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中国个人碳账户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3)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作者:崔莹 钱青静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9 10:37:54

河北省本次试点工作选择的五个城市,有着不同的“分工”。张家口是河北的风电基地,和承德一样都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经济欠发达,属于碳普惠产品的供给地。石家庄、保定、沧州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环保和减排压力,需要充分发动群众和企业参与节能减碳以改善环境,属于碳普惠产品的使用地。选择不同工业发展水平、不同减排压力的城市开展试点,有助于探索适合不同情况的碳普惠制实施模式和经验[4]。

二、个人碳账户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低碳行为激励机制问题

个人碳账户最根本的目的是促使公众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生活排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下降,但生活习惯的改变难免会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目前虽然环保理念已经在大众普及,但是需要通过减损自身利益来支持环保的行为还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在目前阶段,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个人碳账户主要以奖励的形式(以用户的名义种树)来激励用户改变生活习惯,用户比较多,但是奖励机制会带来巨大的开支,目前“蚂蚁森林”有公益基金支持,后续会面临可持续性的问题。以碳中和为目的的个人碳账户平台,因为需要个人出资购买碳减排来弥补自身排放,公众参与积极性并不高。

 碳普惠制试点尝试将PHCER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自愿性为主的碳减排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解决激励机制问题,是值得肯定的尝试和探索。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广东省已经暂停受理了PHCER项目的备案申请。

(二)难以进行个人行为相应信息的全面采集

个人碳账户通过收集用户日常生活行为的相应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换算成相应的碳减排数值,所以个人碳账户的运营离不开准确全面的个人相关信息采集工作。与企业层面不同的是,个人的信息采集工作在目前阶段更多的是自愿性质的,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信息来源,这虽然能降低采集信息的难度,但也会使个人碳账户的科学准确性受到质疑。

目前由于统计技术方面的原因,个人碳账户还难以把所有的碳排放行为纳入考量之中,但是全面的个人相关信息采集工作是准确计算个人碳账户价值的前提。如果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没有得到保证,那么公众就会对其公平性提出怀疑,这会在根本上限制个人碳账户的发展。另外,如何保证个人相关信息不被泄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民众对信息安全的日益重视,要求个人碳账户在其继续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妥善处理这个问题,信息安全直接影响了民众是否愿意提供相关信息。

(三)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仍在讨论发展之中

个人碳排放和减排量的计算需要科学、合理,并且具有公平性,这样才能被大众接受。在目前阶段,个人碳账户背后的计算方式主要是通过碳排放因子来达成相应的转换。而碳排放因子的确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需要考虑不同的排放因子。因此,要不断完善这一计算方式,使其更科学准确。另外,减排量计算中基准线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而面对复杂的大众行为,难以合理地确定基准线,未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完善,有望不断提高基准线确定的合理性。

三、发展建议

(一)增强用户兴趣度,以自愿为主逐步推广

对于个人碳账户平台自身的设计来说,可以增加一些减排方面的小贴士,当用户做了某一个减排行为或者某一个增排行为后,进行一定的表扬与提醒,以增加趣味性。例如“蚂蚁森林”便是以种树小游戏的形式记录人们的减排行为,将减排知识和意识贯穿于游戏之中,积累了众多的用户。

目前国内外的个人碳账户大多采取自愿的形式,这是逐步培养大众接受度的可行方式。在初期以奖励形式为主激励用户改变生活习惯,践行减排行为,逐步引导用户自主进行碳中和。另外,个人碳账户的组织者可以设立用户互动平台,让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使用感受提出意见,并可以在平台上针对碳减排相关知识提问,这样既有利于组织者根据用户体验不断完善产品,也有利于碳减排相关知识的普及。

(二)加强信息安全监管

个人碳交易从本质上要求个人信息开放,但信息开放会涉及一系列的企业行业机密、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信息的开放离不开相关隐私保障措施的完善。虽然目前我国已有《统计法》这样关于数据提供和使用的法律,但主要针对的是传统的数据情况,在大数据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空白和欠缺。因此,政府今后应更加偏向于对数据主权归属、大数据服务可靠性、出现争端时的化解与裁决等方面进行规范和保障。此外,政府还应制定科学规范的方法,防范数据二次利用和个人信息过度披露所带来的风险,例如明确不同种类的企业、个人数据必须删除的时间,以防止隐私泄露。

(三)增大政府支持力度

目前大部分个人碳账户平台都是无盈利模式,大多是与环保、公益基金进行合作的,政府提供支持的空间还很大。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用于大数据技术的维护和优化、个人碳交易的宣传与推广、大众碳排放相关信息的获取以及试点项目的实施等方面,还可以以补贴或减税等形式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对个人碳账户项目的资助。

附注

[1] 来源:《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 http://www.jinciwei.cn/i323360.html

[3] 来源:《河北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4] 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8-10/23/c_1123598418.htm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