017年,每个人平均每年要多经历1.4天的热浪。这看起来可能不多,但正如瓦茨所说,“一位75岁的肾脏疾病患者可能可以经受三四天的热浪,但坚持不到五六天。”

高温闷热也会影响生产力。瓦茨等人的报告发现,2017年全球因温度过高损失了超过1530亿小时的劳动力――其中80%为农业劳动力。最易受影响的地区是印度、东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南美洲。报告的共同作者、新西兰健康与环境国际信托基金主任、环境与职业健康顾问托尔德·谢尔斯特伦(Tord Kjellstrom)表示,高温影响的第一阶段是令人感到不适。之后还有一个临界点:身体因过热而无法正常工作。例如,在没有补水的情况下大量出汗会导致慢性肾病。有很多新闻已经做了相关报道:中美洲的农场工人在炎热的土地上工作多年之后,因肾脏问题致死。比较富裕的国家(美国等)可以避免这种最坏的情况,因为他们可以方便地获得饮用水,也可以在室内有空调的环境下工作,但这些解决方案的成本都很高。

其次是间接影响。例如,温度升高会扩大传播疾病(包括登革热、疟疾和霍乱)的生物的活动范围。“疾病媒介能量”是衡量疾病携带者传播病毒的容易程度。2016年,登革热病毒(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疾病媒介能量创下了新高。从1980年代到2010年代,适合弧菌(包括导致霍乱的弧菌)传播的海岸线在波罗的海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分别增加了24%和27%。从1950年代到2010年代,导致疟疾的恶性疟原虫对非洲高地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提高了近21%。

气候变化同时威胁着食品安全。瓦茨等人在报告中表示,虽然地球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生产足够的食物,但有30个国家的作物产量已经因为极端天气有所下滑。

“总体而言,对于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该报告确实提出了我们应该重视的各种担忧,”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环境变化与公共卫生学的教授安迪·海恩斯(Andy Haines)说,他没有参与2018年的报告,但为之前的评估做出过贡献。他说,“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对于实际影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尤其是在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低收入国家。”

这篇报告中,还有了一些亮点:2015年,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40个国家中,有30个国家表示已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健康适应计划;有65%的城市已经开展了(或正在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应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面临的威胁。但是全球健康适应支出仍低于所有气候适应政策支出的5%。现有经费与“巴黎协议”(将于2020年开始实施)当初承诺的也不相符。

瓦茨表示,为了减缓对健康的影响,最有效措施是逐步淘汰火力发电,转向更环保的交通方式。他指出,电动汽车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投入使用,步行或骑车也应该成为重要的交通方式。瓦茨说,气候变化带来的代价已经向我们表明,我们如何行动将决定下个世纪人类的健康状况。”

翻译:杨青

来源:环球科学(2019年9月3日),转载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编辑:小虫)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