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苏俄石油工业国有化博弈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0-17 15:21:45

斯大林发起的社会民主党断送了两大家族如日中天的石油帝国,俄罗斯开始对石油工业进行国有化。但随后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使得苏联不得不对国际石油公司放开石油工业。

巴库―巴统铁路的建成让奥斯曼帝国曾经的海滨城市巴统迅速成为了俄罗斯帝国最大的油港,经巴统出口的货物85―90%是石油和石油产品;同时巴库―巴统铁路的建成也让罗斯柴尔德家族打破了诺贝尔兄弟对俄罗斯石油的垄断,迅速成为俄罗斯石油工业另一支强大的主力军,从铁路兴建时最初在巴库只有19公顷面积的油田和一个煤油厂,迅速发展成为拥有135家大大小小炼油厂的石油帝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经营的石油公司,在1884年从只有大约4万吨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出口量,迅速发展到后来的50万吨。1883年其公司150万个卢布金币的股本,在12年的时间翻了四倍,达到了600万,到1913年则突破了1000万。到189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控制了巴库42%的石油出口,与诺贝尔兄弟公司一同撑起了俄罗斯石油帝国的穹顶。

沙皇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的废奴改革使广大农民摆脱沉重的赎金和劳役负担、获得了相对的人身自由;巴库―巴统铁路的建成,则让一列一列鸣着汽笛、冒着白烟、拖着长长身影的火车又把这些获得自由的农民源源不断地送往巴库和巴统。那是俄罗斯石油工业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

根据西蒙.蒙蒂菲奥里撰写的《青年斯大林》的记载,到1901年巴统就已经有16000名工人。1901年11月的一天,一位长着浓密的黑胡子和头发、不修边幅、穿着黑色绸缎的俄式上衣和一双早已失去光泽的靴子的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沿着“自由农民”的足迹,乘坐从第比利斯开过来的火车悄悄地抵达了巴统,他就是改变世界的斯大林,这位神学院培养出来的无神论者,对革命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对私有制和外国资本有一种天然的憎恨。

斯大林抵达巴统后,很快在罗斯柴尔德的炼油厂仓库找到了一份工作,罗斯柴尔德这个法国犹太人的家族――象征着国际资本主义的权力、浮华和世界主义的商业帝国――做梦也想不到:

他们每天花1个卢布20戈比雇来的年轻人会动摇他们在俄罗斯石油帝国的根基、断送他们在俄罗斯如日中天的巨大石油帝国。

1斯大林断送两大家族石油帝国

1901年12月31日,斯大林在一名工人家里以举行新年晚会为招牌,成立了巴统社会民主党组织。他激情似火的演讲极具煽动力,他犀利的文笔和对宣传独到的眼光与方式,如同星火燎原迅速把工人聚集到了身边。到1902年2月底, 他陆陆续续在很多大工厂的工人中间建立了十一个社会民主党组织。

1902年1月4日,斯大林的同伴坎杰拉基在回家的路上,意外地目睹了一场火灾。斯大林回到家后兴奋地对坎杰拉基说:“哥们儿,你的预言实现了……我的仓库着火啦”。

没有人怀疑这场大火是斯大林的作品,正是这场大火成就了斯大林在巴统的工人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当工人们看见一团黑色的蘑菇云从港口升腾起来,他们没有迟疑赶紧救火,把火扑灭了,他们认为他们的救火行动会得到一笔奖金,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表明白这起火灾是有人故意纵火造成的,因而拒绝给工人发奖金。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表的强硬态度刚好给了斯大林一个发动罢工的理由。

1902年2月27日,一支六千多名工人组成的示威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地方军事长官的办公地。示威者在经过监狱门前遭到沙皇军队的射击,15人被打死,54人受伤,500余人在现场被逮捕,斯大林也在随后的大搜捕中被抓。1903年秋,斯大林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这是斯大林平生第一次走向流放之地。

这次流放坚定了他要推翻沙皇政府、推翻以罗斯柴尔德和诺贝尔兄弟们为代表的“外国资产阶级势力”的决心。

1906年4月23日至5月8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孟什维克称之为统一代表大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讨论关于农民的支持、议会选举和没收财产等议题,代表们对“没收”财产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因为“没收”这个委婉辞令意味着为了给孟什维克筹备资金而对私人企业进行掠夺、敲诈和恐怖活动。斯德哥尔摩大会以多数票通过了一项决议,反对几乎各种形式的没收财产活动。大会上斯大林做了积极的发言,力主没收,列宁表面上没有反对这个决议,然而马上着手秘密组织一个布尔什维克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策划进一步的掠夺活动,为革命提供资金。斯大林是这个中心在高加索的代理人。这是第一次有资料显示斯大林对私有财产的态度。

1918年5月17日,俄罗斯成立了石油总委员会对所有私营石油工业部门和石油产品贸易活动实行监督,1918年6月20日颁布《俄罗斯石油工业国有化的法令》(以下简称《法令》),《法令》规定,“石油总委员会负责管理国有化企业的全部事务,并确定实施国有化的方法”,《法令》还规定“石油开采、加工、贸易钻探和运输(包括油槽车、输油管道、油库船坞、码头等设备)企业以及所有动产和不动产,无论建在哪里、无论装载何物,都属于国家财产……对石油及产品的贸易实行国家垄断”。

2俄罗斯开启石油工业国有化

在俄罗斯对石油工业国有化的时候,全俄共有787座石油产品仓库,总容量达到368万吨,在各省的仓库中存有87万吨石油和石油产品,有222艘铁船和432艘木船,能够运输205万吨石油,铁路油罐车1万多节……俄罗斯国有化引起世界的震荡,1918年7月8日,瑞士大使主持召开了荷兰、西班牙、挪威、丹麦等国参加的会议,会议讨论俄罗斯石油工业国有化对外国投资者造成的亏损,会议对俄罗斯的行为提出了一致抗议,发表外交声明,“与会国保留对财产损失提出索赔的权利”。

1912年的那场罢工和流血的游行示威让罗斯柴尔德感到完全喘不过气来,精明的罗斯柴尔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将在俄国的巨大石油股权卖给了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诺贝尔家族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把权益牢牢放在俄国石油上,以至于在革命期间,诺贝尔家族是逃离这个国家的。他们不敢光明正大地离开,一批人假扮成农民,另一批人靠雪橇和双脚越过边界,进入芬兰。

从父亲艾玛诺贝尔开始,诺贝尔家族三代人在俄罗斯打拼了七十五年建立起来的商业王朝不再存在了。

他们最后前往巴黎,蛰居在默里斯饭店,试图考虑拯救他们在俄罗斯的石油帝国。尽管诺贝尔家族认为试图出售在俄罗斯的财产可能不再为他们所有,他们还是尽最大努力去兜售,当他们试图把石油公司卖给英波石油公司(后来的BP公司)失败之后,他们这种“不再拥有”的理念更加强烈。

但是诺贝尔一家是也是幸运的,他们碰上一个大胆的赌徒――美国政府支持的新泽西标准公司,洛克菲勒把赌注压在新当权的“布尔什维克”会失败的筹码上,如果布尔什维克失败,这笔交易是非常有吸引力,洛克菲勒对布尔什维克会失败的信心又是那么强烈,新泽西标准公司这一冒险变得更加现实。

经过三个月的谈判,1920年7月,国有化后不到三个月,诺贝尔把他们的石油公司卖给了标准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按廉价商品部的价格――现付六百五十万美元,并约期再付七百五十万美元,买下诺贝尔在俄国的石油股权的一半控制权。作为交换条件,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得控制至少1/3的俄国石油产量,其中40%供精炼,60%在俄国国内市场上销售。这场交易似乎是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那场没有结束的全球石油巨头“市场争夺战”的继续。

十月革命的成功,国有化的推行并不是斯大林想象的共产主义,欧洲和美国对新生的红色政权进行全面的封锁,饥饿在曾经的俄罗斯帝国大地蔓延,新生国家的发展完全处在停滞状态。正如美国著名的商人和石油巨头哈默在莫斯科开往叶卡特琳堡的火车上看到的和听到的那样:

数以百计的儿童一个个腆起肚皮、四肢萎缩前来敲打这列莫斯科开过来的火车的两侧车厢,一个劲儿地乞讨食物;抬担架的排成一字儿长溜川流不息地把难民车上的尸体抬往公墓,从莫斯科来的代表团还听说了人吃人的惨事,野狗绕着可怕的现场打转、吃死尸腐肉的猛禽在头顶上盘旋。

3苏联重新开放石油产业

到1921年春天,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苏联面临的困难,他宣布了众所周知的新经济政策,提出扩大的国内市场体系,恢复私营企业,并扩大苏联对外贸易和出售特许权的承诺。他在1921年3月8日第十次党代会的开幕式上说:

“我们的经济危机十分深重,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援助,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恢复被破坏的经济。”

为了获得那种援助,他准备“对最强大的帝国主义辛迪加”给予广泛的特许权。无独有偶,似乎重回沙皇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的历程,他的最初两个项目都涉及石油:巴库地区的比比埃巴特的所有油田和新格罗兹尼切尔莫耶夫土地上的全部面积的“石油租让”,租期25年,提成比例相当诱人,还有额外提成。

然而被苏联国有化伤害过的国际石油巨头结成了联合战线,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诺贝尔公司等十二家石油公司形成了一个共同集团来对付苏联,他们要应对他们在俄国石油资产和他们的贸易受到的威胁。所有成员保证共同与苏联斗争,不让被逐个击破。他们团结一致要为已被国有化的资产谋求补偿,并且互不单独同俄国人打交道。

为巩固已经取得的和平共处局面,苏联于1921年10月28日照会英、法、意、日、美等国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欧洲各国和苏俄的关系问题。苏联的提议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会议于1922年4月10日~5月19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如期举行,会上盟国代表团试图强迫苏维埃俄国承认所有的债务和前政权的财政责任,将已经国有化的企业归还给曾经的国外业主,俄罗斯清楚地知道盟国代表团背后的石油公司,坚持认为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归还,愿意就每一个具体情况商谈补偿方式。

根据俄罗斯1922年5月22日《消息报》的报道,“热亚那会议无功而返”。两个月后,盟国同苏维埃俄国在海牙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虽然这次会议也未能达成任何成果,但是聪明的布尔什维克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国际石油巨头的眼睛完全盯在石油上,恢复私人所有权只不过是个借口。所以苏维埃俄罗斯的代表巧妙地利用石油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和“标准石油公司”之间的矛盾,瓦解了国际石油巨头结成了联合战线,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清楚地知道他们购买罗斯柴尔德油田和炼厂的石油,他们的目标实际上是俄罗斯的油田。

正如俄罗斯人预料的那样,他们眼里只有石油,资产只是陪衬,所以1922年底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开始秘密地购买苏联的煤油,然后运到远东,1923年一家小型的英国公司“赛尔”购买了3万吨苏联煤油,西方媒体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为了在苏维埃俄罗斯立住脚,狡猾的荷兰皇家壳牌利用这个机会迅速宣布已经不存在针对苏联的“石油围困”,赛尔公司购买了,其他公司一定会照做,所以荷兰皇家壳牌公开向苏联购买了大批煤油。

国际石油巨头结成了联合战线彻底瓦解了,荷兰皇家壳牌成了唯一同苏联进行贸易的大型公司,重续罗斯柴尔德家族和诺贝尔兄弟在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地位。

从1922年10月1日―1923年10月1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苏联设立了两个国外办事处,一个在柏林,负责西欧国家的销售,一个在巴库,负责远东地区的销售。石油销售也取得了骄傲的成绩:

1921―1922财年出口了17万吨,

1922―1923财年是32万吨,

1923―1924财年是75万吨(占总产量的11.8%),

1924―1925财年石油出口额接近5600万―6000万卢布,是整个国家工业出口的3/4。

此时,苏联的石油工业似乎走上了良性轨道,1927年生产原油1028万吨。1929年年底在美国被称为“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开始,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世界石油开采量随之跌入谷底,据统计从1929年―1932年,世界石油开采量下跌了17%,显然这是摆在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面前的一个发展石油工业的绝好机会,苏联加大了石油开采规模,开采量上升了56.5%。

苏联开始关注世界更为遥远的市场,1931年苏联的石油产品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南部和朝鲜,1931年苏联的石油产量超过了2000万吨,1940年达到了2840万吨,但是希特勒打破了苏联的发展势头,第三帝国瞄准了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油田,摧毁了苏联的石油生产系统,从1941年到1945年,苏联已经靠进口维持战争对燃料的消耗,美国在租借法令的框架下向苏联提供了215.9万吨石油产品,到1949年,石油生产才恢复到战前水平,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苏联仍然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