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台湾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学者:坚定非核减煤、迈向能源转型 反对“以核养绿”

来源:环境资讯中心 作者:彭瑞祥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16 17:13:32

随着11月24日大选绑公投的日子逐渐逼近,已有559位学者发起“非核减煤家园”联署,并在14日举办记者会,从台湾的地质条件、核灾风险、核能的环境与健康冲击、核废料难解的困境,分析台湾社会没有继续使用核能的条件。学者并呼吁全民对要求“废除电业法第95条之1”的公投第16案(所谓“以核养绿”)投下“不同意”。

45162264044_7b56426872_c.jpg

学者呼吁,莫让核电复僻延宕非核减煤的能源转型契机。声明全文 http://bit.ly/2Q6jCVv,联署名单 http://bit.ly/2Q1voA4。

中山大学社会系助理教授邱花妹公布联署名单,批评拥核人士长期以“反核人士不科学或不懂核能”为由,驳斥人民追求非核家园的愿望;“能源技术运用无法自外于社会”,该不该使用核能,核能使用可能带来的环境与健康冲击,核能产制及核废后端处理所涉及的技术与各种环境、健康与社会冲击评估,“涉及多种学科领域,也关乎我们对当代及下个世代的责任。”

联署学者涵盖理工医与人社法两大领域学者各218与341人,包括中央研究院5位院士及43位名誉、荣誉、讲座、特聘等重量级教授。五位中研院院士中,除了领衔发起的交大应用化学系教授林明璋院士、台大数学系教授林长寿院士;国内肝脏权威、长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廖运范院士,台湾植物生态学知名学者、中国医药大学讲座教授周昌弘院士,及前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院士也加入响应。

重量级教授中,单就医学院来看,除了廖运范院士,台湾病理学泰斗、现任长庚医院郭承统名誉副院长也入列。此外,成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王荣德讲座教授、临床医学研究所谢奇璋特聘教授、生物化学暨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吴昭良特聘教授、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萧瑷莉特聘教授均在名单中。

名单中也有现任大学校长以个人学者身分参与联署,包括中山大学现任校长、教育系教授郑英耀,屏东大学校长、应用化学系教授古源光,以及已卸任校长,高医大神经学讲座教授刘景宽、世新大学信息传播学系教授赖鼎铭。

专长气象数据模拟及区域气候与空气污染的美国普渡大学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教授商文义,也加入联署。

台大地质系教授陈文山指出,40年前,台湾开始建造核电厂时还没有“活动断层”这个概念跟规范,随着愈来愈多研究出现,台湾有33条活动断层,未公布活动断层也有49条,海域还有更多;其中,核一、核二厂经过山脚活动断层,距离核一、二厂仅7公里、5公里,恒春断层甚至进入核三厂区里面。而已封存未完工的核四厂,从台电这两三年的调查结果来看,海域里有好多红色线条,是活动线型也就是活动断层。陈文山质疑,“世界哪一个核电厂会盖在活断层八公里内?”他提醒,台湾其实到处都有活动断层,根本不适合有这么多这么密集的核电厂,“核电厂存在一天我们就有疑虑,延役一天你的安全风险就越高。”

1542359747241964.jpg

台湾核电厂紧邻海陆域活动断层图,陈文山提供。

1542359770954665.jpg

台湾海陆域活动断层分布,陈文山提供。

1542359986577999.jpg

核四厂紧邻断层,陈文山提供。

非核、减煤得以并进

研究辐射落尘与空污的中兴大学环工系教授庄秉洁,则点出台湾经不起核灾风险:“美国很大,但台湾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台湾地小,所以当福岛核灾发生后,我们问题不是死亡而是栖息地丧失。”

30947353737_0c771929cc_n.jpg

庄秉洁提醒,如果核四发生等同福岛核灾的意外,全台11%土地沦为永久撤离区。

庄秉洁以他三年发表于期刊的论文发现指出,若311福岛核灾等级的灾难发生在核四厂,将会有800万人口20年无法回到自己的原居住地。庄教授分析一整年每日的气象条件发现,如果核四发生福岛核灾等级的意外,基隆51%的土地,新北48%、台北30%、桃园30%、新竹18%、宜兰18%,相当于全台11%土地沦为永久撤离区。他提醒,“我们是不能忍受一次福岛意外的。”

庄秉洁也提醒,非核与解决空污是可以并进的。台湾空污问题虽仍需大幅改善,但通过电力调度、燃气机组优先发电等多重的政策手段,空污是在改善中的。另外,部分民众关心非核后的电费涨价问题,他以目前的能源转型路线图进行评估后指出,即便涨价至多也是涨回2013年的电价水平,每度电比现在多5毛。

核能的健康风险 是底层工作者与社区民众承受

长期研究职业伤病的台大公卫学院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教授郑雅文分析,核电产业除了有核灾风险、核安与核废料问题,潜在职业病问题更不容忽视。

45162263914_e0d9a95b0f_n.jpg

郑雅文说明,核电产业潜在的职业病问题不能忽视。

郑雅文以1986年的车诺比事件来看,核灾后释出高浓度放射性物质,苏联政府投入大批人力抢救,包括消防队员、军人、工程师、农夫、矿工、医疗人员,均在未被告知风险、未有适当保护下投入救灾,3个月内就有数十名救难人员死于急性辐射中毒。在灾害发生20年后,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发表报告书 ,指出“清理者”人数高达60万人,其中有24万人在1986至1987年间遭受高剂量辐射暴露,但这些“清理者”后来健康状况如何,并没有正式的科学调查。

郑雅文进一步指出,包括日本台湾,在正式员工不愿意投入高风险工作的情况下,全球核电厂平日运作仰赖大量外包工人,就是兰屿核废料储存场的检整工人也多是契约工,核能暴露健康效益是要过好几年才会出现,但包含癌症在内的问题都缺乏调查。郑教授沉重提醒:“核电产业运作、储存及核废料处理,有很多健康风险,事实上是底层工作者与社区民众承受。”

全球核废处理都有困境与障碍 推动核能不负责

研究核能科技的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张国晖,在分析了全球核废料处理遇到的困境与障碍后指出,核废最终处置不仅要面对地质条件、技术与核安问题,还必须面对社会同意的问题,如何找到可以且愿意被放置核废的地方极度困难。

张国晖认为,如果无法找到适合的地方把兰屿低阶核废运出去,很难再想核一到核三超过18000束高阶核废料要在哪里永久储存,这问题没解决,“有什么立场继续不负责任地讲要推动核能。”

再生能源驱动的转型带来机会与工作  分散式、社区发电有未来

台湾科技与社会研究学会理事长洪文玲提醒国人,台湾教育、产业体系,应掌握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前景与机会。比如离岸风电的发展,可以使台湾学习世界发展成熟的技术,透过共同努力转为适合台湾亚热带海洋的技术,让欧洲成熟的风电技术深耕台湾。

近年推动能源转型与社会创新的台大社会系教授陈东升指出,当前再生能源在全球蓬勃发展,风力发电、地热与生质能源生产,提供各种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发展分散式、社区共同协力合作的发电型态。再生能驱动的能源转型,有机会让社区维持一定程度的能源自主,全民更愿意一起负责任地参与在能源的制造与生产过程,共同分享也共同负责。

邱花妹表示,林长寿日前撰文提醒青年世代,“一但重启核能,对台湾的伤害是永远的”,“用重启核电来解决空污是非常不实际的想法。想想盖一座核电厂要花多少年(参考核四),就算重启核四(一定会引起许多人的抗争)所需的时间也足够让我们在政策上改善(例如减少燃煤和增加天然气),来减缓空气污染。”(全文)

联署学者共同呼吁,在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系统正经历剧烈转变,能源转型带来各种经济与社会创新机会的此时此刻,将台湾社会拉回上个世界极度依赖核电与煤电的发展旧思维、回避核能本质性的危害,并无助于提升当前与未来世代面对气候变迁、能源转型及空污治理的能力。

他们指出,尽管转型过程面临种种冲突与挑战,但台湾社会正不断学习;同时也相信“节能”就是创造能源,发展更合于永续的能源使用与消费模式,是全民共同的责任。在此能源转型的历史时刻,呼吁全民就公投第16案投下“不同意”,让台湾社会大步迈向“非核减煤”的发展愿景与路径。

(本文字体已经过繁简转换,编辑:William)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