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青海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青海:村容“攒劲”了 村民“干散”了 ——"住”进屋的柴草堆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睿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2-10 09:12:58

1.jpg

实施“绿盾2018”专项行动,全省完成整改155个问题。图为柯鲁柯湖自然保护区。

2.jpg

西宁市麒麟湾。

res07_attpic_brief.jpg

2018年,青海完成6099件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图为工作人员采集土样。

3.jpg

继续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图为村民为室内花草浇水。

4.jpg

2018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4.6%。

5.jpg

位于甘河工业园区的脱硫环保设施。

6.jpg

甘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柴草是冬季青海农业区常见的燃料,家家户户都在门前堆起齐墙高的柴草堆,一刮风,干枯的麦草和树叶满天飞舞,落在地上就随村民鞋底“登堂入户”,大家不讲究,也都习惯了。

如今,再到乡村,路边门前已不见柴草堆的踪影,它们都“住”进了棚、屋。在哈拉直沟乡的白崖村,随便走进一个农户家,都会看到一个专门放柴草的棚子或房间,里面的柴草都摆放整齐,用塑料或帆布盖着,上面还压着石块。村党支部书记殷万淞说:“这样刮风的时候就不会乱飞,走路也带不上,自家的院子干净,就不会弄脏巷道。”

为防止柴草变潮,村民们会在晴天晾开通风,或者在院子里晾晒并及时打扫,确保柴草不出户。殷万淞记得2015年刚开始培养这一习惯时,很多人觉得麻烦,多少年来柴草堆在自家门口,即便地上散落一些也没什么大碍,非要放在家里很占地方。

为改变群众的看法,殷万凇带领全村党员干部首先把自家的柴草搬进屋,并且每天把自家门前的“三包”范围打扫干净。若是邻居家的柴草散落到他门前,他也打扫干净。不出一周,邻居就不好意思了,看着柴草落到别人打扫干净的地面上,就主动去扫。一来二去,干脆就把柴草搬进院子里。这一搬就搬出了惊喜:当一条巷道的柴草全都“进屋”后,村民们发现路宽了、清爽了,而且使用起来也并没有太麻烦。随即,大家开始主动动员没有搬柴草进屋的村民,没过多久村里的柴草就都进了屋。

2016年初,村委会对卫生环境优秀的村民进行了嘉奖,之后的几年,白崖村从卫生环境后进村成为了先进村,多次得到了乡政府表彰。

“丰满”的垃圾桶

“从山上搬下来前,我都不知道垃圾桶是个啥,家里不用的就直接扫到路边,汤汤水水往门外一泼就完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后山村的会计张来喜记得,2014年村子整体搬迁到山下前,全村的78户280名村民家几乎都不用垃圾桶。

那时候,山上都是土路,垃圾往地上一倒,刮了风就被吹散。因此,刚搬进新村没多久,宽阔整齐的公共区域就被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的柴草和垃圾弄得脏乱不堪。乡保洁队负责人孟全明说起2015年整治后山村卫生时的经历,想到了一个“关键人物”。那是位姓霍的村民,住在进村巷道的第一家,柴草占了路面2/3,车都过不去,邻居们让他别占道他都不以为然,村干部上门劝说,并帮他搬运,他才发现收拾干净后的好处。“我们头两次上门他不听,又找了跟他关系好的村民给他媳妇做工作,当天就把他家的堆放物清理了,随后其余的20家都开始清理。”孟全明说道。

从那之后,村干部开始教育村民使用垃圾箱,并从自身做起,从自家开始推广垃圾桶。经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村民都习惯了在户外扔垃圾入箱,各家渐渐习惯了垃圾入桶,甚至抽烟的村民也都把烟头扔进烟灰缸了。

在张来喜的家里,每个房间都有垃圾桶,生炉子的房间还多放了一个用以收拾炉灰,客厅里甚至放了三个。在一间屋子的门背后,挂了五条抹布,每一条抹布的用途都不同,地面的白色瓷砖亮得能照出人影。村委会主任李海军却说,这样讲究的家庭只是村里的普遍水平,各家主妇自从去年评选“五星文明户”之后,就较着劲比卫生,院里院外都个顶个地干净,要是看见谁乱扔乱放,立刻就会上前制止。从不用到必用,垃圾入桶“丰满”了垃圾桶这一容器,也体现了村民思想的进步。

“和煦”的卫生间

暖风、换气扇、抽水马桶这样的城市住宅卫生间配置,从去年下半年逐渐在互助县哈拉直沟乡孙家村推行开来,成为村民家庭厕所的标配。

走进村民冯莲祖的家,她正和姐姐在染头发,听说我们要看看她家的厕所,她纠正说:“那是没修水厕前的叫法,现在可是卫生间呀!”说完她哈哈地笑了。走进一看,只有4平方米的小空间内,各种常用的卫生设施一应俱全,最让她开心的是,冬天她不再冒着寒冷到室外10多米远的旱厕去了。

和冯莲祖一样,今年67岁的孙耀祖也是村里首批修建卫生间的村民。老人自豪地说:“这卫生间的好处不用我多说,自从有了它我隔三差五就洗澡,老伴儿都说我越老越讲究了。”说完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热水器的水温。

村党支部书记孙政奎发现,改造了卫生间的村民都比以前爱干净了,女性的变化尤为显著,不仅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连家里人的形象都“攒劲”了。当了5年多村干部的他,记忆中一直在呼吁村民讲究卫生,但直到去年开始改造村民的家庭卫生间,出现的效果前所未有。从这变化里,他深切体会到环境的影响力,它会自然扩散成一种螺旋上升式的推进力,使人们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温暖、洁净、便利的卫生间带给村民生活的改善,让村民们的内心悄然地变化了。那些一开始认为祖辈都用着旱厕用不着卫生间的村民,如今都想体验看看。“我们推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多数村民是支持的,少数村民或是观望、或是拒绝,而今都表示要参与。”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驻该村的扶贫第一书记王章军介绍,卫生间改造是孙家村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之一,初步建成180户,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下一步,除完成剩余各户的室内改造外,还将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届时全村将真正实现污水排放现代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后,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道路宽阔、房屋齐整、花草缤纷、景观优雅。

然而,目前在海东很多地方的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没有构成真正的生态循环系统,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根本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海东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尚未形成,519个行政村未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已完成整治的村庄有反弹现象,全市80%的乡镇没有垃圾填埋场,已建成的部分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困难,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还未完成2017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垃圾高温热解项目。

在记者走访的这些乡村中,村民的爱美之心彰彰在目。青海乡村妇女本就勤快,爱美爱干净,很多人之前做不到,原因多是由于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优质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群众卫生水平的基础,也是培养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土壤。我们的美丽乡村要有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有特色的匠心景观,也要有追求美好环境的群众意识。

新年冬日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袅袅炊烟和烧柴草的味道隐隐飘来,却见不到农家门前的柴草堆。

农村现在不烧柴草了?其实不然,天然气还没有走进的乡村,人们还保持着冬季生炉子、烧炕的取暖习惯,其主要燃料就是柴草和煤炭。

农家门前一堆柴草曾是青海农村冬季特有的风景和标记,而从2015年起,在海东市的乡村,这一景在渐渐发生变化。

这源于青海省从2014年起启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硬化路、文化广场、厕所改造……一批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

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部门按照“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为抓手,合力攻坚克难,狠抓措施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4.6%,较年度目标高6.6个百分点。西宁、海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4%,较年度目标高5.4个百分点。大力推进长江、黄河、澜沧江、青海湖、黑河等良好水体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及湟水重点支流水污染治理,湟水河水质呈现历史最好水平。实施农村环境拉网式全覆盖,落实专项资金2.55亿元,全年实施50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染源普查和土壤详查全面展开,目前全省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环境执法、生态领域改革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