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云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滇池一湖清水还复来 滇池保护治理取得新突破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孙潇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2-14 10:49:07

15981607880761476.jpg

滇池全湖水质持续向好,逐渐焕发昔日神采。 记者周密摄

开篇语

近年来,昆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关于滇池保护治理的谆谆教诲,坚定不移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头等大事和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面镜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试金石”来推动。“十三五”期间,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认真谋划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各项工作,滇池保护治理全面提速、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一湖清水还复来”。

在“十三五”收官之际,昆明日报推出“滇池保护治理取得新突破系列报道”,全面系统回顾滇池保护治理“十三五”成绩,展示“四个治滇”成效,鼓舞全市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续写滇池保护治理更加辉煌的篇章。

冬日的春城,红嘴鸥翩翩飞舞,在天空划出美丽弧线;湿地风光醉人,水中映着斑斓色彩。滇池畔、河道旁,处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

然而,曾经的滇池却饱受创伤,一度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鲜明的对比,折射出滇池保护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是昆明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如今的滇池,水质持续向好,全湖水质保持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逐步降低,蓝藻水华持续减轻,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沿岸逐渐恢复莺啼柳荫的美姿。这颗“高原明珠”正逐渐绽放出昔日的光彩。

三瓶水样 生动反映滇池保护治理巨大成就

滇池,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泊,也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昆明的“母亲湖”。

20世纪70年代,昆明“向滇池要粮”,缩减了滇池水域和湖滨生态湿地;80年代,滇池水质恶化到劣Ⅴ类,富营养化严重;至90年代,滇池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痛定思痛,走向重生。面对严重污染的局面,滇池保护治理引起重视。20世纪90年代,一场不见硝烟的“高原明珠保卫战”在春城打响。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滇池治理工作,从“九五”规划开始,连续将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流域治理规划。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滇池治理工作列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大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制定了中长期治理规划,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和力度全面实施“六大工程”。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当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头号工程”,认真组织开展实施各项治理工作,落实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滇池治理。

尤其是“十三五”以来,滇池保护治理全面提速。“这是我到昆明工作后灌的第一瓶滇池水,要把它搁在办公室,天天看着它。以后再灌一瓶,对照水质看滇池的变化。”2015年8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到昆明任职后的第一个调研就是滇池治理。在盘龙江入湖口,程连元特意灌了一瓶滇池水,并要求环保局检测后把指标贴在瓶身上。他提出,要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坚定不移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头等大事和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面镜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试金石”来推动,并提出“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工作思路。

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步履坚定,成绩喜人。近年来,昆明市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坚持“四个治滇”思路,积极推进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实现“六个转变”,突出“六治举措”,抓好滇池流域“上截、中疏、下泄”和网络化清水入滇微改造等重点项目推进,采取水质目标与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双控制”,逐步完善滇池保护志愿服务常态机制,全面系统性对滇池进行保护治理,推动滇池水质持续改善,如今滇池全湖水质达到Ⅳ类。

“滇池本是云南特别是昆明的一颗明珠,现在反而成了昆明乃至云南的一块伤疤,损失实在太大了。要以重点湖泊、河流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综合推进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对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作出了重要指示。

今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前往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实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还现场察看了2015年滇池水质指标对应水样、今年1月19日滇池盘龙江入湖口水样和自来水3瓶水样。可以明显看到,2015年滇池水质指标对应的水样,水体呈浅绿色,浑浊度较高;今年1月19日滇池盘龙江入湖口的水样,虽然没有自来水水样清澈,但相比2015年滇池水质的水样透明度已有大幅度提升,藻类含量也明显下降,水质已达Ⅲ类。

这3瓶水样背后,是滇池水质的持续提升,是昆明市为滇池保护治理作出的不懈努力,更是滇池保护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反映。

四个治滇 开创“十三五”滇池治理新思路

这几年,市民的一大感受是,滇池一天比一天清澈,环湖湿地公园越来越美丽,昆明变得越来越宜居了。

这是滇池保护治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十三五”以来,昆明市重点围绕《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实施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共实施101个项目,其中包含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及环境管理类项目。

2018年,针对滇池水质企稳向好但水质波动较大等问题,昆明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滇池流域保护治理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着力解决“九龙治水”、氮磷等关键污染物未能有效控制、治理与管理粗放、已有工程设施未能充分发挥效能等重点和难点问题,明确了“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四个治滇”创新思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等20种技术手段,实施各类水污染防治系统联动运行,实现精准治滇和科学治滇;构建截污治污系统、健康水循环系统、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系统治滇;通过优选低耗绿色高效技术、优化已建工程运行管理并提能增效、倡导全民绿色生活等方式实现集约治滇;通过深化河长制、推进排放标准法定化、加大环境联合执法力度等,实现依法治滇。

在此期间,昆明建立了跨部门统筹协调组织体系。一方面,昆明通过建立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加强统一调度和集中治理。该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指挥长,负责研究制定滇池保护治理战略问题、安排部署滇池保护治理重点任务等;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定和分解年度计划和任务、审议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督查督办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等。另一方面,依托河长制建立了跨部门、跨行政区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治滇部门协作。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市委书记、市长、相关部门和主要行政区负责人参加,重点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多行政区的河湖库保护治理重大问题。

针对滇池富营养化敏感因子总氮和总磷,昆明市研究制定了地方标准,提出比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更严格的《昆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根据全市各区域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目标以及水质现状,实行分区分级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对于水环境质量改善需求迫切的滇池流域,执行全国最严的A级标准,其主要污染物除TN为5毫克/升外,其余指标与地表水湖库Ⅲ类标准一致。这一标准的严格执行,为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治污效益、改善河道补给水源水质、削减入湖污染负荷、降低滇池蓝藻暴发风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昆明市先后出台《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办法(试行)》《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水质监测办法(试行)》等6个文件,率先在全省建立河道生态补偿机制。自该机制实施以来,各相关县区纷纷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提升河道水质,水质水量监测网络逐步完善,滇池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推动。

四个“逐步” 滇池水生态大幅改善持续向好

“十三五”期间,滇池保护治理进入全面提速新阶段,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圈逐步完善、主要入湖河道水生态逐步恢复,直观地反映在滇池水生态持续向好。

至2019年底,滇池流域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45.05%逐年增加到49.56%,是全国平均水平(21.63%)的2.3倍。

通过提升滇池水质、修复滇池生态环境,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也得到大幅改善,动植物数量、种类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2019年,滇池流域有水生植物290种、鱼类23种、鸟类155种。其中,植物物种比2014年增加了49种,苦草、轮藻、海菜花等植物群落重新出现。滇池湖滨记录的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增加至8种,国内已消失多年的彩鹮成群出现在滇池湖滨,鸬鹚、白眉鸭等多年后重现滇池。西伯利亚红嘴鸥每年冬季长途迁徙来滇池过冬,2019年已超过4万只。彩鹮、白眉鸭、钳嘴鹳、小滨鹬、三趾滨鹬等珍稀鸟类在滇池湖滨出现。鱼类物种现存23种,濒危银白鱼、滇池金线鲃等滇池特有物种又逐渐重现。

2015年至2019年,昆明恢复滇池水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建成湿地5.4万亩。

通过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滇池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Ⅴ类改善为全湖Ⅴ类,摘掉了“劣Ⅴ类”帽子;2018年持续好转为Ⅳ类,成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30年以来的最好水质;2019年全湖水质保持Ⅳ类。2020年1—11月,滇池全湖水质为Ⅳ类。35条入湖河道中,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已有17条,与2015年的5条相比增加了12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昆明将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理念,统筹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努力把滇池打造成为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加快把昆明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