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四川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一个攻坚”+“三大行动” !四川这场发布会透露将重拳治理大气污染(3)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3-09 08:42:18

生态环境厅

3月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情况。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作主发布,通报今年以来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近期工作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并与大气处处长李德俊回答记者相关提问。

1.jpg

四川经济日报:近年来,臭氧成为蓝天保卫战的一只“拦路虎”。请问今年我省将如何解决臭氧防治难题?

1.jpg

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感谢您的提问。臭氧污染问题我省与全国一样,日益凸显。我们正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解决臭氧污染问题。去年,在臭氧污染提早出现影响较大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方面做了切实有效的努力。通过去年的工作,我们积累了相关经验,在国家指导下,进一步梳理总结,也更加坚定了今年臭氧污染防控的信心。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臭氧污染,现已经启动相关工作,相关方案正广泛征求各地意见,将于近期发布实施。计划3月至9月,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控攻坚。主要有以下八项攻坚任务:

一是加强源头替代,重点对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制鞋、电子信息、木材加工、化纤等重点行业进行梳理,实施源头替代。

二是削减重点源VOCs排放,整治VOCs排放重点企业,重点提升企业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处理率。针对石化、化工、制药等重点行业及油库泄露开展检测与修复。加大汽修行业VOCs污染整治力度。

三是围绕VOCs影响突出的重点园区和企业集群,编制实施“一园一策”,打造1-2个标杆性的工业园区或企业集群。企业服务方面,努力和引导开展建设集中处置中心。通过第三方服务,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成都市部分工业园区已开展相应的试点工作。

四是加强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综合整治。针对油气回收以及油气的储、运、销各个环节开展情况检查,对发现问题率较高、整改不积极的企业开展公开曝光、约谈和处罚等措施。

五是对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柴油车流量大的重点路段加强重点检查,依法查处排放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违法行为。对柴油车用车大户进行入户抽查。成都市在此过程中,对柴油货车等方面的抽查检查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结合移动源的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抓好相关工作。

六是加强重点源NOx减排,持续推进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水泥、玻璃、砖瓦、陶瓷等提标改造。

七是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特别是VOCs无组织排放影响突出,进一步推动“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八是加强污染天气应对。结合PM2.5的应急管控基础,开展分析、预警预报相应工作。加密会商研判,提前采取减排措施,实施重点企业错峰生产,严格管控露天排放VOCs行为。

同时,我们将加强走航监测,开展污染成因分析,强化科技帮扶。在出现空气污染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重点污染方面尽量减少VOC的排放。按照四川省统一要求,做好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以及五个精准。进一步将工作落到实处。

1.jpg

新华网: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问,对于碳达峰行动,目前是什么样的形势?下一步有什么样的目标和任务?

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大家现在都特别关注碳达峰和碳中和,包括最近正在召开的两会,这也是代表委员各个方面热议的一个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30·60”的目标愿景,四川对此非常重视。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五大理念”,把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从战略全局和全省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四川力量”。

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积极构建气候治理大格局。有效发挥应对气候变化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细化明确省级部门应对气候变化职责,在全国率先制定基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南,常态化开展降碳形势预警、工作调度和帮扶指导。完善低碳激励约束机制,将碳排放约束性指标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省政府目标绩效等评价考核体系,持续开展降碳评价。今年环保督察当中,包括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也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应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推动。

二是加强降碳“事中”管控。基本完成省级和21市(州)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四川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水电资源,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特别是2030年前碳达峰的工作,国家要求首先是要针对化石能源领域二氧化碳的节能减排。我省有可再生能源优势,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80%,“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面完成。这是四川做好下一步碳达峰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同时我们四川还有重要的林草碳汇、新能源、碳金融等低碳产业,在全国也是走在前面,特别是创新氢能产业的发展,目前累计投放氢能汽车200多辆,全球首个10吉瓦光伏电池基地在川建成,四川机场集团、雅砻江水电参与发行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券。

三是大力开展基础能力建设。截至2020年底,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累计成交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约1600万吨,单边成交金额突破1亿元,按可比口径居全国第四。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累计开展培训100多场、1.2万人次。首次开展公共机构碳披露试点,率先在全国实现主要排放行业碳披露全覆盖,披露近2.2亿吨温室气体。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四川在GDP增长3.8%的情况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保持持续下降态势。“十三五”时期,全省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稳定在2.7至2.8亿吨之间,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6%左右,超额完成19.5%的约束性目标,成为全国人均碳排放最低的省份之一。

面临的新形势。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转型已成疫后复苏、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既面临诸多挑战,也孕育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四川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指明方向,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四川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良好,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发展较快,电气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林草碳汇禀赋条件优越,可以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人均GDP、城镇化率、燃气化等现代化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时期仍需要一定的能耗和碳排放增长空间。如涉及到化石能源,我们如何处理好结构问题,提升质量效能;优质水电如何发挥好科技产业的支撑,进一步解决好低碳转型任务。

下一步工作打算。四川作为经济大省、绿色能源大省,需要把我们资源优势转化为支撑下一步发展的动力优势,转型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是统筹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研究,编制《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明确全省碳排放梯次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推动煤炭、钢铁、水泥行业“十四五”率先达峰。

二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碳排放控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等评估体系当中,从源头上要控制新上高碳项目。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为重点,规划建设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大力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打造天府氢走廊、成渝氢走廊。依托新城新区、园区景区,谋划布局一批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

三是推动气候治理体系现代化。突出绿色低碳引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方方面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的意识,特别是提升领导干部和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认识。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常态化调度机制。出台大型活动碳中和推广方案,推动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实施碳中和。启动碳资产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建设西部碳金融中心。组建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通过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进一步抓住技术革命、能源革命、产业转型的大好机遇,把我们四川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低碳转型再推向一个新台阶。

1.jpg

中国青年报: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种植面积大,产生秸秆面广量大,集中露天焚烧秸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小春收获季节的到来,请问全省在秸秆禁烧方面有什么安排?

1.jpg

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李德俊:谢谢您的提问。这段时间,大家周末休闲时,满眼看到的都是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油菜花吧?上周五,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标志着九九已尽、仲春伊始。古语道:“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当前,我省小春主产地区将陆续进入收获季节,即将进入秸秆露天焚烧的敏感期。事实上,秸秆露天焚烧产生的废气中含大量的烟尘,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然也对我们的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我省坚持疏堵结合,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几大重点区域签订了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压实目标责任,在秸秆焚烧敏感期,多部门联合执法,实行黑斑倒查制度,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我们将在往年秸秆禁烧经验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抓好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

一是坚持源头防控。农业部门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秸秆产生量;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拓宽秸秆“五化”渠道;持续推广综合利用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从源头减量。

二是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全面落实秸秆禁烧防控主体责任,特别是压实县、乡、村、组四级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尤其紧盯周末、节假日、夜晚等重点时段,紧盯城乡结合部、道路沿线空旷地带等重点地区,“落实第一责任人、抓好第一道关、严防第一把火”。因工作落实不力,发生秸秆露天焚烧导致污染天的,对相关领导干部,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标语、微信、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向群众广泛宣传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途径,在全社会营造“不愿烧、不敢烧、不想烧”的氛围。进一步强化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对学生秸秆禁烧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有关要求。

四是加大巡查力度。在秸秆禁烧敏感期,加强禁烧管控和巡查力度,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城管、应急、公安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加密巡查,严防“第一把火”,严惩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及时曝光。

五是加强科技支撑。今年,我们将推广使用红外遥感、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手段,争取生态环境部卫星影像数据的支持,形成“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立体巡查体系,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苗头。组织科研院所每天分析研判大气环境形势,及时发布全省空气质量和重点城市未来14天空气质量预报,支撑秸秆禁烧防控工作。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3月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情况。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鸿乐回答记者相关提问。

1.jpg

华西都市报:我们都知道,移动源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成都机动车保有量高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请问成都市在移动源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何计划?

1.jpg

史鸿乐: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成都市积极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我主要从与移动源污染防治关系密切的车、路、油三个方面做简要介绍。

“车”方面。一是不断优化在用车结构。在淘汰11万辆黄标车基础上,近三年,又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14万余辆,老旧车比例不断下降(从2018年82万辆下降到2020年的67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余辆,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4.1万辆,其中分时租赁和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基本实现新能源化,车辆结构有了较大改善。

二是打造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成都模式”。2018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登记和标志管理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同时,通过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促进机械结构更新,国Ⅰ及以下机械占比已由2018年的13%下降至8%。

三是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管。在全国率先实现机动车检测、维修、复检闭环管理,对全市检验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对检验机构违法行为“零容忍”。2016年以来,对16家涉嫌弄虚作假的检验机构共处罚款410万元。

四是强化柴油车监管。通过人工抽测、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等手段加强柴油车监督抽测,2020年共抽检在用柴油车89.5万余辆,对尾气排放超标车辆移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建立柴油车“大户制”管理制度和平台,完成3000辆重型柴油车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远程在线监控试点工作。

“路”方面。一是不断优化交通结构。到2020年底,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575.8公里(居全国第四),中心城区(11+2区域)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率达45%,绿色交通分担率达60%。累计建设天府绿道3580公里,打造928条社区绿道,打通市域“断头路”40条,完善中心城区自行车道240公里。

二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推进“中优”区域普通仓储和物流产业外迁,2017年以来,关闭疏解“中优区域”商品交易市场21个、转型提升9个,不断降低货运车辆尾气排放对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油”方面。一是严厉打击非法油品。2020年,全市侦破非法销售(经营)成品油案件7起,查获改装加油车7辆、非法销售成品油21吨,查处取缔地下非法加油站(点)3个。

二是强化油品质量监管。2018年以来,对全市1785批次的成品油开展了监督抽查,对成品油生产企业和加油站实现了全覆盖,立案查处15件不合格成品油及5件车用尿素等案件。

三是严格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管。每年对全市800余座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系统进行全覆盖检测,对不合格加油站严格处罚,5年来,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总体合格率由36%上升至96%。

同时,成都市还在积极筹建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以成都生态环境“智慧环保”建设为契机,统一移动源污染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移动源监管平台整合升级,构建“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成都市在机动车保有量大且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机动车主要污染物(NOX)排放量总体保持平稳且略有下降。

近期,由于成都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所反弹,为进一步加大移动源污染防控,2月以来,在生态环境厅的统一指挥和领导下,成都市开展了一个月的移动源攻坚行动,强化对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督抽检,监督抽测发现不合格柴油车242辆(其中非道路移动机械30辆),均已移交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我们也会开展常态化的执法监管,保持高压态势,让超标车辆无处藏身。

下一步,成都市将按照“循序渐进、疏堵结合、综合施策”的治理原则,持续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修订《成都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出台《成都市2021年移动源污染专项整治方案》;

二是提高车用汽油标准、推进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严格油品质量和油气排放管控;

三是推进老旧车淘汰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车辆保有结构;

四是优化专业市场、物流集中区等功能布局,调整货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出行体系;

五是加大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机动车检验机构管控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借此机会,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到移动源治理活动中来,绿色出行、从我做起,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jpg

中央、省、市17家新闻媒体及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直属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新闻发布会。厅宣研处处长曹小佳主持发布会。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