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濒危物种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全球仅存2000多只,“鸟中熊猫”黑鹳爱上了北京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4 10:13:31

黑鹳,在全球仅存两千多只,目前这种濒危物种在北京房山野三坡地区,从本世纪初仅见的三五只到现在发现的70多只,而且“居住”已达三代以上,由此,房山区被誉为“中国黑鹳之乡”称号。

有人纳闷,怎么北京会有这么多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黑鹳是如何爱上北京的?据说这与一个叫“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尽心守护息息相关。究竟如何对黑鹳进行有效保护?日前,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

活在云端的“小神仙”

黑鹳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由于其在全球的种群只数少,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因此冠以“鸟中熊猫”之称。

成鸟一般体长1-1.2米,重二三公斤,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且嘴、围眼裸区、腿及脚均为朱红色。其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的颜色。

     

若要形容它的生活状态,用李理的话讲,“可以说,有黑鹳的地方就是仙境。野三坡那个地方,山间常有白云浮动,尤其是雨过天晴之后,当空挂出彩虹,这时黑鹳出没,画风犹如云端飞来悠然自在的‘小神仙’。” 

据李理介绍,黑鹳生性孤独,机警而胆小,特别怕人,喜欢营巢于悬崖峭壁的地方,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它不善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听觉、视觉都很发达。当人还离得很远时即会凌空飞起,难以接近。一旦感到不测,它们还会出现抛弃巢穴逃离的现象。

因黑鹳体态高大优美,还拥有“鸟中君子”的美誉。飞翔时,头颈向前伸直,两脚并拢,远远伸出于尾后,能穿梭于浓密的树枝间。它不仅能鼓翼飞行,也能像白鹳一样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空中翱翔和盘旋,头可以左右摆动观察地面,在地上行走时跨步较大,步履轻盈。休息时常单脚或双脚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缩脖成驼背状。其主要食物很杂,以鱼、虾、蛙、蜥蜴、啮齿类、昆虫等动物为主。

因有精心呵护而落户

一般来讲,黑鹳是一种迁徙鸟,大部分留居在西班牙。夏天会在中国北方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其实黑鹳不都是迁徙鸟,更偏向于迁移。”李理告诉记者。

李理说,“黑鹳不像东方白鹳完全迁徙,春天北上,秋天南下,而是像大天鹅和雁鸭类一样,不是正规迁徙,比较随性,发现好的栖息地,一部分会选择留下安家。由于北京气候不是特别寒冷,每年房山地区的黑鹳将有近一半迁徙,留下的会把巢筑在当地科斯特地貌的悬崖峭壁上生活,‘交男女朋友’,繁衍后代。”

由于2000年在房山发现有三五只黑鹳,为保护黑鹳及其栖息地和巢穴,还有迁飞候鸟的栖息地保护,李理一行人先后开始建立保护站。总站位于拒马河流域的野三坡,分站设在南河、四北峪、蔡树庵和延庆官厅候鸟监测站。

房山十渡有着北京“后花园”之称,是开放式的景区,经常会有很多人自驾、徒步,或坐火车去游玩,难免会惊扰到黑鹳的生活。保护站工作人员会采取科学性引导,提示游客或观鸟爱好者谨慎行为,可在保护站阳台上观赏鸟的栖息地。

李理和工作人员会定期到保护站巡查,如去河边投喂黑鹳、捡垃圾;去山顶、下悬崖探测黑鹳是否驻巢。捡垃圾看起来是小事,但对黑鹳等鸟类来说却是一件大事,随着人类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大,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也渐渐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健康。

在野外生长的黑鹳要捕食、躲避天敌等,一般寿命七八年,人工饲养下,其寿命可延长很多。近20年来在保护站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的精心呵护努力下,当地黑鹳的数量逐渐上升,到2014年数量已达70余只,长期安家的已达约三代。保护站迄今共救助国家一级、二级野生动物两千多只。由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北京房山区“中国黑鹳之乡”的称号。

“黑豹”团队在行动

黑鹳飞来落户,可以说是对北京生态环境保护的“点赞”。如今,黑鹳已成为北京的生物名片,一改人们对有雾霾、堵车等环境问题的北京印象。

那么,“黑豹”团队如何率先行动起来,又是如何坚守将近二十年?

这要从本世纪初说起,那时李理还是中央美院的学生,一次外出写生意外看到一只黑色如鹤的鸟,回去查资料得知是叫黑鹳,属于世界濒危动物。便萌生要保护这种珍禽之念。”

“当时我想,我们要画的动物即将消失,最应该做的事情是采取行动去保护它们,否则以后我们画什么呢,这比自己成为一位画家更重要!”李理对记者说。

李理在野外救助困鸟

2000年1月,18岁的李理毅然辍学,创建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名中的“黑豹”是番号,标志“反应机敏、跑得快和有力量”。从此,他带领站内几位志愿者投身在野生动物保护第一线,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孤独和危险,长期拍摄、救助野生动物,向人们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然而,就在2005年,“黑豹”团队却面临解散的命运:保护站的工作没有进展,也没有资金来源,前途一片渺茫。

“那时候特别惨,资金匮乏、经验缺少、设备简陋……要啥没啥,只有几个年轻人的满腔热情。”李理回忆道。

那年冬天的一个雪夜,当李理走出帐篷,看到志愿者们都因冻得睡不着围坐在火堆旁烤火,显然晚饭的酱豆腐、大饼不足以让人体产生能量抵御山中严寒,而且大家情绪十分低落。那时,李理暗暗发誓,要挣到足够多的钱,不让大家再这样落魄下去。

于是,李理开始重拾画笔,成立工作室、开店卖画。出人意料的是,他的作品颇受一些客户的肯定和欢迎。就这样,他以画养站,形成良性循环。

2007年,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终于“找到组织”,加入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CS)。这个在全球64个国家展开工作的协会,非常看重“黑豹”团队的专业性和对野生动物保护始终如一的热情,于是将其作为在中国一个下属支队,主要负责北京乃至全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调查研究、拍摄记录、宣传考察、救助等工作。在WCS中国项目官员解焱的指导和帮助下,“黑豹”团队很快成长,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更加专业、国际化。

目前,“黑豹”团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展开紧密合作,接受WWF给与保护野生动物更加科学的培训。

    

现在,“黑豹”团队成员稳定,每次到野外工作都非常辛苦,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也没有拿过一分钱报酬。其中有多位来自农大、林大等学校的大学生,有研究猛禽的,有研究蛇类、鸟类、兽类的,有研究动物危害的。他们对能成为“黑豹”团队的一份子充满自豪感和责任感。目前,想加入的人有很多,据了解,要成为正式志愿者需要接受大量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用中国传统水墨画为野生动物诉说,并让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成为走向世界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引导更多的公众了解和保护野生动物。”最后,李理对记者说。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